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志成城克时艰】战“疫”日记(二):守护全国人民健康是我们的职责
不合时宜的春雪
陕西省第一批援卾医疗队队员、西安交大二附院呼吸科副主任医生 明宗娟
驰援武汉以来,不时关注天气预报,昨天省队也有通知,预告寒潮即将来袭,但当它真正上线的时候,我们还是有点儿猝不及防。
习惯接夜班前小睡,昨晚闹钟还未响,就被窗外边呼啸的风声和玻璃上噼啪的雨声吵醒。群里田长印老师和王红梅老师永远是我们贴心的家长,及时叮嘱大家添衣保暖、带好雨具。
肆虐的病毒都未能阻挡我们逆行的脚步,上班途中的风雨和寒流又有何惧?我们轮班的小组再次按时集齐,一路唱着国歌出发了。风大雨急,不少队友的鞋子进了水,顾不上擦干,就着湿袜子穿戴好三级防护,又一个无眠无休的夜班就此开始了。
外面的普通病房已有几个患者出院了,巡房的时候发现在住的患者也基本休息了。前几次夜班状况频出,以至于病房像独立的战场与世隔绝,只顾来回穿梭,从来听不见外面的声响,而今夜却是如此安静,静得只剩我们的脚步声和窗外的风雨交加声。
合并肾移植术、肾功衰竭的老先生CRRT刚下机,多余的水分和大量的毒性物质被清除后,他即刻就轻松地睡着了。一向失眠的37岁男患竟然也熟睡了,回想他氧饱只有60%左右的场景,他整日整夜坐卧不安、大口喘息的样子,他佩戴呼吸机的烦躁与挣扎,都历历在目。他跟我讲他对疾病的恐惧和对家人的担心,他急促的呼吸、断续的声音和忧虑的语气也回响耳畔。连日的治疗护理和多次的安慰鼓励终于奏效,这两天俯卧位通气的尝试又让他的气短进一步缓解。真不敢相信,更是何等的欣慰,他也转危为安了。
进到里面的监护室,又是另外的情形。我清楚地记得初来乍到的第一个班,面对生命的消逝,我忍住了饥渴和疲惫,却未忍住汗水和眼泪。那种沮丧的无助感,让我一度怀疑我们存在的价值和驰援的意义。
3周一晃而过,被8小时1班的轮值完全扰乱的作息,我们基本适应了。我们时而从早到晚、马不停蹄,时而午后出发、三更返回,时而昼伏夜出、通宵达旦。我们习惯了饥饱无定的饮食和零散破碎的睡眠,习惯了防护服的不便和护目镜的起雾,习惯了面部的压痛和口罩的憋闷,也训练出了强大的膀胱和体能,更成就了坚定的内心和勇气。
如今的监护室,虽然仍是嘀嘀不停,却也传来了好消息。上个班还在重症监护的两位老先生已经脱离呼吸机,转到普通病房了。严重呼衰并有肝功损害的老太太也顺利脱机,肝功也在逐步好转。合并脑梗、昏迷多日的阿姨,现在一唤即醒,还可以准确地做出各种指令性动作。
当然也有极其危重的患者,他们永远是我们重点关注的对象,也是我们忙碌的根本原因。不管怎样,我们始终会尽到最大的努力。在这样一个医疗设备有限的二甲医院,经过我们陕西省队和武汉九院的多次沟通、多次协调,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床旁检查和诊治措施顺利地开展起来了。相信有陕西省队专家组的悉心指导、重症和呼吸骨干的认真监管,有护理兄弟姐妹的精细看护和全体队友的通力合作,攻坚克难不在话下!
每次值班结束的头等大事依然是雷打不动的个人洗消,然后是适量的饮食。感谢青山区委、武汉民众和省队后勤的热心照顾,生活上真是无微不至——楼下有专门为晚归的队友准备的热牛奶和粥汤点心,房间里也有各种储备充足的水果干粮。平常普通的面包此刻尤为香甜,寡淡的白开水也十分甘津,而能够摘下口罩,舒畅地呼吸,随意地吃喝(不用顾虑排泄问题),竟是如此幸福的事情!
几个小时的补觉之后,再次满血复活,窗外阵阵寒意袭来,拉开窗帘看到午后的武汉已是雨雪纷飞。“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这一场不合时节的春雪也许给病毒带来了苟延残喘的机会,对疫情的防控雪上加霜,但是无情的病毒啊,你此刻占尽天时助长你的虐气,我们却有众志成城的人和不可磨灭!相信过不了多久,天时也终将识得正义,连同我们的人和将你一网打尽!
