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通与创新:经济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聚焦于融通与创新,经济学院经济学专业在专业综合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国家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具有较强的示范作用。”在与学院师生就学院人才培养方面的情况进行座谈和研讨后,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专家们对近年来经济学院经济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取得的不菲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经济学专业的历史与现状如何,近年来在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怎样的探索与实践,才得到了教指委专家们的一致好评呢?
“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这是经济学专业责任人李小平教授对经济学专业发展的精概括。据李小平教授介绍,经济学专业隶属我校三大传统优势学科之一的经济学科,办学历史悠久,在学校建校之初就已设立。早在1981年和1986年,经济学专业就分别获得了经济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也是中南地区最早获得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点的学科之一(2000年)。2006年,经济学专业入选了湖北省品牌专业,随后于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培育),同时还入选教育部经济学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15年入选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项目,2017年入选教育部一流学科建设。近年来,学院师生员工上下一心,紧密围绕融通与创新两个中心,在专业建设方面不断推出新举措,着力提升经济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围绕“六卓越一拔尖”计划,深化专业综合改革。聚焦于融通与创新,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经济学专业已形成了“普通班-拔尖人才实验班-经济学/法学双学位班-经济学/统计学双学位班”并行的经济学人才培养格局,专业间融通程度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过程中,学院在注重以课程思政建设引领创新人才培养的同时,还特别强调团队合作和领导力提升,重视语言与沟通能力和综合素养。近年来,学院全面实施导师制和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一制三化”育人模式,不断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以“大类招生”为契机,优化专业培养方案。在前期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学院以新文科建设为导向,全面梳理了本科人才培养的全流程,对培养方案、专业课程模块、课程大纲、教学流程等做了细致修订,保证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课程考核的可测性、可比性和一致性。在切实保证培养方案符合经济学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要求的前提下,突出学校及学科特色和学生个性化特点,体现出较强的专业和课程的融通性与创新性,。
——丰富教学内容,努力打造五类金课。主要有:加强教材建设,出版《新制度经济学》等多本教材;全面更新《经济思想史》与《中国经济前沿专题》等核心专业课程内容;开设《法经济学》等融通性专业课和《生活中的经济学》等通识课;实现《国际经济学》等课程从线下“金课”转变为线上“金课”;构建涵盖“博文杯百项实证-寒暑期实践-公益项目-毕业实习”的“四位一体”社会实践金课;利用国家级虚拟仿真仿真实验室开展开放式教学等新型高质量教学活动。一系列举措的明显效果是程质量大幅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
——积极推动课堂教学革命,不断更新教学方法手段。针对经济基础理论、热点问题、研究方法、学科交叉等方面,组织线上与线下交流,实现师生共学、同研;通过小班研讨制度,推动课堂革命,将名著导读、创新训练和论文写作有机结合,形成经济学梯次培养过程;实行翻转课堂,完善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聘请国外知名学者开设课程和讲座;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坚持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重视学生全过程、全维度培养和形成正确的学习观;依托“学蕴中南”读书会等机制,营造学与研的环境与氛围,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多管齐下激发学生学业信心和成就感,发挥学生潜能。
李小平说,依托学校财经政法深度融通特色,经济学专业构筑了特色鲜明的基础理论教学、科研训练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融通性、创新型、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在政治经济学、经济史、经济思想史等领域特色鲜明,在国内具较高影响力。从毕业生培养质量跟踪调查结果和外部评价来看,学院毕业生三率高,社会整体评价好,体现出较高的人才培养质量,据《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2020-2021)》,经济学专业在368所高校中排第15名。展望未来,李小平表示,学院将继续加大投入,不断创新,力争在人才培养上取得更为突出的成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融通与创新:经济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相关推荐
- 我校吴海涛教授论文入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学习文集》
- 践行有速度 有效度 有温度的周转房防疫管控
- 校领导现场检查资产经营公司开业复工防疫工作 | 守护中南大(68)
- 中南大师生热议2021年全国两会
- 我校全国大学生民汉双语志愿服务团深入新疆助力推普脱贫
- 厚植文化自信 拓展育人阵地——中文系教师“学习强国”足迹
- 省外办来校调研秋季开学前我校留学生疫情防控管理和服务工作
- 滇西应用技术大学校长袁希平一行来校调研
-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覃红为首义学生讲授专题党课
- 第十六届法学院“新生杯”辩论赛成功举办
- 刘钊校友为工商学子讲解大学生择业就业的三种视角
- 校党委书记栾永玉开讲“全体校领导共上一门思政课”第一讲
- 各民族学生述家乡党史 共聚中南大礼赞建党百年
-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覃红参加金融学院“帮帮团”活动
- 杨灿明校长:积极务实的财政政策必将更加有为
- 全国人大代表顾想平作客我校“形势与政策大讲堂”
- 我校两名学子获评 2019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奖学金
- 工商学院辅导员微课堂为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出谋划策
- 全体校领导深入首义校区巡课听课
- 2021年度武汉市法院系统招聘雇员制审判辅助人员考试在学校顺利举行
新闻公告
- 校医院全力以赴筑牢校园健康安全屏障 03-16
- 国际交流部召开国际交流重要项目申报动员会 03-15
- 法硕中心团总支开展美丽校园创建活动 03-14
- 践行劳动教育 创建美丽校园,财税学子在行动 03-14
高考招生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8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招生章程 08-05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招生章程(2015年) 08-05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9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0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