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新闻公告 >

西电各学院举办建校90周年系列活动

2021-11-02 0 新闻公告 来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新闻网

机电院举办第三届高性能电子装备设计与智能制造高峰论坛

西电新闻网讯(通讯员石佳佳)荣耀九秩,奋进一流。10月30日,机电工程学院“第三届高性能电子装备设计与智能制造高峰论坛”在北校区主楼报告厅举行。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助理、科学研究院院长张进成教授参加论坛并致欢迎辞。学校原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段宝岩教授,学院杰出校友、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总工、中国工程院院士范国滨教授,中电28所原副所长、学院79级校友赵亚维研究员和其父亲栾鹄(军委工校49级2部20班),陕西省工信厅副厅长、学院01级校友黄新波教授,华中科大机械学院党委书记、学院92级校友高亮教授,浙江大学机械学院党委书记、学院91级校友梅德庆教授,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学院院长、学院03级校友訾斌教授,清华大学软件学院副院长、学院95级校友丁贵广教授,国家天文台中科院计算宇宙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学院96级校友王杰研究员,兄弟高校代表、华中科技大学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黄永安教授,中电20所副总工、学院81级校友张慧玲,航天771所总工、学院96级校友杨宇军,航天六院特种装备所所长、学院99级校友刘广续,自然资源部第一大地测量队、曾参与过珠峰测量的学院05级校友史志刚和夫人西安外国语学院学工办主任、学院05级校友姜毅影,西电基础教育集团党总支书记、学院89级校友黄大林,机电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梁玮及班子成员,校友代表和学院师生代表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加论坛。论坛由机电工程学院执行院长黄进主持。

张进成代表学校对线上和线下参加论坛的各位专家、校友表示诚挚欢迎,对论坛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高性能电子装备设计与智能制造是一个多学科、多领域联合攻坚的科学与工程问题,希望本次论坛的召开能够得到更多的创新观念、创新启发,催生出更多的创新成果。他鼓励广大师生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坚定创新自信,紧抓创新机遇,勇攀科技高峰,破解发展难题,自觉肩负起光荣历史使命,为学校和学院“双一流”建设共同努力。

段宝岩院士在线发表致辞。他表示,很高兴可以在学校建校90周年之际,与众多专家学者、校友和师生线上线下齐聚,共同探讨高性能电子装备设计与智能制造领域前沿科技的创新发展,这既是学院品牌的年度学术交流活动的一部分,更是学校“学术校庆”的重要组成。

范国滨院士发来视频,向母校90周年校庆表示由衷的祝贺和祝福。他指出,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西电为国家和人民均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取得了标榜史册的辉煌业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应该不忘初心,传承家国情怀,根续红色血脉,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发展做出新的贡献,谱写新的篇章。

本次高峰论坛重点研讨高性能电子装备研发方面可能引起的重大突破,回顾高性能电子装备设计与智能制造能力发展壮大的辉煌历程,畅想我国智能制造事业光明前景,共邀请六场报告,一场线下报告,五场线上报告。

梅德庆教授为师生作题为《可穿戴式柔性多功能触觉感知阵列的研究》的报告,主要介绍了可穿戴式柔性多功能触觉感知阵列方面的研究工作,包括分布式柔性触觉感知阵列的结构设计、力学建模及曲面装载解析建模,全手布局的柔性多功能触觉感知阵列的柔性功能复合材料制备、多功能拟指纹状单元结构设计、仿人手柔性感知阵列结构设计制造与人手穿戴应用实验,并对可穿戴式柔性多功能触觉感知阵列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黄永安教授以《新型飞行器仿生柔性智能蒙皮技术与应用》为题,主要针对新型飞行器柔性智能蒙皮设计、制造与应用,介绍了柔性电子器件设计及制造方法。提出了具有多功能传感、数据传输、冲击监测的智能柔性传感蒙皮,集成了电容、压电、热膜、温度和应变传感器等五种柔性传感器;研制了大规模、多模态传感器采集的数据采集系统;开发了飞行载荷多物理场显示与数据分析系统;实现飞行器的周围环境、自身结构状态、飞行载荷状态识别等多功能集成,促进“Fly-by-Feel”自主飞行的实现。

