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刊发姚莉教授文章:优化市域社会治理体系
新闻网讯(通讯员 杨怡)12月13日,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法学院教授姚莉在《人民日报》发表题为《优化市域社会治理体系》文章。文章围绕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所强调的“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这一要求,系统介绍了市域社会治理的科学内涵,并从“推进人的现代化”、“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等方面提出了优化市域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措施。该文刊发后,被“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社会科学网”等多家权威媒体转载,并被“学习强国”平台收录,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对提升我国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附文章全文如下:
优化市域社会治理体系
市域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维度,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这一要求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市域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维度,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可以说,市域社会治理做得怎么样,事关顶层设计落实落地,事关市域社会和谐稳定,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改革不适应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构建市域社会治理体系,才能不断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准确把握市域社会治理的科学内涵,是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逻辑起点。市域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子系统,也是社会治理在市域范围内的自然延伸。市域具有相对完备的立法和行政权限,具有统筹县域和基层的行动能力,有助于克服县域与基层社会治理中协调能力不足、反应不及时等问题,真正实现“民有所呼、我必有应”。这就需要准确界定市域社会治理与国家治理、县域社会治理、基层社会治理的关系,通过制度建设,夯实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践基础。
紧紧围绕人的现代化,是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着眼点。人的现代化,包括思想、观念和意识的现代化、素质能力的现代化等。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切入点,促进人的思想、观念和意识现代化;以基础教育、国民教育、继续教育为保障,推动人的素质现代化。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就要破除制约人的现代化的各种体制机制障碍。最近,不少地方根据《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出台了符合地区特点的公民道德建设方案和措施,就是以制度建设推进人的现代化,进而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积极尝试。
精准对接城乡融合发展,检验市域社会治理体系的开放性。市域涵盖了城镇和乡村,克服了县域和基层社会治理在治理空间和治理对象上的单向度问题,适应了城乡融合发展要求。把市域治理放在城乡融合发展大背景下,才能进一步发挥市域社会治理承上启下的作用。城市与乡村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做到统筹兼顾、互融互促。为此,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就需要在城乡融合发展方面下足功夫,通过制度建设,实现城乡要素更加顺畅地流动和公共资源更加合理地配置。
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需要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无论是保障社会稳定、生态安全、安全生产,还是推进社会治安、城市文明、城市治理,都需要充分发挥党委、政府的统筹谋划作用,通过优化市域社会治理组织体系、提升市域社会治理能力。进一步说,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需要党委、政府、社会、公众等多方主体合作共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口等各类要素越来越向市域聚集,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愈加凸显。各地需把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作为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来抓,立足实际对市域社会治理统筹谋划、周密部署、推动实践,有助于高效解决基层治理中的各类问题,把我国的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
相关《人民日报》链接:https://wap.peopleapp.com/article/4913808/4804472
相关“中国社会科学网”链接:http://www.cssn.cn/index/skpl/201912/t20191213_5058349.shtml
相关“中国共产党新闻网”链接: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9/1213/c40531-31504009.html
相关“学习强国”链接: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source=search&t=1576200624497&art_id=5207218499815042829&study_style_id=feeds_default&read_id=46FE620D-E33F-4FC9-8E34-9665939C205A&showmenu=false&share_to=wx_single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人民日报》刊发姚莉教授文章:优化市域社会治理体系
相关推荐
- 学校获得2019年度中国商学院教育盛典多项殊荣
- 凝心聚力,多措并举细管理——本学期期末考试顺利完成
- 学校召开2021年校内执行预算及内部控制工作布置会
- 湖北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调研专家组来校调研
- 我校与运城夏县签订大学生就业创业基地建设合作协议
- 知识产权研究中心马一德教授获2020年度法治人物
-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覃红带队赴甘肃慰问研究生支教团
- 刑事司法学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主题观影活动
- 副校长邹进文教授论文在《中国社会科学》上发表
-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闫平看望慰问学校防汛巡堤人员
- 我校协办湖北省暨武汉市第十三个民族团结宣传月活动推进活动
- 连线国际智识 拓展全球视野
- 学校“七一”慰问离退休老党员、老干部
- 我校两支部入选第二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名单
- 湖北首家建设银行“创业者港湾”联盟店落地我校
- 走进企业上课 扑下身子实践——金融学院携手诺亚财富开办“同育课堂”
- 宿管员温情送别2021届毕业生
- 财税学院程黎副教授为威斯卡特工业开展培训
- 李茵晖老师荣获“湖北省青年五四奖章”
- 校领导看望慰问百岁老人
新闻公告
- 校医院全力以赴筑牢校园健康安全屏障 03-16
- 国际交流部召开国际交流重要项目申报动员会 03-15
- 法硕中心团总支开展美丽校园创建活动 03-14
- 践行劳动教育 创建美丽校园,财税学子在行动 03-14
高考招生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8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招生章程 08-05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招生章程(2015年) 08-05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9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0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