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港师者风采之二:要为学生上好课
“要为学生上好课”,这在西安交通大学老师们的心目中,是一个基本准则。他们兢兢业业坚守三尺讲台,认真备课、钻研业务、关注细节,精心耕耘课堂这一方沃土,只为了这个目标。他们说,“我们是老师”。
“上好课是本职工作”
“郭老师是一位非常好的老师,讲课生动,课堂气氛活泼”“郭老师授课内容新颖,独特,有个性”,得到学生如此评价的,是人居学院副教授郭伟的环境地学课。每逢到创新港上课,郭伟都是早上7点半就开车从家里出发,回到家通常都是晚上9点以后了。课程中他十分注重学生的意见,及时改进教学内容,因为在他看来,“作为一名平凡的一线青年教师,上课是本职工作,上好一门课是我们的工作目标。”
高等流体力学是校级基础课,选修研究生人数近300人,授课难度系数较高。为了保证教学质量,能动学院副教授龚建英通常提前几天就开始备课了,除了理解消化教材和课件内容外,她注重将科技前沿融入到教学内容中。每次到创新港上课,龚建英都会提前2小时到达,仔细检查教室的灯光、多媒体等教学设施,做好万全准备。课程中,龚建英会将科研中遇到的一些小问题和学生们分享,比如讲到雷诺数的计算时,她会将具体科研项目中涉及到这个知识点的一些信息与学生共同讨论,加深学生印象。“作为教师,所有的努力不是为了掌声与喝彩,只是为了寻求内心的安宁。”龚建英说。
第一排居中为张敏
基础笔译课授课教师、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张敏对教学高度负责,九月份上课的第一周张敏感冒了,讲课时不时咳嗽,但他的课堂魅力却丝毫不减。张敏擅长的方向为文学翻译,课堂讲授的内容以实践为主,大多为其曾翻译过的作品。他学识渊博,实践经验丰富,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愿意和学生沟通交流。“从张老师身上我们不仅学习到了翻译技能,更学到了作为译员应该具备的素养”,学生说。
外国语学院副教授赵蔚青在创新港与张敏讲授的是同一门课程,她教学经验丰富,每次上课都能旁征博引,由点及面,将复杂难懂的知识点深入浅出地讲解出来;她为人严谨,经她批改过的作业总是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批注,在返还给学生时会当面就作业里的问题进行讲解。学生们反馈说,虽然每周只有两节课,但每次上完赵老师的课,都是收获满满。
作为学校医学教育的杰出校友,虽然在国外定居多年,但杜晓军依然心系母校医学教育发展,于2018年受聘为我校长期外籍专家、医学部特聘教授,承担研究生教学任务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创新港入驻元年,杜晓军分别在雁塔校区和创新港讲授心血管病理生理学。他教学认真、思路严谨、逻辑清晰,对待学生严格却不失温和。每次上课前,他都会给学生提供授课提纲,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课堂内容。为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他特意制作全英文课件,内容涉及心血管研究的最新进展及其向临床诊疗的转化,充分调动学生对心血管研究的兴趣。课后,他常和学生互动,耐心帮助大家答疑解惑。无论何时,他都不改一颗热情的教学之心。
医学部药学院张三奇教授在创新港讲授的是药学研究方法,每周五下午,他都会早早来到创新港,打开教室投影,做好一切上课准备,等待同学们的到来。在张三奇的课堂上,他总是鼓励学生专心听讲而不是忙于记笔记,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而不是被动接受……他把每节课的重点知识以问题的形式向学生提问,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自己解开问题。每次上完课,他都会让同学们思考和分享自己本节课的收获,再次加深对授课内容的理解。“张老师除了讲授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经常和我们交流,特别关心我们。”学生们记得在第一次上课时,张老师花了大量时间和他们分享探讨“如何理解研究生”“怎么成为一名合格的研究生”等问题,并给出了他自己的理解和建议,让大家受益匪浅。
一个个微小的片段,折射出的,是教师们真诚的师者初心。
“在这里做出一流成果”
在创新港工作已两月有余,老师们对创新港的教学环境评价如何?记者发现,在老师们的叙述中,“好”是高频词。
“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的硬件环境很好,和美国一流大学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作为授课教师,我们从心底高兴学校能有这么好的教学环境。”郭伟说道。龚建英也有同感,“兴庆校区的授课环境我觉得已经很不错了,创新港的授课环境更好,在这样的授课环境中上课,更自豪也更有使命感,不好好上课有愧于心。”龚建英表示,除了硬件条件外,创新港的服务也更加细致周到了。“教室设施先进,使用方便;室外干净、整洁、安静。”张三奇说,创新港是我们交大的新名片,有一流的建筑,一流的人才,一流的设备,为我们进一步做好科研提供了新平台。
