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新闻公告 >

导学思政|宽禁带半导体团队赴泾阳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2021-06-30 0 新闻公告 来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新闻网

前言:为了深入贯彻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提升研究生思政工作质量,落实导师立德树人职责,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自2020年起,在建设“三好三有”标杆导学团队的基础上,创新开展研究生导学思政育人机制改革,明确导学团队思政工作要求,为创新试点团队配备兼职辅导员和思政助理,打造面向导学团队的研究生思政教育新模式。为了充分展示研究生导学思政育人成效,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与党委宣传部联合推出“导学思政”系列报道,推送各导学团队育人举措,交流导学思政工作经验,不断提升我校导学团队育人水平。

西电新闻网讯(通讯员 杨慧玲 刘芳)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为了进一步贯彻党史学习教育工作要求,强化导学思政育人举措创新,展示“三好三有”导学团队风采。6月19日,郝跃院士宽禁带半导体团队26名师生赴陕西省泾阳县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暨导学思政育人实践活动。活动由宽禁带半导体团队兼职辅导员苏凯老师和张涛老师带队组织。

此次学习教育活动共分为安吴青训班革命旧址参观学习和世界级文化遗产郑国渠参观学习两个环节。上午9时,师生们乘车来到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的安吴青训班革命旧址。安吴青训班是1938年在中共中央青年工作委员会领导下,以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的名义,在当时的国民党统治区陕西省泾阳县安吴堡举办的培训青年干部的重要场所,它是抗日青年的旗帜、革命青年的熔炉、中国青运史上的丰碑。

在讲解员带领下,团队师生先后参观了安吴青训班班部驻地、教务处驻地、集会场所和露天课堂等革命旧址。讲解员围绕青训班的创办背景和发展历史、学员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场景等,生动还原了当时的红色革命开展情况,帮助大家重温了革命先辈们的光辉事迹。团队师生直观感受了抗战时期青训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官兵一致、团结守纪的革命精神,自觉接受了艰苦奋斗、遵规守纪的组织教育,构筑起了牢固的理想信念防线。

安吴青训班纪念馆里陈列着毛主席题写的校训“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简简单单四个词概括了青训班拼搏向上的精神,彰显着前辈们对青训班深深的眷恋和对后辈们的殷切希望,昭示我们要传承革命先辈忠贞不渝的爱国信念、矢志不移的崇高理想和无私奉献的革命风范,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参观结束后,苏凯老师和张涛老师带领师生党员面向党旗庄严宣誓,重温入党初心,牢记青训班先辈们不怕苦不怕累的革命精神,积极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事业。

通过安吴青训班参观学习,师生们感受到了红色革命在安吴成长壮大的光辉历史,领略了青年革命家们不屈不挠的伟岸风采,了解了中国革命波澜壮阔、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大家纷纷表示,永远不能忘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为共产主义事业作出的巨大牺牲,更要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用先辈们的光辉事迹激励我们立足本职、无私奉献,坚决守护好精神标识,争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活动第二站,师生们来到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郑国渠,学习古人智慧,感受历史文化,领略自然风光。郑国渠位于关中平原中部,是中国最早的大型无坝引水灌溉工程,享有“天下第一渠”的美誉。师生们循着历史遗迹在泾河大峡谷漫步,欣赏沿途壮美的山川形势,感受我国古代水利工程师郑国的远见卓识,也体会到了劳动人民在修筑工程时所展现出的吃苦耐劳精神。游览结束后,师生们惊叹于郑国渠这一伟大工程,深刻意识到实现任何一项重大突破都需要艰苦奋斗的勇气和顽强拼搏的毅力。这样的经历进一步激发了师生们的科研斗志,大家纷纷表示要在今后的科研工作中勇于创新,敢于挑战卡脖子问题,力争在相关领域有所突破。

此次学习教育让大家得到了由内而外的精神洗礼,受益匪浅。团队师生将铭记先辈们的奋斗历程,以安吴青年为榜样,传承革命精神,坚守初心使命,立足本职岗位,强化责任担当,以实际行动践行红色信仰。与此同时,师生们也将进一步发扬古人不吃苦耐劳的奋斗精神,在科研道路上创新突破,产出重大成果,做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的西电人。郝跃院士宽禁带半导体团队也将以此为契机,发挥思政教育对团队师生的引领作用,不断创新导学思政育人举措。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导学思政|宽禁带半导体团队赴泾阳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