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动学院刘迎文教授团队搬迁创新港纪实
这是能动学院一个普通的研究团队, 6月2日,新冠疫情的威胁还没有全面解除,团队近20名师生全体正式入驻创新港,成为2020年春季学期能源与科学技术研究院首批全面入驻创新港的团队之一。他们就是能动学院刘迎文教授研究团队。
回望他们的搬迁故事,我们看到的是一群“西迁新传人”们高举“四面旗帜”,充满热血与激情的精神面貌,更是新时代交大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务实作风。
不忘初心学“西迁”,春风化雨润心田
2018年9月,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还在紧张建设中。研究团队搬迁创新港的消息就成了团队成员们颇为关注的焦点,何时搬、怎么搬、谁要搬?创新港对于学校和学校发展的意义有哪些?团队在未来建设当中的定位思考如何?这一个个问题时刻萦绕在团队成员的脑海里。为了统一思想,凝神聚力,团队组织召开了一场特别的组会——学西迁精神、做创新人才。会议邀请到“迁二代”徐正红老师,徐老师通过回顾交大“西迁”历史和个人亲身经历,与大家分享西迁故事,感悟西迁精神,团队全体成员从“身边人”的讲诉中,看到了老一辈交大人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崇高精神。
通过学习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的建设理念和团队的未来发展规划,全体团队成员们充分认识到:在国家对科技创新战略提出新的要求下,西安交通大学主动求变、服务社会、争取前沿。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就是学校在“产学研融合”发展大环境中走出的一条特色鲜明的道路。通过践行“扎根西部、服务国家、世界一流”的办学理念,探索产业前沿科技、解决国家重大需求、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更加需要年轻的学子们努力学习、全面攻关,不断提升自我的科研能力和学识水平,坚定地走向和融入社会和企业,才能成为解决国家乃至人类社会未来重大发展问题的栋梁之材。
深度的学习和研讨之后,团队全体成员高度统一了思想。为了迎接进军创新港的新任务,大家开始积极探讨团队搬迁计划,不断完善搬迁方案。
筚路蓝缕再“西迁”,砥砺前行启山林
2019年9月,创新港正式启用,当年入学的全体交大硕博新生全部入驻创新港。刘迎文教授的团队也迎来了4位新成员。在“两地分居”的情况下,教研室内部边磨合、边调整、边适应,保证整体教学、科研、人才培养任务的顺利进行。而这4位2020级新生,也为整个团队成员在创新港的科研和学习生活开启了新篇章。
2020年1月,刘迎文教授在2019年工作总结暨2020年工作部署会议上,正式宣布:本团队将在2020年春季学期完成整体搬迁,并对搬迁的前期准备工作进行了详细规划和部署。
2月,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乱了新学期学校的科研工作节奏,但在刘迎文教授和他的团队心中坚定地相信:按照学校、学院的决心,研究院入驻创新港,是不会有所动摇的。即便暂时无法实施,也不能因此而松懈,反而更要随时做好准备,与时间赛跑。疫情期间,团队开启了远程办公模式,团队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研发项目和企业课题的申报和对接,以及多项发明专利、论文的撰写、审核与提交。疫情期间,刘迎文教授、助理研究员杨鹏博士带领团队成员认真执行“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研、停课不停工”的指导原则,在学生暂时无法返校的情况下,两位老师多次往返于兴庆校区和创新港校区,紧盯各项建设任务,实验室电路走线、网路安排、办公空间利用、吊顶装修、成本核算……完成了一系列庞杂琐碎、繁重的工作,为后期顺利、按期搬迁创新港奠定了坚实基础。
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莅校视察的消息鼓舞了全体交大人,也更加坚定了刘迎文教授团队弘扬西迁精神,进军创新港的信念。“不质疑、不抱怨、不怕苦、细致扎实、迎难而上”成为了团队搬迁工作的基本原则。5月,团队办公区域的装修工作进入收尾阶段。6月2日,在研究生院、后勤保障部和能动学院的协助下,刘迎文教授和杨鹏博士带领着兴庆校区12名博士硕士生,满怀热诚、斗志昂扬,从兴庆校区迁往创新港。
斗志昂扬驻新港,扬帆起航谱新章
从2020年6月2日起,团队全体成员开启了创新港的新征程。在这里,大家拥有了自己新的实验室,也拥有了一个更加温馨的家。新空间带来新气象,新气象带来新希望。
刘迎文教授的团队主要从事制冷低温系统及各类热物理问题的热力优化及实验研究。长期以来专注于热声热机热力循环、强化换热技术及机理等科研领域,在空间制冷及热管理、强化换热技术及工业应用、新型热力循环及制冷系统优化理论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而此次入驻创新港,正好是提升研究团队科研条件、拓展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锻炼队伍的大好机会。
