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建筑学科的特点及发展高端论坛举行
9月15日下午,新形势下建筑学科的特点及发展高端论坛在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召开。此次论坛由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研究院建筑学研究所举办,是其“科创月”系列活动之一。针对社会发展越来越强调对“使用者本体的关注”“和谐宜居城市环境的营造”,以及在“城乡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该论坛旨在探讨建筑学科发展如何应对新时代提出的新要求。
西安市政府参事、原西安市文物局局长郑育林,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城市与建筑遗产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资源管理教席主持人、亚洲遗产管理学会秘书处(AAHM)负责人、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规划历史和理论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董卫,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院长、西部绿色建筑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雷振东,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教育分会秘书长李振宇,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院副院长周小棣,陕西省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张磊,西安交通大学人居学院副院长、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研究院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研究所所长周典,西安交通大学文化遗产现代技术保护研究院院长许楗出席本次论坛。会议由西安交大人居学院建筑学系主任、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研究院建筑学所所长翟斌庆主持。
青年教师杨肖虎分别宣读了刘加平院士和常青院士专程发来的贺信。刘加平院士在信中指出,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平台,是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机遇。希望各位老师和学生能够通过此次论坛共同探讨建筑学科的发展方向,加强对社会问题的了解和认识。常青院士表示,具有35年历史的西安交大建筑学系为学科发展打下了厚实的基础,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建筑学专业人才,拓展了扎根三秦大地的专业研究。常青院士对西安交大建筑学系寄以厚望,期待建筑学系继续为我国的建筑教育事业和城乡建设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董卫就国家新战略与西安新机遇,探讨关中历史文化空间保护与发展。他从国家战略层面梳理了关中地区的优势和挑战,分析了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中亚洲大河文明的地理分布、西安作为“一带一路”倡议前沿与腹地的双重角色,指出自然资源与历史文化资源整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的整合,是国土空间规划时代历史文化空间发展的必由之路。他提出了关中—中原地区文脉与“城陵一体”的自然-文化资源一体化的城乡空间大格局。董卫指出,学习历史不仅是向后看,更是要向前看,希望同学们具有更广阔的国际视野,思考全球背景下的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议题。
郑育林以“西安是古都吗?”和“丝绸之路是路吗?”两个问题引出对于大西安遗产保护及其文化重建的思考和讨论。通过解放后至今,西安城遗产保护实践的典型案例,剖析了历史信息失真与误传、城市文化与精神的时空错位、保护与文化的冲突和颠覆现象背后的原因,论证了未来古都发展和规划更应统筹考虑城市更新和历史文化的建设,同时勉励大家敢于承担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职责。
李振宇通过在线视频分享了共享建筑和共享城市的研究。他分析了共享信息时代背景下,共享建筑学理论提出的缘由,指出全球信息化背景下,建筑和城市的设计策略出现了五对新矛盾,从生存、秩序、功能,到多元、生态和共享,剖析了不同时代下形式追随内容的社会形态和设计理念,分享了基于共享建筑学理论的优秀设计案例。
雷振东从当下绿色建筑设计往往与建筑文化脱节的现状出发,指出绿色建筑设计是实现低碳城市发展目标的必由之路,并提出一系列绿色建筑设计中体现地域性建筑文化的策略与方法。他通过一系列实践案例,解析了绿色建筑设计和城市环境、交通、能源、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有机结合模式,强调了要切实将绿色建筑和低碳城市落地,服务于社会,改善人居环境的目标宗旨。
周典作总结发言,他表示,本次高端论坛依托创新港“科创月”平台,邀请到了国际及学科行业内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对建筑学专业的发展具有强有力的推动和提升作用。建筑学系和研究所师生应站在更高的视野,关注新形势下的社会经济发展新需求,共筑有文化、有智慧的人居环境。
本次论坛召开前,嘉宾们参观了西安交大—米兰理工联合设计学院和人居研究院大楼。对于西安交大—米兰理工联合设计学院所使用的讨论交流空间,以及能将人居学院师生共同设计的人居研究院大楼方案落地施工,嘉宾们都予以高度肯定和赞扬。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新形势下建筑学科的特点及发展高端论坛举行
相关推荐
- 葛红林校友创新港专场报告会举行
- 【初心·使命】张迈曾书记主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党课
- 【七十年七十人】秦万学:努力培养中学生的少年气象、英雄气魄
- “传承红色基因 谱写时代新篇——网络名人看陕西”活动在西安交通大学启动
- 学校举行科研发展战略与创新港研究院内涵建设推进会
- 西安交大举办第七期宣传思想骨干研修班
- 西安交大召开2019年社会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联席会
- 西安交通大学受邀出席“第十一届中日大学校长论坛”
- 西安交大科研人员揭示层状金属间化合物室温韧性变形机制
- “新中国70年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全国研究生学术论坛召开
- 西安交大一研究成果首次揭示不同所有制部门之间劳动力流动性分割问题成因
- 【中国科学报】西安交大制备高核过渡—稀土混金属纳米团簇
- 法学研究院安排部署“科创月”活动
-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C9高校教职工书法、绘画作品巡回展开展
- 校领导带队推进创新港校级公共平台建设进度
- 【124校庆】致全球交大校友的一封信
- 【众志成城克时艰】校卫队:守好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
- 西安交大与山东省委组织部洽谈校地合作
- 郑南宁院士为教育部直属机关作“人工智能与教育变革”主题报告
- 【数读交大】创新港研究院入驻之三:签约合作单位逾200家
新闻公告
- 学校即将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 10-25
- 西安交大举办2020年第二期新任职干部培训班 10-25
- 西安交大举办2020年第二期新任职干部培训班 10-25
- 西安交大获陕西省教科文卫体系统职工乒乓球赛冠军 10-24
高考招生
- 西安交通大学2017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交通大学2018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交通大学2015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交通大学2016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交通大学2012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交通大学2013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交通大学2014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交通大学2009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交通大学2011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交通大学2007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