致肝胆大家庭的一封信
西安交大一附院支援武汉国家医疗队肝胆外科护士 胡飞飞
亲爱的肝胆大家庭的家人:
你们好吗?我很好。
武汉,在我这样一个吃货的眼里,一直心向往之,也计划好和老公放年假的时候一起来旅游。也从未想过,此生会以这种方式来到这座心念已久的城市。
当党支部第一次发布支援信息时,我就特别想报名,可是当要求党员优先的时候,我就特别恨我自己为什么没有早点入党,在这个时候我就可以第一时间去履行作为医务人员的职责。在懊恼中,我暗下决心,要求自己时刻做好准备,在组织需要的时候,不负重任。大年初二下班后,我跟申护士长发信息说,不管是哪儿,需要支援,我可以随时去。在这期间,我积极参加医院、科室组织的各种相关新冠肺炎的知识学习,进行各种标准预防的操作练习。
当支援的命令再次下达的时候,我没有犹豫,没有迟疑,迅速报名。虽然准备的时间很紧张,但科室的书记、主任和护士长还有同事们给予我们巨大的精神支持,医院上上下下为我们准备了丰富的物资,让我们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一线抗疫工组中,没有任何后顾之忧。准备出发时,我才把消息告诉家人,本以为他们会反对,但老爸语气坚定地告诉我:“注意防护好自己,去到国家现在需要你的地方,早日归来。”简短而有力的叮嘱,让我的内心更加坚定。老公说:“愿我的幸运女神能把幸运带给全国人民。”
在这么多力量的支持下,我们迈着坚定的步伐,带着必胜的信心抵达了武汉。
2月9日,来武汉已经3天了,见到了武汉的太阳,还没来得及去立个flag,半个小时后我就要进到抗战一线去履行自己的使命了。
来的这几天,感触颇深,见到了空无一人的武汉城市,让我感觉到了这次任务的深重。就在昨天元宵节,我们进行了培训,武汉人民在资源极度紧缺的情况下,为我们援鄂的137名队员准备了代表团圆的汤圆,很令人暖心,我觉得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汤圆了。
今天上班前,照例找餐厅领饭,看到和前几日变化之处是有了一盒鸡肉,随口说了一句“哇,今日我们竟然有这么多肉”,旁边管餐厅的大姐走到我面前抱歉地说:“我们武汉人都知道你们是来帮我们的,想把最好的都给你们,可是资源紧缺,今天我们的捐赠物资中正好有肉,就赶紧都给你们做了,希望你们不要嫌弃……”突然,我的心头一酸,拿过餐谢过大姐,走回房间,心里很不是滋味。当我坐下来,打开饭盒,再想即将去的第一线,瞬间心里充满了力量,没有了任何恐惧与不安,从来不吃肉的我把那盒饭吃得干干净净。
收拾行李准备上班。因为是夜班,武汉的街道格外安静,只有接我们的公交车奔驰的声音,也许红绿灯也感觉到我们迫切地想投入到工作中的想法,一路绿灯,很快我们就到了定点支援的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东院。我们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按照程序严格认真穿戴好防护装备,进入病区。虽然是陌生的环境,我们小组六人也是来自全院不同科室,彼此也从来都不认识,但我们却配合得十分默契,在组长的合理分工下,我们很快就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展开工作,谁都不想浪费时间去抱怨、去嫌弃。防护服的憋闷在3个多小时已经达到了顶峰,可是没人退缩,我在最痛苦的时候给自己喊了声加油,随之病房内充满着加油声,各位在不同岗位的医护人员都附和着,瞬间大家都像充饱了电,持续不断地投入战斗中,路过彼此身旁时,我们只需要点头就能感觉到对方所要表达的事情。很快,我们第一个班就结束了,忙碌而有序。下班后,看到大家因为穿防护装备而布满红印的脸颊和湿透的手术衣时,每个人都明白,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意志力,但无人抱怨,彼此默契微微一笑,相互打气加油。
春天已经来了,希望还会远吗?不会的。在这场战役中,所有医护人员,不管是在本职岗位中坚守,还是在抗疫前线救治病人,没有人退缩,因为我们知道,我们是这场战役的战士,我们要做的就是和全国人民一起让这场战役早日结束,还武汉往日的欣欣向荣,让武汉人民早日呼吸新鲜空气。
亲爱的家人们,请放心,我们一定谨记你们的谆谆叮咛,保护好自己,尽己所能,驱逐病魔,平安健康,凯旋而归!
