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农业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安徽农业大学 > 新闻公告 >

青春有我,“乡”约盛夏——资源与环境学院学子积极参加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2020-08-13 0 新闻公告 来源:安徽农业大学新闻网

本网讯 为引导青年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资源与环境学院团委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各实践团队成员通过分散实践和“云组队”的形式围绕疫情防控、防汛抗洪,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等内容开展实践活动。

防汛抗洪,搏击风雨

进入汛期以来,安徽省各地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面对严峻的防汛抗洪形势,资源与环境学院“抗洪救灾云端团队”成员迅速加入当地防汛救灾队伍,踊跃参加各类防汛志愿服务活动,为防汛救灾汇聚力量,为受灾群众奉献爱心。

团旗在抗洪一线飘扬,越来越多的青年闻“汛”而动。自汛情以来,受持续降雨及上游来水影响,长江安徽段水位继续上涨,防汛形势日趋严峻,抗洪压力不断加大。2017级生态学专业赵立国、2018级环境工程专业刘伟、2019级环境科学专业佘斯琴等多名同学主动向灾区防汛救灾指挥部报到,服从指挥,在村镇路口执勤,劝阻无关人员、车辆进入灾区和防洪现场,维护防洪抢险交通秩序,为防汛抢险贡献青春力量,危难之际,挺身而出,为国家、社会、家乡尽一份力量,用实际行动彰显00后的青年担当。

探索生态发展,推进乡村振兴

针对目前黄山市黄山区新明乡茶产业统计数据相对较少、所辖面积较小、人口较少、产业发展较为单一的情况,8月12日下午,资源与环境学院赴黄山市黄山区实践团队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黄山市黄山区新明乡葛湖村附近的茶园进行调研,团队成员兵分两路,一部分成员对不同海拔高度的茶树土壤进行采样,其他成员则前往茶园附近的农户家中对茶叶种植、茶叶产量及销量进行了问卷调查。团队将通过现场调研选定区域内生态系统的主要限制因素,利用模型预估法中的限制因子法计算模型对于新明乡茶产业的生态承载力进行分析,以期为乡村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协调好生态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关爱留守儿童,共建美好家乡

近日,资源与环境学院“情系攻克疫情难关下新留守儿童”暑期社会实践团的几名成员,通过“云组队”的方式,分别在各自家乡走近当地“新留守儿童”,通过选赠募捐书籍、陪伴留守儿童阅读、辅导留守儿童学习、宣传防溺水知识等形式加强留守儿童的安全意识,关爱他们的心理健康,并帮助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这次暑期实践,我发挥所学帮助了他人,也提升了自己。未来会经常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尽自己所能帮助更多人。”2018级环境工程专业的李艺文说。

今年,资源与环境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坚持“线上组织、线上指导、属地实践、远程协同”原则,采取“云组队”“本地组队”方式开展,包含“社会调研”“理论宣讲”“科技创新”“志愿公益”等多种实践形式,分散实践在家乡所在地的资环学子们以饱满的热情、秩序井然的开展各项活动,并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张靖楠 朱晓晨 通讯员:程玉峰)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青春有我,“乡”约盛夏——资源与环境学院学子积极参加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