在创新港谋划未来,老师们的信心更足了,而对于如何在创新港上好课、做好科研,他们有建议,更有思考。郭伟认为在目前交通不太方便的情况下,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线上交流更多地与学生互动,同时希望基层单位能够向学校一样提前发布每周会议安排,便于一线教师协调统筹不同校区的工作。赵蔚青认为创新港教室预约系统还有改进的空间,所有的教室在空闲时间都应该加以利用,提高使用率。龚建英表示,“扎根西部,服务国家,世界一流”是西安交大的奋斗目标,在创新港的创新平台上,自己应更有格局,更有情怀,更有视野,会更注重将教学科研与国家、社会需求紧密相连。“创新港目前的研究室尚在建设中,但已投入使用的教学区设备是世界一流的。在这里上课,无形中感到了更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教出好学生,授出高水平的课程,做出一流的研究成果。”杜晓军说。
“国家使命担当,全球科教高地,服务陕西引擎,创新驱动平台,智慧学镇示范。相信这里有朝一日一定会群贤毕至,大师云集。”张敏说。这也是全体交大人共同的期待。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创新港师者风采之二:要为学生上好课
相关推荐
- 【央视新闻直播间】感念师恩:先生的教诲 心中的明灯
- 西安交大科研人员在强场物理及应用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 西安交大学生会当选全国学联第二十七届主席团单位
- 史维祥: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扎根西部 接续奋斗
- 【笃行青春】实践青年:奋斗中谱写青春华章,实践中奉献交大力量
- 张迈曾书记带队检查创新港二次装修情况
- 海军潜艇学院、惠州城市职业学院来校调研信息化建设
- 宫辉副书记拜访江浙地区捐赠企业及相关单位
- 【进军创新港】新形象新面貌迎接创新港上班第一天
- 西安交大参加内地高校对口支援新疆大学2019年度工作会议
- 生物医学与健康工程研究院“科创月”活动抢先看
- 西安交大包揽中国智能格斗机器人大赛仿人体感格斗冠亚军
- 【人民日报】燕连福 李晓利:提升东西部扶贫协作水平
- 学校推动大型仪器设备接入物联共享系统 支撑创新港平台启用
- 宫辉带队检查春季学生返校复学准备工作
- 西安交通大学打造“互联网+疫情防控”智慧平台精准保障学生返校安全
- 卓越生源基地中学校长论坛掠影
- 潘季:年轻一代会在爱国奋斗过程中比我们表现得更加出色
- 全国高等学校制造自动化研究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召开
- 【众志成城克时艰】二附院援鄂国家医疗队奋战在主战场最前沿
新闻公告
- 学校即将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 10-25
- 西安交大举办2020年第二期新任职干部培训班 10-25
- 西安交大举办2020年第二期新任职干部培训班 10-25
- 西安交大获陕西省教科文卫体系统职工乒乓球赛冠军 10-24
高考招生
- 西安交通大学2017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交通大学2018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交通大学2015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交通大学2016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交通大学2012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交通大学2013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交通大学2014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交通大学2009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交通大学2011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交通大学2007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