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新闻公告 >

在重大科研攻关项目中彰显爱国情怀

2022-01-07 0 新闻公告 来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新闻网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五年来,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学习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坚持改革创新,统筹办学治校各领域、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弘扬“又红又专”育人传统,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续写人才培养“西电现象”新篇章。为进一步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加快构建具有西电特色的高质量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学校特开设“思政巡礼”专栏,集中展示各单位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的创新举措、工作成效和典型经验,供学习参考。

在重大科研攻关项目中彰显爱国情怀

■通讯员 刘昕雨

电子工程学院继承和发扬保铮等老一辈西电人“立德、精业、创新、引领”的精神品质,立足“祖国至上的家国情怀、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的培养目标,依托关键领域重大项目,将科研要素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引导学生厚植“筑梦军工、科研报国”的爱国主义情怀,成为思想政治觉悟高、科研创新能力强的电子信息领域拔尖人才,打造科研育人的“电院现象”。

融会根与脉,营造好氛围,引导师生赓续“科研强国”的精神品质

学院以建校90周年为契机,开辟“礼赞九秩、传承初心”专栏,将学院专业建设者和校友事迹作为“三全育人”的鲜活教材、生动样本,通过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发布《雷达工程教育的奠基人毕德显》《顶天立地、求真务实的“雷达裁判长”保铮》《居高声远,躬身笃行—国家教学名师梁昌洪》《难忘激情燃烧的岁月—孙肖子》《电院84级校友张荣桥的家国情怀》等10余篇事迹材料,凝聚共识,激励师生传承老一辈西电人坚定信念、砥砺奋进、科研强国的情怀与担当,团结拼搏,冲刺雷达、信息、电子工程的制高点。

在建党百年之际,学院在学校发源地江西宁都小布镇建立党员教育基地,组织教师党支部书记、教师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等赴江西井冈山开展“百年党史、九秩西电”专题培训;组织导师代表和研究生代表赴贵阳、遵义等地开展“重走初心之路,寻根九秩西电”社会实践活动,探索“师生共育”。学院发布“尊师重道”和“师德师风”倡议书;邀请国家教学名师梁昌洪、孙肖子、段哲民等作课程思政示范讲座,畅谈科学精神、弘扬学术道德,强化学术自律和学术诚信,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氛围。

贯通源与流,支部建一线,引导师生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开展科研攻关

学院强化党建引领,发挥学科优势,探索依托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建立支部,引导师生紧扣国家战略,甘坐板凳十年冷,潜心开展重点科研项目攻关。已试点建设集成攻关党支部、电磁软件攻关团队党支部和7个硕博贯通科研组党支部,与中电29所综合孔径与天线技术研究部党支部、上海交通大学微波与电路系党支部、中航607所科技发展部党支部等开展合作共建,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

电子所支部于2018年获批首批全国党建样板支部,2020年通过验收,2021年天线所党支部已被陕西省推荐至教育部参评全国第三批党建样板支部培育。“十三五”期间,学院教师获国家科技奖励5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23项,突破了电子对抗技术、战略预警、先进天线与微波系统等卡脖子技术难题。

把握治与成,产学研融合,引导学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学院发挥研究领域专、综合实力强的优势,把学科特色优势转化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动能,加强产学研融合,推动师生在研究真问题、真的研究问题当中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依托8个国家级科研平台、6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和2个省部级研究生产教融合联合培养基地,学院开展科教协同育人,为学生参与高水平科研实践提供良好平台。“十三五”期间,学院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等重要项目500余项,累计到校科研经费超过10亿元,累计培养博士研究生666名,科研项目培养覆盖率100%,其中参与国家重大科研专项580名,参与率达到88%;累计培养硕士研究生4000余名,科研项目培养覆盖率98%,其中纵向科研参与人数2600余人,参与率高达65%,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对研究生培养的引领支撑作用进一步凸显。

学院近年来累计投入612万元建设开放实验室、设置创新科研专项课题,重点面向本科生,支持和鼓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开展科技创新,培养“从0到1” 的原始创新精神,本科生深造率逐年递增,2021年深造率达到61.4%。以“互联网+”、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大赛平台培育和锻造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近三年,学院本科生参加各项竞赛中获得国际级奖励286人次,国家级奖励149人次,省级奖励1005人次。

依托雷达信号与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建设“毕德显班”,对34名学生实施全方位、全过程指导,培养强信念、厚基础、重实践、勇创新的电子信息领域领军人才。2021年,1802019毕德显班获学校“十佳标兵示范班”第一名,班级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国家级奖励42项,省部级奖励达119项。

学院通过“欢迎来电”宣讲会、“新生研讨”课堂、“学科导论”、研究生开学典礼等,引导学生将个人发展同国家命运紧密结合。建设学术年会、学术论坛、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报告会等科研育人品牌,连续三年举办“最后一次支部会”,引导毕业生党员把准青春航向,勇担使命建新功。十三五期间,学院41%的毕业生选择中国电科、航天科技、航天科工等国防军工单位和华为、中兴等龙头单位,34%以上毕业生选择扎根西部。涌现出投身强军,驻守艰苦边远地区47人;杨金喜(2020届)等5人扎根基层到西藏、云南任选调生,周奇(2018届)等18人主动到常年外派戈壁执行科研保障任务的军工单位工作,为国铸剑。2018级硕士段育松先后荣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和“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荣誉称号。

九秩荣耀践初心,奋进一流新征程。电子工程学院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立足西部、育人育才、强军拓民、服务引领、团结实干”的发展思路,巩固“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阶段成果,不断建好科研育人的基地,优化科研育人的评价,健全科研育人制度,形成科研育人合力,努力培养有责任、有担当、有情怀的新时代电子信息领域拔尖创新人才,打造科研育人的“电院现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电院力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在重大科研攻关项目中彰显爱国情怀

相关推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