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公众科学素质发展联盟公众科学素质促进研讨会举办
西电新闻网讯(通讯员 张瑾)7月8日上午,陕西公众科学素质发展联盟公众科学素质促进研讨会在我校陕西省公众科学素质与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举办。与会专家学者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的思想论述,积极切实建言献策,探讨论证落实陕西省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大家一致认为,要坚持将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并举,大力促进公民科学素质的提升。陕西省科协党组副书记、省公众科学素质发展联盟理事长丁德科、校长助理张进成、陕西省公众科学素质发展联盟理事会、学术委员会及秘书处有关人员、公众科学素质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会议由陕西省公众科学素质发展联盟学术委员会副主席、省公众科学素质与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刚教授主持。
校长助理张进成教授代表学校致辞。他首先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与会领导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在建党百年、两院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第十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印发的重要时刻召开此次会议具有重要意义。他结合党史学习的心得和对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科技创新历史的回顾指出,悠久的办学历史、独有的学科优势、良好的社会声誉为建设陕西省公众科学素质与文化创新研究中心、普及科技文化和弘扬科学家精神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学校创新创业已成风尚,向社会展示了学校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向大众普及了科技文化。他强调,科普工作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他表示,学校将一如既往支持省公众科学素质发展联盟和公众科学素质与文化创新研究中心的工作,并希望省科协、联盟领导、专家学者继续支持、指导学校的科普工作。
陕西省科协党组副书记、省公众科学素质发展联盟理事长丁德科教授简要回顾概括“创建公众科学素质发展体系的陕西做法”及成效。他讲到:2020年,我省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0.13%,达到我国中部地区10.13%的平均水平。陕西省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近年增幅较大且呈持续递增的良好态势,主要由于开展了全领域行动、全地域覆盖、全媒体传播、全民参与共享的“全域科普”计划。值得肯定的是,重视探索创建公众科学素质研究教育(培训)体系,进而形成公众科学素质发展体系和一系列切实有效的做法,主要包括:第一,筑台奠基。创建公众科学素质研究教育(培训)体系,筑起陕西创新发展的公众科学素质提升学术组织体系。第二,项目带动。设立并实施省、市、区“公众科学素质提升计划”项目,切实凝聚广大科技工作者持续推进公众科学素质学术研究和教育(培训)工作。第三,科学传播。加强融媒体科学传播,有 效应用项目成果,营造促进公众科学素质提升、推进陕西创新发展的舆论宣传氛围。第四,场馆科普。推进科技场馆体系建设,发挥科技场馆对公众科学素质提升的科学普及效能。第五,示范引领。创建科技志愿服务与科普示范体系,形成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的典型示范引领体系。
陕西省公众科学素质发展联盟常务副理事长、西北工业大学陕西省公众科学素质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晨光教授介绍了《陕西省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实施方案》的论证起草工作情况。刘晨光教授带领陕西省公众科学素质发展研究中心团队,认真开展了《陕西省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实施方案》的调研论证工作,对陕西省公众科学素质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陕西省“十四五”期间针对五类重点人群的提升行动、重点工程以及组织实施工作进行了深入分析,对陕西省贯彻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陕西省公众科学素质发展联盟学术委员会副主席、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省公众科学素质与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李刚教授聚焦科普专业人才团队建设,建言更加注重创新型科普人才培养,配好队伍,给予职称评审、编制等支持;办专业,培养好专业人才; 整合各种资源和队伍,加强培训和交流;发挥好院士等科技创新人才与科普专业团队的合作;应重视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培育,优化尊重科学的社会环境。
陕西省公众科学素质与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西安邮电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院长李天龙教授谈到如何做好科学传播工作时,首先要准确把握科学传播的本质与规律,充分调动科学工作者的科学传播积极性,充分将传统媒体与新型媒体的优势融合互补起来,进一步利用社会力量中的微信公众号、抖音等自媒体账号在科学传播领域的优势,全面构建融媒体时代的科学传播新格局。