一位流调队员的日记
西安交大口腔医院第一门诊部年轻党员 王少轩
今天就要去参加流调了。早上八点,酒店集合,办理完住宿,就要开始上一线了。作为一个年轻人对这种事情完全没有概念,当年非典一点印象都没有,这次就轮到我上了,虽然完全没有准备。但不管是报名参加,还是要求去第一梯队,都是觉得自己是党员、是年轻人、是男生,要做好带头作用。
作为一个人,趋利避害是本能,逆行者都是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才能成为英雄,而我并不觉得我是英雄。我没敢跟父母亲戚说,给我爸妈都说是去科室值班。作为一名医疗工作者,这是我的责任,既然从事这个行业,为人民健康奋斗就是我的责任。
从五点半跑到九点,食堂大叔给我们热了下晚上的盒饭,还给我们拿了几个鸡蛋和几盒泡面。回来刚把面泡上,任务又来了。这次是一个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对病人发病前后各14天的密切接触者要排查清楚,我们一个个打电话询问,核查后写了报告交上去,完毕后暂时还不能睡觉,一直等着消息,昨晚上等到快三点,确认不用去隔离了,才回酒店睡觉。
流调队员的任务,可谓繁重,打电话、消毒、接送疑似病例等等。每次领到出发的指令,就又一次开始和时间赛跑。寻找确诊或疑似病例的密切接触者,24小时是每一场“病毒追踪战”的时限,无论白天黑夜,无论路途远近,无论排查数十人,还是追踪上百人,绝不能打折扣。因为,每追踪到一个密切接触者,如果排查及时,及早隔离,就能及时切断病毒传播,最大可能避免二代、三代感染,就最大可能保护了一个人乃至一群人的生命健康。所以队员们才说,要快一点,再快一点,一定要比病毒再快一点啊。
你问我为什么天天都是凌晨写日记,因为这个工作就是日夜颠倒的,任务都是下午发,等接送完病人回来就十点十一点了,再写完报告一般都凌晨一两点钟了,三个小时之内要完成任务并交报告。如果有任务,半夜去接病人也是常有的事。我知道我的工作远没有那么简单,全程再累我都没有摘下口罩,眼睛都是雾水我也没有摘下来擦,看着老妈在家做饭叫我回去,都走到门口了却不能回家,突然感觉到自己和家的距离是那么遥远,因为一场灾难,隔绝了我和我的家。突然明白了自己身上的责任是那么重大,还有千千万万的医疗工作者也离开了亲人,奋战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相信疫情一定能够早日结束,自由呼吸的明天终将到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众志成城克时艰】战“疫”日记(二):守护全国人民健康是我们的职责
相关推荐
- 西安交大召开全国文明校园迎检工作推进会
- 二附院年逾八旬教授主动请缨参加战“疫”
- 守正创新 笃实前行——医学机能实验学课程思政开展纪实
- 西安交大“艺暖长安”艺术扶贫文艺演出走进柞水
- 创新港的简约美
- 王树国会见第十四届设计与制造前沿国际会议嘉宾
- 西安交大合作研究成果在《科学》刊发
- “十四五”规划起草小组召开工作推进会
-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西安交大引发校友热烈反响(二)
- 全国人大代表、西安交大校长王树国亮相“代表通道”
- 新港学人之边燕杰:经世致用的学术人生
- 【暑期不放假】奋进“双一流” 全力以赴投身创新港建设
- 程建设检查创新港入驻保障工作
- 西安交通大学2019级本科生开学典礼暨军训总结表彰大会举行
- 西安交大党委:高举爱国主义旗帜,激荡奋进力量
- 【众志成城克时艰】西安交通大学温暖资助疫区学生
- 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科创月”即将启动
- 别朝红:弘扬西迁精神 探索一流大学新形态
- 坚定必胜信心战疫情 保持昂扬斗志谋发展——制冷与低温工程系党支部召开专题线上组织生活会
- 西安交大召开“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第二轮申报工作专家评审会
新闻公告
- 学校即将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 10-25
- 西安交大举办2020年第二期新任职干部培训班 10-25
- 西安交大举办2020年第二期新任职干部培训班 10-25
- 西安交大获陕西省教科文卫体系统职工乒乓球赛冠军 10-24
高考招生
- 西安交通大学2017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交通大学2018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交通大学2015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交通大学2016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交通大学2012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交通大学2013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交通大学2014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交通大学2009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交通大学2011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交通大学2007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