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农业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安徽农业大学 > 新闻公告 >

闻“汛”而动、逆向而行-生命科学学院学子积极参与防汛,贡献青春力量

2020-08-03 0 新闻公告 来源:安徽农业大学新闻网

本网讯连日来,受持续降雨及上游来水影响,长江安徽段水位继续上涨,防汛形势日趋严峻。安徽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宣布自7月25日12时起,我省长江、淮河、巢湖流域相关地区进入紧急防汛期,在防汛救灾济困的关键时刻,来自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一群“00”后大学生主动作为,主动参与到家乡防汛抗灾的第一线,积极助力防汛抢险救灾工作,奉献新时代青年的青春力量。

青年人要自找苦吃

“这个小姑娘不错,虽然是一名大学生,但巡堤查险认真仔细,毫不含糊呢!”芜湖鸠江区汤沟镇黄马村的防汛人员说。学院2018级应用生物科学专业的郑文秀同学的家乡因处于长江中下游地段,而且紧靠裕溪河,防汛形式不容乐观,她主动申请来到当地社区申请参与防汛抗洪,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是我应该做的。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只有认真巡堤查险,才能真正的保卫家园。”



我的家乡我来守护

“在巡逻的时候我觉得人类的力量在大自然面前还是很渺小,但是只要我们团结一心,洪水和灾难都终将过去。”来自学院2018级生物科学专业的张杰同学提到,他听说村里招募防洪志愿者进行值班,就和爸爸一起参加了抗洪工作,“而我所能做的就能是巡逻次数更多一些,水位观测频率高一些,及时上报水位工作,希望我做的这一些能防汛工作起到一些作用,为保卫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来就是我的责任

“对我来说,这好像是下意识的行为,不是我想我应该这么做,而是这本来就是我的责任,我必须这么做。”学院2018级生物技术专业钱颖同学说。她查找到安庆市迎江区团委的青年志愿者防汛预备突击队的招募公告后就不假思索的报了名,从早上7时到晚上7时,每天要在防汛点坚守12个小时,一天要巡查6次,每巡查一次要1个小时。紧握铁锹不时探草探积水,仔细巡查背水坡和堤脚。“第一次近距离的接触洪水,巡堤的工作看起来简单,却不容一丝马虎,看到有这么多坚守大堤可敬的人们,我的心里充满了感动和正能量,他们都是我的榜样!”


这是我永远的故里

“通过此次与村民共同参与防汛我深深感觉到了来自家乡的凝聚力,找到了一种归属感,我是村子的一员,不论将来走到哪儿,这是我永远的故里。”来自学院2018级生物科学专业的吴晗喜同学白天在圩堤上进行日常巡逻、记录水位工作,在堤坝背面查看是否有因大雨冲坏的漏洞,并帮忙一起整修填平。“如果接下来仍有接连恶劣天气,还需要继续参与圩的加高和将群众向安置点转移的工作。”



防汛抗洪我在行动

“刚刚结束学校的课程学习,回到熟悉的家乡,每天看到新闻里对这次汛期的播报,心中担忧日甚一日。”来自学院2018级生物技术的汤雲星同学提到,“虽然自己不是一名党员,但是身为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家乡遭遇灾情,更应该义无反顾。”在芜湖市青弋江沿岸十三联圩,她沿着圩埂检查堤坝,实时关注水位变化,巡逻圩埂下有无缺漏洞口等,手持铁锹,有坑填坑,有水堵水。“危难之际,身为安农青年学子更应该挺身而出,为国家、社会、自己的家乡尽自己的一份力量,用实际行动展现当代大学生的使命与担当。”



学院实践育人工作紧紧围绕学校、学院中心工作,聚焦社会民生和青年学子的成长成才,以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为抓手,通过组织学生广泛参与返家乡实践、暑期“三下乡”实践、社会志愿服务等活动,弘扬主旋律、凝聚正能量、树立新风尚,厚植实践育人文化土壤,确保实践育人工作取得成效奠定坚实基础。(韩天才 通讯员 周晓璇)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闻“汛”而动、逆向而行-生命科学学院学子积极参与防汛,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