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南宁:暖心、令人振奋的讲话给了我们前进的力量
【开栏语】4月2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西安交通大学,走进交大西迁博物馆,参观交大西迁的创业历程和辉煌成就展,亲切会见了14位西迁老教授,对交大西迁64年来的成就给予充分肯定,对西迁精神给予高度赞扬。即日起,主页开设“牢记总书记嘱托”专栏,讲述交大人用实干践行总书记嘱托的奋斗故事。全体交大人会将荣耀化为巨大动力,以强烈的政治担当、扎实的工作作风、实在的成果业绩“在未来的新时代的历史进程中为中华民族立下卓越的贡献。”
郑南宁院士(右二)与学生在一起
2020年4月22日,这一天注定成为交大历史上值得纪念的重要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在百忙之中莅临交大参观西迁博物馆、看望西迁老教授并发表重要讲话。
总书记在看望西迁老教授时深切地谈到,“我了解西安交大,我曾在陕西上山下乡,经常路过西安,知道有一所赫赫有名的大学,是上海搬过来的。”总书记这句话让我们在交大学习和工作的师生员工们倍感暖心。总书记对西迁精神给予肯定,他说“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交大人真正做到了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党叫干啥就干啥,打起背包就出发。”抚今追昔,思索未来。总书记的讲话让我们重温交通大学的这段西迁历史,豪迈的激情岁月仿佛就在昨天。
1956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主持下,在彭康校长的精心组织和领导下,第一批西迁师生员工和家属从上海徐家汇踏上西去的专列。这当中既有著名教育家、教授,也有讲师、助教、管理职员、技术员,甚至包括有炊事员、理发师、花工等后勤服务人员。他们有的把自己的工厂、洋房卖掉,捐献给国家,举家西迁;有的辞别久病的父母,只身踏上西迁的征程。他们从繁华的上海,来到地处西部的黄土地,开始了艰难的创业历程。在迁校以及新校建设发展过程中,师生员工艰辛备尝,顾大局、讲奉献,艰难险阻勇于克服。西迁的交大师生在工作和生活中那些平凡但可歌可泣的事迹,铸就了“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丰碑。交大的西迁不只是物理空间和办学地域的改变,面对艰苦的环境和办学条件,更为重要的是,在“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下,西迁后短短几年间就创建了一批新的专业和学科,如自动控制、计算机、无线电、应用物理、力学、核能技术等,这对我们今天进行学科建设仍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交大的西迁使中国西部地区出现了一所知名的高水平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也成为国家调整高等教育战略布局的成功范例。正是祖国和民族命运的感召,交通大学的师生员工上演了中国高等教育史上把一所大学成功搬迁并发展壮大的史诗性一幕。交大的西迁历史深刻地表明,艰苦的环境孕育了发展的机遇,更何况我们今天有了在国内外堪称一流的创新港大环境,我们没有理由不把西安交通大学建设成世界一流大学。
成就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西迁的历史,西迁的文化,西迁的精神,已经演绎成西安交通大学精神和文化的丰富内涵,为我们带来历久弥新的教育和启迪,成为激励我们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精神力量。
西安交通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始终得到各方面的关心和支持,从周恩来总理亲自主持和关心交通大学的西迁,到今天习近平总书记莅临交大看望西迁老教授。总书记说,现在60多年过去了,这已经是有历史结论的事情。西安交大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对西部大开发、对全国的经济发展布局,培养了很多人才,做出了很大的科技贡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老教授们感触很深。我们也要继续发扬西迁精神,把西安交大办好。在当前的情况下,“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西部大开发战略、“一带一路”倡议都是历史机遇,老师们、同学们要再接再厉。总书记暖心、令人振奋的讲话既是对交大过去成就的肯定,也是对交大未来的期望。
总书记还说到,当前防控疫情也是一个历史机遇,化危为机。重大的历史进步都是在一些重大的灾难之后。我们这个民族,就是在艰难困苦中历练成长起来的。新冠疫情让我们充分认识到,这场人类共同面对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将会改变世界的经济形态和地缘政治,带来产业结构的变革。后疫情时代,我们正面临着整个世界的重大变化,这是挑战,更是机遇。中国的知识分子素来有一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气质,我们新时代知识分子正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身报国”依旧是我们的使命和担当。
