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新闻公告 >

研途先锋|人文院王晶玉:用音乐为孩子筑梦

2019-10-24 0 新闻公告 来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新闻网

前言:为落实贯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关于加强大学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学校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继续将镜头对准基层,讲好“西电故事”,传承西电精神,党委宣传部、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校团委等部门联合推出“研途先锋——向优秀同学学习”系列报道。该报道旨在挖掘西电研究生群体中的先进事迹,宣传我们身边的青春榜样,积极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让广大研究生行有示范、追有目标。欢迎各单位积极提供线索,我们将安排专人进行采访报道。联系人:付凯元,联系电话:81891316。

人文院王晶玉:用音乐为孩子筑梦

■通讯员 辛妮 唐辰

王晶玉,女,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2019级美学专业研究生,2018年本科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入选“西部计划——研究生支教团”。支教期间创办蒲城县第一支农村学校合唱团,与第20届研支团成员共同发起“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科创小屋”项目,获渭南市优秀共青团员。

王晶玉和大家分享她的支教故事

【人物故事】

“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2018年8月,王晶玉积极响应祖国西部计划的号召,加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第20届研究生支教团,前往陕西省蒲城县荆姚镇九年制学校支教,从一个学生变成一群孩子的老师,在祖国的西部大地上,开始了新的征程,因为她坚信“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

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

习总书记在给西电学子的回信中鼓励我们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鼓励青年朋友:“希望你们以青春梦想、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王晶玉用实际行动践行西电学子的责任担当,在她支教的荆姚镇九年制学校里,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热爱音乐,大多都是留守儿童,却缺少展现自己的舞台。在一次音乐课上,当王晶玉点名请一位小女孩站起来唱歌的时候,孩子支支吾吾不敢开口,经过再三鼓励,女孩轻轻哼唱了几句,没想到过了几天,办公桌上多了一封叠放整齐的信:“王老师对不起!我真的很喜欢唱歌,可是我实在不敢在其他同学面前唱,老师您一定要原谅我,好吗?”孩子的这封信不禁让王晶玉想起刚上大学的自己,胆小、怯懦,不敢表达自己,但后来她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使她逐渐从一个懵懂胆小的少年蜕变成为一个有理想信念的西电学子。

“那我为什么不能结合自身特长,在支教地也创办一支合唱团,通过艺术的方式实现教育扶贫这一初心呢?”王晶玉怀着这样的想法,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以及荆姚镇九年制的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蒲城县第一支农村学校合唱团——“筑梦合唱团”成立了。

“筑梦合唱团”

作为研支团的一员,也作为筑梦合唱团的发起人,王晶玉希望能通过合唱这种形式帮助孩子们实现音乐梦,还希望把具有红色革命精神的西电梦种进他们心里。筑梦合唱团的孩子是一群有梦的且及其幸运的孩子。2018-2019年间,先后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杨银堂、校团委、校工会扶贫办以及学院的老师们多次前来慰问筑梦合唱团的孩子们。在今年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上王晶玉带领合唱团的孩子们和陕西省音乐家协会的艺术家们同台表演。前不久孩子们还和团中央的领导们实时连线,为他们表演合唱。这样一群从刚开始完全零基础的孩子们在长达一年的排练中站上了更加宽广的舞台。

校领导慰问支教团和“筑梦合唱团”

牢记西电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立远志,挑大梁,青年强,则中国强。王晶玉和西电第二十届研究生支教团的成员们共同发起“红色筑梦科创小屋”,并得到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扶贫工作办公室 30 万专项资金的支持,由校团委牵头管理运营。一年的时间,在蒲城县建成了首批6个“红色筑梦”科创小屋。为当地孩子提供steam创客教育,今年7月份蒲城县尧山中学斩获2019世界机器人大赛总决赛亚军,创渭南地区历史最高,取得了喜人的成绩。此外,支教团成员还开通了心语心声筑梦信箱,这一年共收到来信100余封,为孩子们提供了心理健康帮助。并逐渐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当地孩子的科技扶智-艺术扶志-心理扶健相结合的全新扶贫模式。西电第20届支教团获得了渭南市五四红旗团支部的称号,王晶玉获渭南市优秀共青团员称号,并得到了当地学校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各位领导与西电研支团在科创小屋的合影

作为当代西电学子应不忘初心,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目前,王晶玉已和第20届研究生支教团结束支教生活返校读研。未来,她将继续践行习总书记的回信精神,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把激昂的青春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用青春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彩篇章。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研途先锋|人文院王晶玉:用音乐为孩子筑梦

相关推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