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西北有高楼 人才打地基
为充分展示各地因地制宜、蹄疾步稳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长效和经验做法,人民网“一撇一捺看发展”大型主题调研采访团走进陕西西安,第一站直奔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一个面向西北、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庞大科技引领计划正从蓝图变为“增强现实”。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西安是国家向西开放的战略支点、引领西北地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正在深入推进“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对外交往中心、丝路科创中心、丝路文化高地、内陆开放高地、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六维战略支撑体系建设,是名副其实的中国西北“高楼”。
中国西北有高楼就要有支撑高楼的基础,西安交通大学打造的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筑巢引凤,该项目已经被列入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国家西部大开发“十三五”规划重大工程储备项目及陕西省“十三五”重点建设工程项目。未来将集聚包括院士、千人、长江、杰青在内的海内外高端科研人才近三万人,加上其他重点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庞大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西咸新区规划达到10万名硕士以上高学历人才规模。这就是西北地区今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引擎,也是“一带一路”国家交流合作的重要新平台。
“一带一路”上开放的大学没有围墙
地铁线从校门笔直向西,这是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的科创基地,也是西部地区第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谈起创新港的发展,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张迈曾兴奋得拉不住话匣子,在他看来,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的建设就是一场新时代奋不顾身的奋斗旅程。整个校园超过160万平方米,每栋楼的单体建筑都在10万平方米以上,就是为了让不同学科的科学家和学生聚在一栋大楼里,让他们有时间和空间互动交流,碰撞交叉学科的智慧火花。2019年是西安交通大学全面进驻创新港的关键一年。
从4月到10月,成立了高端装备研究院、理化研究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电气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化学工程与技术研究院、医学板块研究院、能源科学与技术研究院、西安交大—米兰理工联合设计学院、生物医学与健康工程研究院、电子信息科学研究院、人文社科研究院、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研究院、西安数学与数学技术研究院、空天与力学研究院等26个研究院。目前创新港已经有63个研究平台进驻,后期将达到160个研究平台运转,仅科研设备投资将需要100多亿元。创新港26个研究院(中心)签约单位超过200家,涵盖政府部门、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将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际交流等多方面开展多种形式合作。其中,电子与信息学部及电子信息科学研究院与华为、国网信通产业集团、阿里巴巴、腾讯、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等46家合作伙伴签约;空天与力学研究院成立丝绸之路大学联盟航空航天子联盟,巴基斯坦Faisalabad大学化工学院成为丝绸之路大学联盟化工子联盟新会员;医学板块六个研究院共计接收捐赠3.41亿元……
在医学研究生教学实验中心,一排排崭新整齐的试验设备特别显眼。“我们实验室的仪器设备都是世界一流的。”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药物与科学技术研究院王嗣岑院长自豪地说。
据了解,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医学板块有六个研究院,坐落在创新港的21号楼,总面积是7.8万平方米。为了攻关解决一些“卡脖子”技术,每个研究院都下设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所。
“创新港对雁塔校区来说是一个重要机遇。首先,解决了空间困境。雁塔校区只有4万多平方米,创新港医学部就有7.8万平方米。其次,创新港实验室空间宽阔,布局是最现代化、装备设计理念都是最先进的。最后,对学生来说,创新港有一个更开放、更能交叉的学习环境。原来雁塔校区与兴庆校区是分开的,医学与工科的学术交流受到一定限制。现在,大家在一个大家庭中,吃饭、平时活动中会遇到不同专业的人才,能够促进学生交叉思维的培养。”王嗣岑感慨道。
对此,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留学生贝克深有感触,“我在学校结识了许多新朋友,他们来自各个国家,就读各个专业,在学习上帮助了我很多。”
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的速度在国内外一石激起千层浪,自今年4月以来,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乌克兰等8国近80人次院士代表,与超过400位政府部门、企业与高校代表齐聚创新港,探究这座新的智慧学镇。这里也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在创新港的校园里,随处可见来自“一带一路”国家的留学生。留学生部负责人介绍,2019年第一次招生就吸收了近500名“一带一路”国家的留学生,2020年将超过1000人。
来自巴基斯坦的王隆就是其中一个,问起为何选择到中国西安读书,他说当时面临着许多国家的选择,但“一带一路”奖学金和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深深地吸引着他。
“人才西北留”筑起高质量发展高地
10月中旬,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到西安交通大学考察时格外关注人才问题,西安交大毕业生近几年留在西部的比例越来越高,已经接近一半。过去人才流动有孔雀东南飞的现象,现在西部也在搭筑引凤高楼。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能动A73班刘云帆说,西安交通大学西迁63年来为祖国培养了27万名毕业生,其中近一半留在西部奋斗。作为交大学子,今天更应该秉承知识分子的才干与家国情怀,自觉肩负起建设祖国、建设西北的伟大使命。
在陕西调研的过程中,企业负责人都谈到陕西丰富的高校人才为企业发展打下的良好基础,让远在西北的西安一直处于中国科技创新的前沿。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张迈曾和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唐小春都发现了一个新的趋势,陕西高校培养的学历越高的人才,留在西北就业和创业的比例越高,博士以上人才留在西北的比例已经超过60%。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文学认为,公司之所以能在单晶硅领域做到全球第一,陕西高等院校强大的人才储备是公司发展的强大后盾。
汇聚天下英才,夯实人才之基,陕西在全国乃至”一带一路”国家具有强大的资源和技术禀赋,在高质量发展中将有更大作为。
原文刊载于2019年11月30日人民网
报道链接:http://finance.people.com.cn/n1/2019/1130/c1004-31483111.html?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人民网】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西北有高楼 人才打地基
- 上一篇:【湖南卫视新闻当事人】最美奋斗者 交大西迁篇
- 下一篇:西安交大召开干部监督联席会议
相关推荐
- 西安交大新任干部集体谈话会“新港”首谈
- 【机关部处在行动】(七)聚力克时艰 奋斗正当时
- 以“小我”努力成就“大我”梦想
- 创新港中小幼筹备工作推进会召开
- 这座雕塑浸润着创新港的追求
- 致敬交大“她力量”
- 西安交大2019年二级单位党政负责人暨高层次人才井冈山培训班侧记
- 【安全生产】西安交通大学开展安全生产月系列活动
- 【众志成城克时艰】二附院全员皆兵驰援武汉 坚守阵营痛击“新冠”
- 勇担使命,努力前行
- “中国科学家精神主题展”全国巡展(陕西站)走进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
- 【陕西日报通版】赓续奋斗 不负时代——14位院士接受陕西日报社14名记者专访
- 【长江日报】武汉市民隔空喊话陕西援鄂医疗队:“姐妹们!女神节快乐!”
- 苏州市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冯翔一行来校推进项目合作
- 【七十年七十人】卢同庆:力争产出更多国际领先的科研成果
- 第十五届丝绸之路国际设计建造大赛 西安交大学子获一等奖
- 【三秦都市报】四所“交大”联合举办空中双选会 精准帮扶抗疫人员子女
- 各学院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来校考察调研重要讲话精神(三)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工业机器人智能故障诊断及健康评估系统”项目启动
- 我的海军梦:巾帼胜须眉,戎装显担当
新闻公告
- 学校即将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 10-25
- 西安交大举办2020年第二期新任职干部培训班 10-25
- 西安交大举办2020年第二期新任职干部培训班 10-25
- 西安交大获陕西省教科文卫体系统职工乒乓球赛冠军 10-24
高考招生
- 西安交通大学2017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交通大学2018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交通大学2015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交通大学2016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交通大学2012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交通大学2013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交通大学2014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交通大学2009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交通大学2011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交通大学2007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