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新闻公告 >

导学思政|雷达成像探索算法团队赴眉县重温红色历史

2021-07-09 0 新闻公告 来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新闻网

前言:为了深入贯彻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提升研究生思政工作质量,落实导师立德树人职责,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自2020年起,在建设“三好三有”标杆导学团队的基础上,创新开展研究生导学思政育人机制改革,明确导学团队思政工作要求,为创新试点团队配备兼职辅导员和思政助理,打造面向导学团队的研究生思政教育新模式。为了充分展示研究生导学思政育人成效,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与党委宣传部联合推出“导学思政”系列报道,推送各导学团队育人举措,交流导学思政工作经验,不断提升我校导学团队育人水平。

西电新闻网讯(通讯员 张榆红)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激励团队师生不断发扬红色传统、赓续红色基因、矢志艰苦奋斗,进一步创新和完善导学思政工作的新思路,6月20日,电子工程学院雷达成像探索算法团队赴眉县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由团队指导教师孙光才教授带队组织。

团队师生参观学习的第一站来到了扶眉战役烈士纪念碑。全体师生怀着崇敬的心情凭吊了在扶眉战役中牺牲的革命先烈,缅怀他们的丰功伟绩。2160座层层排开的墓碑,庄严而肃穆,无一不震撼着在场师生的心灵。“扶眉战役”是解放战争中西北战场上国共双方投入兵力最多、规模最大、我军歼敌人数最多的战役,这场大捷彻底粉碎了胡马联盟,砸开了解放大西北、进军大西南的大门。

团队师生党员在烈士纪念碑前,面对鲜红的党旗,举起右拳,重温入党誓词,重忆入党初心。庄重的仪式坚定了师生勇挑重担、敢于担当、不断创新的决心和信心,更勉励着大家要为建成创新型国家、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做出新的的贡献。

随后,团队师生前往扶眉战役纪念馆继续参观学习。跟随解说员详细了解了扶眉战役发生的背景、过程及重大历史意义,深刻感悟先辈们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奉献精神。从纪念馆陈列的一封封电报中,大家仍可感受到当年大战前的紧张氛围。大战前,毛泽东先后多次致电彭德怀,与其商讨关中决战事宜,最终确定了‘钳马打胡、先胡后马’的作战方案。1949年7月10日,扶眉战役正式打响,渭河两岸,一时硝烟弥漫。7月12日,一野2兵团、18兵团向被压缩在渭河北岸的国民党军发起总攻,经过5小时激战,歼敌大部,敌军乱成一团,涉水突围。正逢渭河水暴涨,敌军大部分溺水而亡。逃上南岸的8000余人,又落入1兵团布设下的天罗地网。7月13日,岐山、凤翔相继解放。7月14日凌晨,宝鸡解放。至此,扶眉战役胜利告捷。讲到最后,解说员动情地说道:“扶眉战役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歼敌4.4万人,收复和解放了武功、眉县、扶风、宝鸡等9座县城,彻底改变了西北战场上的敌我力量对比。”对此,师生们也纷纷表示要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在今后学习科研的道路上迎难而上、不断奋进。

通过一天的参观学习,团队师生领略到了革命烈士的壮丽人生和英雄气概,感悟到了他们的英雄壮举和伟大精神。返程途中,大家还积极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体会。团队指导教师孙光才教授表示,本次走进眉县,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将思政元素融入团队实践,对每位师生来说都是一次深刻的心灵洗礼,大家切身感受了革命先烈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和不畏艰险的拼搏精神。他号召大家要把自身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做有家国情怀、有报国理想的科研人员。博士生冶佩表示,自己最初是受“一封迟到家书”故事的影响来到这里。那封信是这样写的:“你我夫妻一别12载,书信全无。我能遇到这样的好政府,不再过提心吊胆的日子了。望你在部队安心打仗,胜利归来……”,但故事主人公赵存仁还未收到这份饱含深情的牵挂,就牺牲在了解放西北的战场上。今天的参观让自己近距离地感受到了先辈们这种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深受感动,正是无数烈士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诠释了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铸起了血肉长城,铸就了民族脊梁,才有了如今的新中国。

此次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活动,为雷达成像探索算法团队的师生上了生动的一课。大家一致认为,要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责任意识,勇于担当作为;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团结奋进、拼搏创新,以赤子之心,投身科研报国之路。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导学思政|雷达成像探索算法团队赴眉县重温红色历史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