丁贵广研究员带来《深度学习模型压缩加速技术》的报告,针对深度学习模型的端侧部署进行了分析,介绍了人工智能应用中深度学习模型的压缩优化技术,包括模型减枝、参数稀疏化和重参数化等压缩方法,以及项目组提出的“训大用小”的训练和部署方法论、全局近似最优模型裁剪技术等。报告还提出了以可控高维光场传播实现高速高效并行的光电计算的新计算模式。

王杰研究员作题为《模拟宇宙中的结构形成与演化》的报告,报告从大家想象中的宇宙引入,简单介绍了标准宇宙学模型,并从增长历史、内部结构等方面回顾了当前观测宇宙学的概况,以及当前的前沿研究,介绍了数值模拟在星系宇宙学发展历程中的作用,着重讲述了在不同质量暗晕、密度分布、暗晕形状等方面的模型模拟过程。

訾斌教授作题为《智能喷涂机器人关键技术及其发展趋势》的报告,主要介绍智能喷涂机器人的工程背景、发展意义、研究进展、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趋势与挑战,以及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世界科技前沿与经济主战场等展望的一些思考。报告指出智能喷涂机器人在交通运载、航空航天、国防安全、五金工具等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学术价值、工程需求与应用前景。

黄新波教授作题为《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全运会信息化系统》的报告,结合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他详细介绍了“一个信息化大系统服务两个智慧运动会”的设计理念。他讲到,这是首次在国内外大型运动会上建立的全运会大数据统一平台,实现了组委会与全省13个市区场馆的竞赛组织与赛事管理,实现了跨部门跨行业数据融合应用,为数字陕西建设在技术路径和体制管理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与实践。

“高性能电子装备设计与智能制造高峰论坛”是机电工程学院近年来着力打造的品牌学术活动,已成功举办三届。论坛旨在通过邀请行业领域权威专家分享前沿学术进展,展望我国智能制造事业光明前景,厘清在未来十年乃至更长一个时期内我国在高性能电子装备先进设计与智能制造方面的发展思路和优先发展方向,激发学院广大师生投身科研、献身学术的热情,进一步推动学院学科建设和发展,团结凝聚全院师生,共同为学校和学院“双一流”建设持续努力。

电子工程学院举办校友发展论坛

西电新闻网讯(通讯员刘昕雨)10月31日下午,时值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建校90周年之际,电子工程学院在北校区办公楼第三会议室举办“荣耀九秩、奋进一流”校友发展论坛。为满足疫情防控要求,本届论坛仅邀请了西安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20余名校友现场参会,论坛由学院副院长梁继民主持。

丁金闪首先代表学院对来宾和校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他以“荣归”为题,从九秩荣耀、奋进一流、共筑辉煌三方面介绍了学院情况。第一部分九秩荣耀,简要回顾学院的办学历史,梳理学院各专业开拓者、学科建设者和突出贡献者的事迹及影像资料,介绍学院在雷达、天线与微波、信息安全、人工智能等领域取得了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第二部分奋进一流,介绍了近年来学院在党建引领、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技创新、国际化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第三部分共筑辉煌,阐述了学院“十四五”期间的发展目标。他表示,学院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积极营造“立德、精业、创新、引领”的文化氛围,激励全体师生不断传承老一辈电院人的为国奉献、砥砺奋进的情怀与担当,激励学院师生团结拼搏、奉献一流。他提出,校友是学校宝贵的资源,是学院影响力的传播者,更是学院建设发展的重要支持力量。

随后,与会校友为母校九十华诞送上真挚的祝福,并结合论坛主题发表感想与对学院发展的意见建议。校友们纷纷表示,学院办学历史悠久,经过近70年的发展,学院向海内外输送一批院士、高级管理者、专业领军人才和三万多名相关领域的优秀校友,为我国电子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谈到,学校一直延续着部队纪律和扎实学风,在学院老一辈教师的爱国奉献、敢为人先、勇于创新、严谨治学精神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我们在校期间培养了良好的行为规范和实践动手能力,对进入工作阶段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他们提出,希望学院抓住“十四五”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保持学院在优势学科的“引领”地位。一是进一步加强与校友企业间的沟通与合作,一方面促进院企育人的体系更加完善,一方面有利于学科交叉融合。二是以本为本,强化学校重实践的传统,培养重德行、厚基础、宽口径、精术业、通工程,具有国际视野的行业骨干和领军型人才。三是持续加强平台建设,有组织布局高层次人才引育工作,统筹资源,优化考核方式,持续为青年教师提供干事创业的平台和机会。四是加强宣传,不断扩大学院的国内外影响力和知名度。