在一楼实验室的搭建过程中,团队成员们从工具架的组装到多工况环境室的搭建,从试验台的布置到工况室的操作,每个人都想“大显身手”,通过新实验室方案的设计和执行,提升自身动手能力。刘迎文教授牢牢抓住这个过程,启发研究生们进行系统思考。学习不仅仅是课本上的内容,团队成员在系统设计和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不仅能够锻炼整体思维,更能够帮助团队成员深入了解工程热物理研究领域内的基础理论和科学问题。
入驻创新港之后,团队全体成员纷纷投入到工作空间的内涵建设工作中,大家以主人翁的精神,发挥着各自的思想活力和创造力,对办公室和实验室的建设提出了许多的改进计划,整洁、高效、活泼、安全、温馨……办公室和实验室各个角落无不体现着团队的精心设计。在这里大家拥有自己的工位,也有随时进行头脑风暴的会议室,有可以完成复杂高精度计算的机房,也有调节工作压力的生活角等。新环境中的团队,不仅可以高效科研,还能够一起锻炼身体,进行团建活动。大家劳逸结合,一起向着更高效、更健康、更快乐的未来发展,在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的科技和人才热土上,谱写出属于自己的时代华章。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能动学院刘迎文教授团队搬迁创新港纪实
相关推荐
- 生物医学与健康工程研究院召开“科创月”动员大会
- 西安交大学子参加2019年龙愿两岸四地青年交流项目
- 创新港首个大型仪器设备院级公共平台正式上线提供共享服务
- 【图说交大40年】1987:求实创新 阔步前行
- 王树国:在历史大变局中闪耀西迁精神的时代光辉
- 【初心·使命】西安交大以“主题教育”引领青年学子争做时代新人
- 中国西电集团有限公司来访深化校企合作
- 【七十年七十人】王毅:多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是值得一生骄傲的事
- 新媒体学院召开“科创月”活动动员会
- 西安交大工程专业学位类别调整获批 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增加到4个
- 西安交大教授雷亚国荣获第十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 西安交通大学2019年度十大新闻
- 【奋翅起高飞】航天学院荣海军、杨朝旭团队成功开发“抗击流行性发热疾病的自动监测与预警系统”
- 外交部“外交外事知识进高校”暨国家公务员考录宣讲活动在西安交大举办
- 西安交大科研人员在可编程材料设计及生物逻辑运算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 之9月3日:“科创月”,开启接力跑新的一棒!
- 张迈曾书记一行赴榆林横山区推进“双百工程”结对帮扶工作
- “教授进中学”系列科普讲座走进重庆市育才中学 卢秉恒院士畅谈智能制造
- 西安交通大学云南校友座谈会召开
- 西安交大国际团队在自润滑液滴反弹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新闻公告
- 学校即将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 10-25
- 西安交大举办2020年第二期新任职干部培训班 10-25
- 西安交大举办2020年第二期新任职干部培训班 10-25
- 西安交大获陕西省教科文卫体系统职工乒乓球赛冠军 10-24
高考招生
- 西安交通大学2017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交通大学2018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交通大学2015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交通大学2016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交通大学2012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交通大学2013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交通大学2014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交通大学2009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交通大学2011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交通大学2007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