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迁新传人】严如强:国民经济重大装备的“守护者”
近日,由国家人社部组织评选的2019年度“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揭晓,我校严如强教授入选,并同时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专家”荣誉称号。
今年7月底,正在美国参加学术会议的严如强收到了一个喜讯——成功当选为新一届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会士(ASME Fellow)。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是一个成立于1881年、在全球拥有九万余名会员的国际性非营利教育和技术组织。ASME Fellow旨在嘉奖国际机械工程领域的重大成就获得者及突出贡献者,每年获选人数不得超过会员总数的千分之一,全球目前ASME Fellow仅为3493人。而西安交通大学严如强教授入选的理由为:为推动数据分析在制造设备/部件状态监测、故障诊断和剩余使用寿命预测方面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起步:从“小波变换”到“缺陷识别”
这一成果的获得绝非偶然,是严如强多年重大装备智能诊断学术之路的浓缩与提炼。早在严如强攻读美国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机械与工业工程系博士学位期间,他就建立了基于信息论测度的小波基量化选取理论框架,用以指导选择合适的小波基函数,进而从机器设备上测量的振动信号中有效地提取特征信息。
小波变换作为一种数学工具,已在各大工程领域应用多年,但个中机理仍不完全明确。诸如用小波分析动态信号时,到底选哪个小波基函数?为什么选这个,不选那个?为什么选择一个小波基函数会影响到人们对整个机器运行状态的评估?针对此,严如强在博士毕业论文中系统回答了这些问题。
2006年8月-2008年8月,严如强赴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工作,年轻的他承担了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发起的“智能加工系统”的大型项目的关键部分,致力于具有在线监测和自诊断功能的“智能机床主轴”的设计、建模和实现。作为主要研究者,他的研究成果促进学术界对重大机床装备在恶劣环境下的失效机理的深入认知,显著降低维护成本、提高生产率和精度。
此外,他还开发了先进的机床主轴状态在线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实现有效的可视化的机床主轴缺陷识别,为日后针对重大装备智能诊断的研究之路奠定了坚实基础。
进阶:给传感器装上“身份证”和“处理器”
2009年,严如强毅然选择回国继续科学研究。设备监测不可避免地使用大量传感器。普通的传感器测得数据后,通常一股脑儿将数据全部传回来,缺乏准确来源和有效分析,技术人员甚至搞不清到底是哪个点位的传感器传回的数据,严重影响数据利用。严如强就此提出了解决方案:基于他们研究制定的IEEE国际标准,为每个传感器配备一个独特的“身份证”,使得接收器可以明确知道这是哪个传感器传回来的数据。“更方便的是,基于这个标准,传感器数据得以实现‘本地处理’,如果需要原始数据,我们也可以实现解析还原。”严如强介绍说。
传感器是故障诊断必备的检测装置,长期以来,国产传感器在测量精度和范围等方面都远远落后于进口传感器。不仅如此,同一传感器在中国的售价通常是国外的两倍。这明显的差距深深激励着严如强,他逐渐开展了以自主技术提高国产传感器相关领域技术水平的研究工作。经过三四年的反复研究和论证,严如强和其他国际相关领域的专家一起提出了基于贝叶斯网络理论的传感器网络划分方法,设计了具有发射功率自适应调节功能的智能无线传感节点及节点级/网络级节能策略,为风场广布式风电装备(50-200台)的多传感器网络化信息获取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希望国产传感器的精度越来越高。作为科研工作者,必须更加努力。” 严如强表示,这是一个科研工作者的学术理想。
愿景:让科研成果助力产业提质增效
当前,制造服务融合已发展成为一种涵盖产品全生命周期、以制造服务为驱动力的制造业发展的新范式。然而,如何收集产品在研发、制造、运维等阶段的海量数据;如何分析并研究产品在使用和维护过程中的状态变化;如何通过各阶段数据与知识的集成应用,形成反馈从而逆向指导设计、制造、运维甚至全生命周期阶段的协同与优化,是全球制造业共同面临的挑战。
西安交通大学在服务型制造、大型装备运行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研究方向具有历史传统和显著优势,2018年,严如强从故乡南京毅然“西迁”,加入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学院,展开基于新一代人工智能的诊断与预测、智能制造、制造服务新模式等领域研究。依托西安交大平台,严如强已经牵头主持了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致力于引导建立以诊断预测为核心的制造服务融合产业新模式。
目前,严如强教授担任着重要国际学术组织负责人,在国际学术领域不断发出中国之声,扩大国际影响力。他是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仪器与测量协会副主席,更是11人执委会中唯一中国学者,同时,他担任国际权威期刊《IEEE仪器与测量学报》副主编及另外两大IEEE期刊编委。
同时,严如强担任西安交通大学高端装备研究院国际机械中心执行主任一职,旨在拓展学科高水平海外合作。“我们国际机械中心实行独立PI制度,这是国际一流科研机构的做法,每个学者既可以‘单打独斗’,也可以不受限制的‘自由组合’,学科交叉、跨学科合作将成为中心的新常态。”严如强介绍。
重大装备智能信息处理、故障诊断与预测研究涵盖国民经济主战场的诸多领域,严如强教授将带领团队,持续推动高等院校与高水平制造企业的深入合作,建成产学研全链条的运维反馈机制,促进设计制造和运维服务全面融合,以帮助企业系列化产品设计制造的升级改进,提升重大装备运行性能。“让我们的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重要行业,真正成为国民经济重大装备智能守护神”,这是严如强教授的质朴心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西迁新传人】严如强:国民经济重大装备的“守护者”
相关推荐
- “穿越千年历史的傩魂——西南民族面具艺术巡展”在交大博物馆开幕
- 【思源时评】奋进+担当+活力=交大青年
- 【初心?使命】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举行第九、十期“常委读书班” 专题学习研讨“勇于担当作为”与“学习革命传统,提高党性修养”
- 2019年西安交大教职工五人制足球赛圆满落幕
- 首届高等教育中外人文交流工作(高校国际联盟)年会在创新港举行
- 西安交大与句容鼎泰签署合作协议 共建技术研究中心
- 西安交大举行2020年第四期“常委读书班”
- 学校推动大型仪器设备接入物联共享系统 支撑创新港平台启用
- 【央视晚间新闻】孙春兰会见“西迁人”先进事迹报告团
- 王树国走进研究生院党支部共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莅校重要讲话
- 陕西省慈善协会为交大一、二附院送来关爱金和抗疫物资
- 【我在跑港】创新港医疗保障全方位指南
- 陕西省政府副秘书长吴聪聪来校看望陶文铨院士、徐宗本院士
- 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科创月”西安交大校地合作论坛举行
- 【追梦2019】研究生院:以竞赛为抓手 促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 USNews2020世界大学排行榜发布 西安交大排名稳步提升
- 颜虹督查推进创新港医学平台建设工作
- 西安交大学工系统落实学生返校部署 迎接学生返校
- 徐占伯:传承西迁精神 推动信息物理融合能源系统研究向纵深发展
- “十四五”规划起草小组召开工作推进会
新闻公告
- 学校即将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 10-25
- 西安交大举办2020年第二期新任职干部培训班 10-25
- 西安交大举办2020年第二期新任职干部培训班 10-25
- 西安交大获陕西省教科文卫体系统职工乒乓球赛冠军 10-24
高考招生
- 西安交通大学2017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交通大学2018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交通大学2015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交通大学2016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交通大学2012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交通大学2013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交通大学2014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交通大学2009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交通大学2011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交通大学2007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