赵国庆教授谈到,在国家战略的重要转型期,学院一流学科建设要做到行业“引领”,既要加强基础研究,也要强化国家重大工程应用,积极主动与研究院所加强合作。

丁金闪表示,感谢校友们建言献策,也期待更多的校友能够关注和支持学院的建设和发展。学院将与各地校友建立紧密联系,通过多形式、多层次的科学技术交流与合作,建立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校地企、产学研合作。

“计算未来”政产学研用协同发展论坛举办

西电新闻网讯(通讯员 陈龙)荣耀九秩,奋进一流。金秋十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迎来90周年华诞,全校师生及社会各界校友喜迎校庆,共襄盛举。值此盛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示范性软件学院)于10月30日下午成功举办“计算未来”产教协同发展论坛。论坛邀请和联动政产学研用各界院友代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学院领导班子、基层系所室负责人、教师代表等在北校区主楼二区319主会场参会,学院师生、广大院友等通过腾讯会议和B站直播线上参加。腾讯会议和B站在线直播同时观看量超过5000人次。

“计算未来”政产学研用协同发展论坛旨在围绕学院及院友所在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研究院所、公司企业在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产教融合、科教融合等方面相关主题,研究分析国家政策导向、行业形势发展及对策,特别是产教融合致力于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方面的有益探索,不断提高计算机和软件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多方共同发展。论坛包括院士致辞、学院领导汇报分管工作和院友专题报告等环节。论坛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李青山教授主持。

李青山首先对报告嘉宾和师生院友表示热烈欢迎。他谈到,学院现有本科生和研究生近6000名,毕业生36000余名,本次活动以100多个联络大使为纽带,将学院和广大院友连接在一起,在建校90周年之际,研讨学院和院友所在行业企业在用人标准和需求以及产教协同育人等方面的互动合作模式和机制等,探索多方协同共促人才培养和学院一流建设路径。

学院名誉院长、78级杰出院友杨孟飞院士致辞。杨院士首先对学校90年来取得的骄人成就表示祝贺,对学院建专业60余年在学科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进展表示肯定。他谈到,在母校90周年华诞之际,计科院举办“计算未来”政产学研用协同发展论坛恰逢其时,本次论坛探讨未来计算机的发展方向、思路和路径等具有重大意义。他勉励学院班子和师生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发挥计算机和软件学科优势,为推动学院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学院执行院长崔江涛教授首先对广大院友为学校和学院建设做出的重要贡献表示感谢,他从历史沿革、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等方面介绍了学院总体情况。他讲到,学院在60多年的发展中,传承和发扬了“三系”特色,为国家培养了大批计算机专业人才,为国防事业和行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进入新阶段,学院将以“十四五”规划为纲领,全面加强学科科研、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等各项工作。学院将以学校90周年校庆为契机,回顾总结经验,直面机遇挑战,不断推动学院发展迈上新台阶,希望广大院友继续关心支持学校和学院发展。

学院副院长沈玉龙从科研总体情况、科研团队、科研平台、校企联合实验室、科研组织、8个研究所、青岛计算技术研究院等方面介绍了学院学科和科研情况。副院长万波从专业发展历程、人才培养理念、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体系、国际化交流以及人才培养成效等方面介绍了学院本科人才培养情况。副院长宋胜利从研究生招生、教育教学体系、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及学位授予质量等方面介绍了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党委副书记张莹莹从毕业去向、国内升学、签约就业等方面介绍了就业工作。

