第一临床医学院“三下乡”:在服务基层的社会实践中助推乡村振兴
7月15至21日,第一临床医学院“医+N”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走进太湖县江塘乡龙山村,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在服务基层的社会实践中助推乡村振兴。太湖团县委、融媒体中心、江塘乡党委政府、龙山村村两委等各级部门相关负责同志热情接待慰问实践团队一行,大力支持实践团队工作,并给予高度肯定。
走访抗战老兵,赓续红色血脉。在龙山村抗美援朝老战士王文端的家里,实践队员们送上大米、面条、食用油等慰问品,为他量血压并详细关心他的身体状况,怀着敬仰之情细细观看老战士胸前挂满的勋章。王文端老战士已经92岁高龄,听力衰退,虽然他现在不方便和队员们直接对话,但实践队员们从老战士炯炯有神的双眼中,仿佛依稀能够感受到一名中国抗战军人不畏牺牲、勇往直前的精神品格。“看见老兵祥和的面容,身上挂满的勋章,我感到无比震撼。”2018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党员刘欢深情地说道,“作为一名医学生,我们要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努力学习,甘于奉献,用实际行动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
开展医学科普,提升健康素养。老年人多发病有哪些?该如何预防和控制?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卫生常识?在龙山村会议室,实践队员们用接地气的语言向当地老百姓科普医学健康知识。此外,实践队员们在龙山村书记王育林、村委会主任金宇兵等村干的陪同下,到农户家中与老百姓亲切交谈,了解新冠肺炎疫苗的接种情况,向他们宣传新冠疫苗接种的重要性,并发放调查问券,调研村民的健康素养现状。
宣讲急救知识,增强应急能力。“CPR是一种心肺复苏术,主要运用于心脏呼吸骤停的患者,在实施过程中,分为按压心脏、开放气道、人工呼吸三个步骤。”实践队员们用表演情景剧的方式,向龙山村青少年学生和老百姓演示心肺复苏术、海姆立克急救法,开展急救培训,让更多的群众掌握急救技能。“哥哥姐姐们的讲解和演示让我学习到很多新知识。”一位16岁的初中生开心地说道,“特别是海姆立克急救法让我印象深刻,以后遇到类似的紧急情况,我还可以帮助他人。”
举办惠民义诊,情暖基层百姓。为了方便村民就近看病问诊,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实践团队在安医大医管处、一附院医务处等部门的帮助下,邀请了安医大一附院干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范晓云、脊柱外科曹云、老年内分泌科王囡和心血管内科程宝山4位专家到龙山村卫生室开展惠民义诊活动。义诊专家不仅为当地老百姓看病开药,还和他们拉起了家常,增进了和基层群众的感情。“这些专家大老远跑过来免费为我们看病,实在了不起!专家们的服务我很满意!”一位76岁的老太太激动地说道。
构建七彩课堂,关爱留守儿童。“听说村里有给孩子免费上课的大学生,是在这里报名吗?”“是的,老奶奶!”在村干的动员和实践队员的上门宣传下,龙山村55位留守儿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参加了实践团队开展的“七彩课堂”支教活动。在“七彩课堂”上,实践队员们为参加活动的学生辅导功课,发挥自身特长,结合学生兴趣爱好,开设书法、绘画、手工、音乐、舞蹈5个兴趣班,采取小班化教学,开展兴趣启蒙培训,举办“童心向党”书画作品微展览、“大手拉小手,永远跟党走”文艺汇演,提升乡村儿童的综合素质,用爱心、耐心、责任心为乡村留守儿童留下快乐、美好的回忆。“哥哥姐姐教会了我很多知识,我很感谢他们。”一位参加支教活动的小朋友这样说道,“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很开心,我会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调研乡村产业,宣传特色品牌。“这里的小黄花鸡都是在林场里散养的,吃的是青菜虫子、玉米小麦,肉质鲜美,营养丰富,主要销往上海、浙江等省市,很受客户欢迎,也为老百姓增加了不少收入。”龙山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张国华、村主任金宇兵带领实践队员来到当地景湖农业科技示范基地,详细介绍了小黄花鸡的养殖模式与销售情况。实践队员们了解到,小黄花鸡养殖基地林场里都安装了视频监控装置,客户们可在手机上打开“鸡窝”APP实时监控散养鸡的生长、觅食、喝水、作息等状况,让客户买的放心、吃的舒心。通过实地参观调研,队员们对乡村振兴产业有了一进步的认识,纷纷拿出手机拍照,把养殖基地的照片发布在微信朋友圈、抖音、微博等新媒体平台,积极宣传龙山村的乡村产业,推广当地的特色品牌。
据悉,“医+N”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以“传承红色基因,助推乡村振兴”为主题,深入群众,深入乡村,立足医学生专业特色,充分发挥实践队员优势特长,前期已开展瞻仰红色基地、重温入党誓词、举办党史宣讲会等实践活动,将党史学习教育、支医、支教、调研、国情观察有机融合,着力引导实践队员在“三下乡”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树形象。(第一临床医学院汪清)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第一临床医学院“三下乡”:在服务基层的社会实践中助推乡村振兴
相关推荐
- 听党话 跟党走 我校致敬“光荣在党50年”老党员
- 人文医学学院教师发展论坛持续助力课程思政改革
- 校长曹云霞在2020年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 研究生学院推进学院年度中期安全稳定工作
- 丽珠医药集团捐赠50万资助安徽医科大学国家卫健委重点实验室
- 学校迅速启动巡视整改“4+1”专项治理工作
- 附属阜阳医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研讨网络意识形态
- 机关党委党政办党支部同口腔医院党委牙周粘膜科党支部开展支部共建
- 我校研究生培养单位多措并举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
-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持续推进“四史”教育
- 附属阜阳医院欢送援疆医疗队员出征
- 我校学子在第九届“挑战杯”省赛再创佳绩
- 第二附属医院开展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解读培训
- 第四附属医院积极推进改作风优服务工作
- 公共卫生学院情暖中秋关爱新生
- 继续教育学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暨新一轮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专题学习研讨
- 朱鹏:用创新与探索渲染人生
- 肖圣龙赴东校区检查指导项目建设工作
- 第一临床医学院书法艺术党课引导学生传承红色基因
- 美化校园环境 我校国际学生义务植树
新闻公告
- 附属滁州医院军地联合深化研究生思政教育 03-17
- 第一临床医学院扎实开展党支部述职考核工作 03-17
- 学校研究贯彻全省改进作风大会精神落实举措 03-17
- 学校召开学生工作、共青团工作例会 03-17
- 我校钱海生教授团队在纳米药物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03-17
- 附属滁州医院获省“五星防治卒中中心”称号 03-16
- 后勤管理处(后勤集团)开展植树节主题活动 03-16
- 惟实励新 第一临床医学院开展学生组织述职交流活动 03-16
高考招生
- 安徽医科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医科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医科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医科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医科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医科大学2006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