1986年春天,我从国外留学归来不久,在我国模式识别领域著名学者、西迁教师宣国荣教授的带领下,我们在自动控制专业计算机控制教研室的基础上创建了西安交通大学在人工智能领域第一个专职科研机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所。宣老师也是我在1978年读硕士研究生时的指导教授。在建所初期他在科学研究方面对于我们的指导,以及他那种艰苦奋斗精神的感召,为我们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人机所在34年的发展过程中,一直秉承并以实际行动弘扬践行着西迁精神,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聚焦人工智能重大科学前沿问题和应用基础理论瓶颈,加强多学科的深度交叉融合,已成为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引领者之一。多年来,人机所培养了一大批人工智能领域的优秀毕业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科研成果,同时也形成了独特的团队文化。彭康校长提出著名的“三活跃”,即思想活跃、学习活跃、生活活跃,在人机所师生中深入人心,也是学生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人机所拥有一支团结协作意识强、工作有激情、学术能力突出的教师团队。此次疫情期间,人机所团队针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治疗中的痛点问题,迅速调整研究策略,凝聚科研抗疫力量,组织和指导团队开展疫情发展与传播规律的智能预测、疫情防控恶劣环境下无人移动平台系统等抗疫科研攻关,为战胜疫情、对接国家重大需求做出我们的努力。
总书记的讲话振奋人心、总书记的期望犹在耳畔,“我完全相信我们的交大人,在西部的同志们,一定会在未来的新时代的历史进程中为中华民族立下卓越的贡献。”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培养优秀的学生、追求事业的成功,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能够贡献自己的力量,是我们教师人生中最大的幸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郑南宁:暖心、令人振奋的讲话给了我们前进的力量
相关推荐
- 以“小我”努力成就“大我”梦想
- 西安交大单智伟研究团队最新研究成果在《科学》刊发 发现破解镁金属塑性差之法
- ?【大公报】夫妻异地抗疫 视频牵手互勉
- 交大战“疫” 医心不忘
- 西安交大召开第68期思政论坛研讨“双一流战略框架下大学生教育管理服务”
- 【众志成城克时艰】难为你了,晨毅!
- 【初心·使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系列评论之一:守初心,担使命,弘扬爱国奋斗精神
- 【初心?使命】党委宣传部、后勤保障部、保卫处、校工会、团委联合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 西安交大面向海内外引进优秀青年学者专场宣讲会云端开播
- 张定红带队赴陕西省妇联洽谈战略合作
- “创新港专列”开行 “西迁精神”再出发
- 【西安日报】交大一附院“战疫大学”开课
- 中国华能集团—西安交通大学能源安全技术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 西安交通大学开展2020年春节慰问活动
- 【笃行青春】张迈曾书记慰问在井冈山进行社会实践的交大学子
- 赵昌昌督查推进经济金融研究院平台建设工作
- 西安交大工程学首次进入ESI全球排名万分之一
- 人民网-西安交大关于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事宜视频会召开
- 西安交大多位校友入选2019福布斯中国30岁以下精英榜
- 【陕西广播电视台】西安交大:文明成果汇聚奋进力量
新闻公告
- 学校即将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 10-25
- 西安交大举办2020年第二期新任职干部培训班 10-25
- 西安交大举办2020年第二期新任职干部培训班 10-25
- 西安交大获陕西省教科文卫体系统职工乒乓球赛冠军 10-24
高考招生
- 西安交通大学2017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交通大学2018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交通大学2015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交通大学2016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交通大学2012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交通大学2013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交通大学2014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交通大学2009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交通大学2011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交通大学2007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