陕西省科普宣传教育中心新媒体部张婷谈到加强新媒体科学传播问题,认为应更新科普观念,建立话语转换机制,提升科普传播的现实需要;强化内容属性,建立“把关人”机制,严格把控传播内容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提升运营能力,强化效果反馈机制,努力做到把控权威传媒和大众传媒双重功能属性平衡。
陕西省公众科学发展联盟副理事长、省科协党组成员、陕西科技馆王晓东馆长围绕创新现代科技馆体系和科普基地建设工作,建议,加强顶层设计,提前规划和统筹我省科普基础设施资源的建设和布局;进一步发挥科技馆在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中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推进省级科技馆的新馆建设;以科技馆体系建设为抓手,通过创新、融合发展等途径,形成开源、开放、协调、共享的大联合、大协作、大科普格局。四是加大投入,提升公共科普服务能力与创新水平。
陕西省公众科学素质发展联盟常务理事、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科学教育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张尊听教授谈到拓展性实验课程论题,认为拓展性实验课程是在中小学科学类必修课程基础上,应根据学生认知结构特征和学科实验特点,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和身心发展现状,对教学规定实验内容予以拓展而形成实验课。
陕西公众科学素质发展联盟学术委员会副主席、长安大学刘兰剑教授指出科普活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科学素质总体水平偏低,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科学精神弘扬不够,科学理性的社会氛围不够浓厚”“科普有效供给不足、基层基础薄弱”等。基于对科普组织实施体系的创新问题的研究,提出充分强化政府政策和资金的引导、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制定科学普及发展专项规划和战略,以及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进入科普领域、促进科普事业发展等政策建议。
陕西公众科学素质发展联盟常务理事、西北政法大学陕西省公众科学素质与法制国家建设研究中心主任孙昊亮教授从加强科普法治体系建设出发,提出应强化科普政策内容的系统性,加强政策内容的衔接性,并强调增加科普经费投入,建立全社会投入科普事业的激励机制、建立多元化科普经费投入体系,制定与完善地方性法规或规章、细化《科学素质纲要》政策措施等建议。
陕西省学前师范学院刘炜副教授围绕陕西省青少年科学素养教育研究中心的成立背景、基本情况和发展规划讲了切实的意见建议。
陕西省公众科学素质发展联盟秘书长、西北工业大学陕西省公众科学素质教育培训中心副主任刘敏教授分析了公众科学素质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提出陕西应发挥科教优势,大力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推进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其具体建议是协同共建“培养+引进+交流使用+创新创业支持+服务保障机制”全链条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人才体系;理顺公民科学素质、科学普及和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开展陕西全域科普建设,构建社会化科普工作新格局。鼓励科技工作者参与科普工作,推进陕西科普活动品牌化发展。搭建陕西科普资源开放共享网络管理平台,打造陕西特色科普旅游新模式。
专家们还从科普场馆、科普内容、科普与经济、科普与法治、青少年科学素质培育、科普人才队伍建设、科普组织体系创新、科学传播、新媒体等方面提出了促进陕西省公众科学素质发展的政策建议。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陕西省公众科学素质发展联盟公众科学素质促进研讨会举办
相关推荐
- 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2021届毕业生就业动员会
- 工信部电子五所来西电调研双创基地工作
- 数学与统计学院开展西部计划宣讲活动
- 西电新增四个本科专业 坚持需求导向提升专业内涵
- 精彩图集|西电“颂歌献给党”合唱比赛
- 竹园1号书院“新视界”第十三期:民法典与日常生活
- 西电广西校友会举行第二届理事会换届大会暨南宁校友分会成立大会
- 教师共同聚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网信院举办教学技能研讨暨青年教师试讲点评会
- 西电IRobot战队在机甲大师高校联盟赛中获佳绩
- 海棠2号书院开展新生反诈骗专题教育活动
- 以史为鉴知兴替 砥砺躬行再扬帆|广研院党委组织学生代表集中观看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
- 西电为学生送出3.35万份爱心大礼包
- 材料学院第八届校园涂鸦大赛圆满结束
- 通信工程学院顺利举办第九届“有方杯”智慧校园物联网创客大赛初赛评审
- 四史研学|竹园3号书院 “骋怀览新”第十九期:“九支队伍进书院”——党委学生工作部思想教育科郑晓梅老师参加“学四史,诵经典”主题活动
- 研途先锋|焦婧一:勇于自省 厚积薄发
- 网信院举办校外劳育导师聘任仪式暨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挂牌仪式
- 海棠九号书院组织师生赴西电科技园开展双创研学之旅
- 计算机科学系党支部与实践教学中心党支部联合举办“以学生竞赛为驱动的实践育人”专题研讨交流会
- 信息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战“疫”及时雨
新闻公告
- 西电举办中国军队直招军官政策宣讲视频会 03-16
- 西电2022年春季兵启航奔赴军营 03-16
- 西电广研院传统刺绣美育公开课 03-15
高考招生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本科招生章程(2015年) 08-05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