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电器学科三大研究所/中心入驻创新港
创新港高地风正劲,电气人扬帆铸辉煌。7月30日,电器装备及智能化系统研究所、先进电力储能技术研究中心以及等离子体生物医学研究中心三大电器学科研究所/中心整体搬迁入驻创新港,标志着电气科学与技术研究院19个平台全部完成搬迁,研究所/中心入驻创新港完美收官。
上午8时,电器教研室于兴庆校区东一楼举行创新港搬迁仪式。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建华,副校长荣命哲,电气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宋杰出席仪式并发表了振奋人心的出发致辞,电器教研室全体师生参加仪式,教研室主任纽春萍主持仪式。
在电器学科搬迁创新港的重要日子里,王建华教授号召广大师生重温西迁精神,纪念老一辈西迁人为了国家需要从上海迁到西安的艰苦历程。他指出,55年来交大电器学科建立了较高的学术地位、拥有强大的实力与丰富的研究成果,此次搬迁创新港将是新的起点。电器学科目前已发展了三个研究中心即电器装备与智能化系统研究所、先进电力储能技术研究中心、等离子体生物医学研究中心等,正在更宽的领域里不断向前发展。他引用横幅标语的内容鼓舞广大电器学子,坚信电器将在创新港实现更大的梦想,真正实现“双一流”学科建设。他寄语所有年轻人都可以在创新港的广阔平台上大展拳脚,施展抱负,实现自己的伟大理想。
荣命哲整体回顾了电器学科辉煌的发展历程,指出交大电器是国家第一批博士学位授予点,原电器(二级)学科的第一个重点学科单位,是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重要支撑学科,拥有国家能源先进电网与装备可靠性及寿命评估技术重点实验室、特种电气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广阔的平台。在迎来创新港建设这个重要的发展机遇节点上,他进一步强调了电器学科在学院、学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这离不开一代代电器师生的艰苦奋斗。他寄语大家继往开来,希望再过三十年,现在年轻的老师们也能讲讲自己的奋斗历程,以及对学科、学院和学校发展的贡献。
电器三大研究所/中心师生及设备分别从兴庆校区和曲江校区出发,以昂扬的斗志与积极向上精神风貌向创新港进发,怀着对创新港建设的憧憬和对学科发展的必胜决心扬帆起航。
上午11时,入驻仪式在创新港躬行楼5003室拉开序幕,这标志着电器学科正式扎根创新港科研基地,开启了擎画宏伟蓝图的新征程。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郝治国、电气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宋杰、原电器教研室主任耿英三、电器教研室副主任王立军、青年教授代表刘定新分别致辞。入驻仪式由纽春萍主持。
在电气学院搬迁入驻创新港收官的关键节点,郝治国激动万分。他指出,创新港是交大人传承弘扬西迁精神的生动实践,也是重要的历史机遇。作为探索一流大学建设新形态的智慧学镇,创新港为广大电气学院的师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平台,电气各个学科发展也将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期望大家充分发挥平台作用,继续踏实肯干,引领全世界电气行业的发展。
宋杰见证了电器师生搬迁入驻创新港的全过程,他讲起创新港建设的点滴,对新平台的新发展寄予厚望。他表示,创新港给广大师生提供了优良的科研环境,创新打造了新的管理模式,期待电器师生以自己的方式积极参与到创新港建设的历程中去,如王建华教授与荣命哲副校长所述,铭记历史,继往开来,喊响口号的同时,以实际行动扎实推进创新港的建设进程,使学科发展取得更好的成绩。
电器教研室在创新港正式开启了协同创新、砥砺奋进的崭新征程,原电器教研室主任、电器装备及智能化系统研究所负责人耿英三教授表示了深切期待。他从教研室徽标的诞生历史讲起,希望广大师生继续延续徽标内涵的专业化核心技术、国际化深入交流和万物互联的核心精神,把握传统优势方向,开拓创新新局面。在创新港大平台的基础上,继承以和为本的大团队思想,产出服务国家、服务社会的大成果,开创学科发展的辉煌局面。
等离子体生物医学研究中心作为学科交叉融合、多维创新的典范,是我国首个等离子体与医学交叉学科研究机构,已成为学科发展的风向标。中心副主任刘定新教授总结回顾了其发展历程,讲述了交大电器学科创新引进人才孔刚玉教授,带领中心从白手起家到自立自强的珍贵历程,极大地鼓舞了在座电器学子积极投身科研事业,勇于探索新方向,拓宽科研格局的士气。刘定新教授表示,中心将在巩固学科创新成果的基础上,全力开启发展的新进程。
电器教研室副主任王立军最后总结,教研室正式搬迁创新港将开创学科发展正待扬帆的壮丽图景,依托创新港新平台,必将获取学校、学院以及学科更深层次的发展,期望全体师生立足于重要的机遇期,全身心地投入科研工作,以创新驱动发展,全力以赴,奋力前行。
电器发展的光明前景在入驻仪式的勾勒下更加清晰,“筑梦创新港 电器更辉煌”作为深入人心的号召,给予了未来学科发展无限展望。
会后,全体电器师生投入到了如火如荼的设备搬迁活动中。
弦歌不辍,薪火相传,西迁精神深刻激励着广大学子扎根创新港、筑梦创新港,电器教研室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更昂扬的斗志、更坚定的信念,在创新港的广阔天地中缔造更加辉煌的未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电气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电器学科三大研究所/中心入驻创新港
相关推荐
- 【七十年七十人】郭昱成:天道酬勤,宁静致远
- 关于公布疫情防控紧急联系电话的通知
- 图解全校院系学科、部门史和人物传记编撰成果(三)
- 空天与力学研究院平台建设一览
- 西安交大获得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陕西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展示活动风采奖
- 物理学院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开展“科创月”动员工作
- 致西安交通大学全体研究生关于防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倡议书
- 西安交通大学2019年度十大新闻
- 西安交大党委:高举集体主义旗帜,汇聚磅礴伟力
- 【奋翅起高飞】申胜平团队:在智能材料领域贡献中国智慧
- 西安交大少数民族辅导员库来西·依布拉音受邀观礼国庆阅兵
- 西安交通大学“新港报告”语言文学系列开讲
- 西安交通大学第七届国际文化节隆重举行
- 【中国社会科学报】贾毅华 梅红:推动高校智库跨越式发展
- 国务院公告:2020年4月4日举行全国性哀悼活动
- 王铁军督查空天与力学研究院平台建设工作
- 一图读懂《分析测试共享中心设备操作技能培训考核、研究生助管选拔实施细则》
- 颜虹督查创新港医学平台建设
- 思政“设计”润物无声 激情“燃烧”三尺讲台——记能动学院周屈兰、 李娜教学团队
- 【七十年七十人】杨清宇: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新闻公告
- 学校即将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 10-25
- 西安交大举办2020年第二期新任职干部培训班 10-25
- 西安交大举办2020年第二期新任职干部培训班 10-25
- 西安交大获陕西省教科文卫体系统职工乒乓球赛冠军 10-24
高考招生
- 西安交通大学2017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交通大学2018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交通大学2015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交通大学2016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交通大学2012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交通大学2013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交通大学2014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交通大学2009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交通大学2011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交通大学2007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