来自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研究院所、公司企业的8位院友分别作了有关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产教融合、科教融合等方面相关主题的报告。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货运飞船系统副总设计师、本科88级院友党蓉作了《中国载人航天发展及展望》的专题报告,讲述了中国载人航天研制过程、货运飞船系统、载人航天发展展望以及航天梦想精神和文化。北京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兼总裁、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教授、本科82级院友施水才作了《科研成果产业化及持续创新》的专题报告,介绍了从高校研究中文信息检索起步,探索如何把科研成果实现应用的产业化,并在实现产业化过程中,如何实现持续创新和扩宽边界,并和高校形成新的合作创新关系。亮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高校创新创业孵化器联盟理事长、硕士00级院友蔡震作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三部曲》的专题报告,分享了自身创新创业的经历和收获以及适合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领域、科技热点、创业的五要素等。浪潮楼上平台和云溪数据库创始人、西电浪潮数据库创新实验室企业方主任、本科94级院友周恒作了《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西电浪潮数据库创新实验室实践》的专题报告,讲述了西电和浪潮集团面向国家和行业重大需求围绕分布式数据库、星载数据库等领域,在攻克国产数据库“卡脖子”问题、突破国产数据库核心关键技术方面的探索实践。华为云PaaS服务产品部研发部长、本科01级院友谈宗玮作了《从软件研发平台看计算机软件的根技术》的专题报告,介绍了以软件工程研发平台的视角来看待大型平台背后的核心知识结晶。联想集团研究院AI实验室智能大数据技术总监、硕士96级院友祁宏升作了《决策智能推动供应链转型升级》的专题报告,讲述了决策智能对于构建供应链智能的重要意义、必要条件和技术图景,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在促进供应链转型升级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进行有益的探讨。北京一流科技创始人 、本科99级院友袁进辉作了《不自我设限,不走寻常路》的专题报告,通过个人成长经历勉励院友秉持长期主义,勇敢追随内心,持之以恒探索自身极限,找寻到自己“注定”要做的事业。广州广哈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总监、本科95级、硕士99级院友柯国富作了《基于5G的垂直行业融合应用架构》的专题报告,分享了以项目负责人身份参与并主导公司5G核心网的经历,介绍了广哈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在5G时代的垂直行业融合应用相关产品和技术框架。

最后,李青山讲到,本次论坛是学校校庆系列活动之一,取得了预期效果。通过研讨加强了学院与院友的交流和联系,促进了学院和院友、院友之间的情谊,为学院师生与院友搭建了交流互动的平台。祝愿母校90周年华诞生日快乐!希望院友常回母校看看,祝愿院友们在事业上取得新的更大的辉煌。

计科院将以建校90周年为新起点,以“计算未来”政产学研用协同发展论坛为契机,加强院友与学院全方位多维度深入交流互动,促进院友资源互联、加强学院和社会联动,推动学院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感恩、传承、奋进 材料学院校友座谈会成功举办

西电新闻网讯(通讯员 段晓璇)10月31日下午14:30,“感恩、传承、奋进——西电材料学院校友座谈会”在南校区C125多媒体教室成功举行。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全体领导班子成员、退休教师代表、各系所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和来自西安、北京、江苏等地的十余名材料学院校友代表共计四十余人,线上线下欢聚一堂,共同庆祝西电90周年华诞。本次校友座谈会由学院副院长施建章主持。

首先,施建章副院长代表学院向参加座谈会的全体材料学院校友和出席师生致以亲切的问候,对大家长久以来为材料学院发展的辛勤付出、关心、帮助和爱护表达真诚的感谢!值此西电90周年校庆之际,我们既要感恩母校的培养,传承西电红色基因,赓续西电人才培养现象,铭记老师甘为人梯无私奉献的精神,更要凝心聚力、团结一心,为材料学院一流专业、一流学科、一流人才培养拼搏奋进!

随后,副院长杨如森从学院历史发展、专业结构、学科布局、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向与会校友汇报了学院近年来取得的快速发展与成效。与会校友认真听取了学院的工作汇报,充分肯定了学院的发展成绩。

校友们深情地回顾了在校期间难忘的学习时光,感激老师们的辛勤付出,表达了对西电校园生活的怀念。他们表示,在大学所学所得为他们今后的工作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在学院学习的时光是他们人生成长过程中的宝贵财富。校友们结合各自事业发展的境况,纷纷提出结合各领域的优势资源与学院开展长期合作的良好愿景,并就加强校企对接、共享科研资源、建立校友通讯录等方面给出了很多好的建议。同时,校友们纷纷寄语学院的学弟学妹们,希望大家珍惜现有的在校时光,努力学习专业理论知识,不断提升自我思想素质,培养自身过硬的专业本领。

