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报】信息科技创一流 扬帆启航正当时——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信息研究院即将进驻西部科技创新港
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信息科学研究院将于9月16日成立并入驻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它是西安交通大学顺应信息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潮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支撑电子信息学科群建设和国家级科研基地建设,建设世界一流的学科队伍,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国际合作四个方面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重要举措。
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是教育部和陕西省共同建设的重大项目,是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创新驱动及西部大开发国家战略的重要平台。创新港的建设只用了短短三年时间就走完了同等体量工程需要十年以上时间的路程,从破土到进驻,只用了25个月的时间,创造了令人瞩目的“交大速度”。电子信息科学研究院必将在创新港这个平台上实现“国家使命担当、全球科教高地、服务陕西引擎、创新驱动平台、智慧学镇典范”的世界一流目标,为国家和世界,为培养新人和一流科技成果作贡献。
电子与信息技术不但是国家发展的命脉,还始终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部和电子信息科学研究院将牢牢抓住二次西迁这一重大历史机遇,在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这个全球科教高地的新平台开拓进取、奋发图强,不断创新,加强学科建设,深化研究方向,拓展合作伙伴,为学校“国家使命担当、全球科教高地、服务陕西引擎、创新驱动平台、智慧学镇示范”的定位做好表率。
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部及电子信息科学研究院介绍一、电子与信息学部
电子与信息学部前身是1908年交通大学创建的电机专科,1912年改为电气机械专科,1928年扩充为电机工程学院,1937年改为电机工程系,1957年交通大学西迁后成立无线电工程系,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学科的发展分成电子工程系、信息与控制工程系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1994年三系重新合并成立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2018年12月,为推动学校“双一流”建设,深化体制改革,激发学科活力,西安交大通过电信学院机构改革方案,决定成立电子与信息学部,坚持“学科做强、学院做实、学部做大”要求,搭建“五梁八柱”管理架构,通过加强队伍、平台、项目、学科交叉等方面的建设,提升学校电子与信息领域相关学科的整体实力。
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部(以下简称“电信学部”)下设8个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微电子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和软件学院。学部目前涵盖了电子信息领域的所有学科,包含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网络空间安全,3个本科招生大类: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自动化类,7个本科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自动化、软件工程。2017年9月,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电信学部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523人,专任教师368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9人(含双聘院士6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973”首席科学家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学会会士(IEEE Fellow)8人,入选国家级各类人才计划3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8人(含B类3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教育部跨世纪人才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3人,青年拔尖人才34人,陕西省教学名师4人,腾飞人才计划特聘教授14人(B类3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3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2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国际合作卓越团队1个,国家“111计划”学科创新引智基地2个,陕西省优秀教学团队5个。
电信学部现有在校学生6698人,其中本科生3481人、硕士生2439人、博士生778人。学部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其中1个联合建设),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陕西省重点实验室4个,国际电介质研究中心1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
二、电子信息科学研究院
电子与信息科学和技术是国际学术前沿,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影响最广泛、发展最迅速、创新最活跃的学科之一,它使人类进入了信息社会,并正在与几乎所有学科与领域交叉融合,孕育新的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
新一代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等迅速发展的领域,以及作为信息产业链的前端和基石的新型半导体电子材料、器件和集成电路芯片等,都是电子与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前沿,正在深刻改变世界和人类社会生活,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科技强国、网络强国、数字强国、智慧社会,需要电子与信息科学与技术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因此,电子与信息科学技术同样具有重要的国家战略意义。
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学科历史悠久,是国内高校的创始学科群之一,建成了与世界一流大学电气和计算机学科(EECS)相对应的学科专业体系,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重大发展成就,在国内外均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近年来,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学科群形成了先进电介质材料与器件,超快光子学与光电子器件,视觉信息处理与认知计算,智能信息处理与融合,网络化系统工程,高性能计算,网络化智能学习与教育,无线通信与网络,多媒体信息获取、传输和阵列信号处理,网络信息安全,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等优势学科方向,若干方向的科学研究居国际先进和领先。
组建和建设电子信息科学研究院是西安交通大学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支撑电子信息学科群建设和国家级科研基地建设,建设世界一流的学科队伍,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三个方面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重要举措,将成为西安交通大学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支柱学科群。
研究院下设19个创新研究所(中心),聚力发展“多功能铁电材料与器件”“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与器件”“超快光子学及量子信息基础技术”“高能效集成电路与系统”“微纳信息器件及其3D异质集成”“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础理论体系及典型示范应用”“一体化的大数据、云计算与宽带网络技术”“面向能源、制造、航空航天的信息物理融合系统”“面向生物医学与精准医疗的大数据科学”“网络空间系统安全”等优势学科方向,全面支撑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网络空间安全5个一级学科建设。
筹建“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先进电子器件”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有力支撑视觉信息处理与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数据广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共建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大数据算法与分析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海洋石油勘探国家工程实验室、宇航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原文刊载于2019年9月10日中国企业报15版
文章链接:http://epaper.zqcn.com.cn/content/2019-09/10/content_46626.htm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中国企业报】信息科技创一流 扬帆启航正当时——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信息研究院即将进驻西部科技创新港
相关推荐
- 何新楷:西迁精神就是要引导学生到国家需要的地方去
- 西安交大党委:我们都要争做“最美奋斗者”!
- 【交大筑梦人】让思政课有意义更有意思
- 西安交大第二期“爱国奋斗、不忘初心”专家研修班侧记
- 希望的绿茵场在创新港——记创新港首场足球友谊赛
- 【暑期不放假】抓任务促实效 助力创新港搬迁入驻
- 【陕西新闻联播】西安交大科研团队用超快摄像机捕获光的运动
- 西安交大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集体备课会举行
- 郭烈锦:西安交大的又一个春天到来了
- 【进军创新港】“童画绘新港”六一特别活动在创新港举行
- 【陕西传媒网】从“超级学霸”到“三秦楷模” 他们与国家发展同向同行
- 西安交大合作研究成果在《科学》刊发
- 陕西省“双一流”建设及研究生培养管理与质量保证专家组来校调研
- 【创新高地风正劲】经济与金融研究院:务实求新 精耕细作 构筑经济学科新高地
- 【奋翅起高飞】生物3D打印团队:以“微结构”搭建人类健康“软桥梁”
- 西安交大科研人员在分子浓缩富集与空间定位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 西安交大德国籍专家霍迪教授荣获2019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
- 樱花初绽,交大等你
- 团中央基层建设部来校调研
- 西安交通大学举办2019年下半年教师授课竞赛
新闻公告
- 学校即将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 10-25
- 西安交大举办2020年第二期新任职干部培训班 10-25
- 西安交大举办2020年第二期新任职干部培训班 10-25
- 西安交大获陕西省教科文卫体系统职工乒乓球赛冠军 10-24
高考招生
- 西安交通大学2017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交通大学2018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交通大学2015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交通大学2016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交通大学2012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交通大学2013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交通大学2014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交通大学2009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交通大学2011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交通大学2007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