在座的退休教师代表也纷纷发言,他们为学院不断取得新成绩感到振奋,为师生再度重逢而感到欣喜,为学院的建设和发展热情地献计献策。曹全喜老师看到当年的材料学子如今走出校园,也站上三尺讲台,成为了教育行业的同行者,感慨万千。他对在座的校友、教师以及青年学子由衷的表示祝福,希望他们珍惜韶华,不辱使命,共同推动材料学院的发展。

各系所负责人对校友们返校表示热烈欢迎,向校友们取得的成绩表示衷心祝贺,对校友们关心学院发展提出的宝贵意见建议表示由衷地感谢。他们表示,材料学科是走在时代前沿的学科,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也肩负着重要的时代责任,作为一名材料人应该切实担负起这份责任,为社会做更多的贡献。

学生代表纪宁表示,一定会充分利用大学时光,努力学习的同时积极参加各项社会实践活动,拓宽视野,增强创新意识,科研能力,不断提高自身本领,希望在未来也能以优秀校友的身份返校。

最后,学院党委书记卢硕进行了总结发言。他表示,校友是学院宝贵的财富和重要的资源,是我院人才培养和办学成果的集中体现。希望以后能够搭建更多的平台,服务校友,增强校友之间、校友与学院之间的沟通交流,共谋发展、共同进步,同时也欢迎校友们常“回家”看看。

会后,学院领导班子为返校校友赠送了纪念品“暖心”校庆礼包,全体与会师生代表同校友们合影留念,依依话别。

材料学院庆祝西电90周年校庆校友座谈会,铭记着材料学院全体师生“感恩、传承、奋进”的心愿和决心!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将会一如既往地倾听校友声音,凝聚校友力量,在上级领导和学校的关怀和帮助下,不断取得更大的成绩!

马院庆祝建校90周年暨学院发展论坛举办

西电新闻网讯(通讯员 李京润 李文璐 章萌)10月31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庆祝建校90周年暨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论坛在B112报告厅成功举办。院友代表西安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刘伯雅等12人应邀参加论坛。马院院长李刚、党委书记夏永林、副院长刘建伟、副院长王晋和教研室主任、党支部书记等参加了论坛,论坛由马院党委书记夏永林主持。

首先,夏永林致辞,对各位院友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希望各位院友能够为学校、学院的发展建言献策。

与会人员观看了学院宣传视频和“五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介绍视频。视频展示了学院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强的发展过程,指明党建引领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鲜亮底色;学科建设是学院发展的根本所在;师资队伍是学院发展的关键要素;社会服务是学院办学的应有之义。

随后,李刚从学院成立以来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以及基本经验、“十四五”期间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实现“十四五”发展目标的主要任务与战略举措等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学院的发展情况。他表示,近年来马院的地位和受重视程度逐步提高,教师队伍建设、思政课建设、科学研究、学术平台建设、研究生培养质量、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校友、院友的支持下,学院信心十足,未来发展将迈出更大步伐。

与会人员围绕学校、学院发展进行了热情、深入的交流。刘伯雅主任认为,我院发展的特点有以下三点:虽然成立晚,但发展快;虽然规模小,但起点高;虽做理论教学研究为主,但对实践有很好的指导意义。他针对学院发展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会上韩晶磊、孟鸿、何燕芝、杨思燕、董建红、鲁君、张波、吴秀霞、白旭东、史耀媛、余博等校友院友也都表达了参加此次论坛的以及对学院发展的建议。

校友院友浓浓的西电情、马院情深深的感染着现场每位与会人员。田朝晖、程霞、韦统义等老师也从不同角度表达了对学校九十华诞和学校、学院发展的祝福祝愿。大家纷纷表示,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以校庆为契机,在新时代新起点更加努力奋进一流,不辜负校友、院友对学院的期盼。

最后,夏永林进行总结。他表示,各院友的发言对学院未来发展的很有启发和帮助,体先了对学校、学院发展的关爱之心。学院将对标要求、落实规划、满怀信心、加快发展,欢迎大家常回家看看。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西电各学院举办建校90周年系列活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