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新闻公告 >

西电经管院举办陕西信息资源研究中心高峰论坛

2020-12-14 0 新闻公告 来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新闻网

西电新闻网讯(通讯员 周潇 马元凯)为推动陕西及西部信息资源研究,增进领域同行交流与合作,逐步提升学校“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发展及平台建设水平,11月26日,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主办,陕西信息资源研究中心、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科学数据管理与区域政策研究中心联合承办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图情档学科发展——陕西信息资源研究中心高峰论坛”在西安长征华美达酒店举行。应陕西(高校)哲学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陕西信息资源研究中心主任赵捧未等教授的邀请,中国人民大学冯惠玲教授、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冷伏海研究员、南京大学朱庆华教授、中山大学曹树金教授、武汉大学安璐教授、西北大学杨九龙教授、陕西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李鹏副院长和张秀妮主任等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开幕式于上午8:30举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兼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谢军占教授、陕西信息资源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朱庆华教授分别致辞。开幕式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赵捧未教授主持。

大会主题报告分为上午和下午两阶段。上午的议程由朱庆华教授和西电经济与管理学院马续补副教授分别主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人民大学原常务副校长冯惠玲作了题为“拓展、融合、渗透---走向蓝海的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的主题报告。报告从学科的现状、变化和未来发展这三方面系统阐述了本学科的发展动态,指出了重要发展思路,报告具有学科引领价值。随后,冷伏海研究员作了题为“未来五到十年主要国家科技发展方向和趋势的情报观察分析”的报告,针对国家近期出台的科技部署战略,就人工智能、细胞治疗、物联网、自动驾驶、区块链等国内外前沿领域及趋势作了深入分析与预测,充分体现了科技战略情报研究的重要价值。朱庆华教授作了题为“移动搜索场景下的数字用户跨屏行为研究”的主题报告,指出跨屏行为的情境性十分明显,不同情境所承载的跨屏动因与行为表现各不相同,并提出基于经验取样法(ESM)的研究框架;曹树金教授作了题为“论知识组织的发展趋势”主题报告,系统阐述了知识组织单元的细粒化、关联化、情景化和交互化,并提出了“知识组织基本功能没有变,但方式方法必然变”的核心思想。赵捧未教授作了“关于图情档学科发展及平台建设思考”的主题报告,汇报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发展及平台建设的成果进展,提出未来将强化学科特色和主流方向、培育高层次学术人才、培育重要标志性成果、大力推进对外拓展与国际合作、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等,逐步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下午的议程由陕西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副院长李鹏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副馆长黄小强分别主持。安璐教授作了题为“面向危机管理的信息分析与智慧应急”的报告,对面向危机响应、危机预测和危机预警三方面的信息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智慧应急”的思路和建议;杨九龙教授做了题为“人工智能与图书馆”的报告,指出人工智能在图书馆应用的现实困境,并提出应将人工智能的内容嵌入到“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研究生培养的课程体系中。张秀妮主任作了题为“基于技术壁垒识别的产业技术预见方法实证研究”主题报告,以航空航天产业为例提出该产业具体的技术壁垒,引发大家对如何识别技术瓶颈、如何进行技术突破等议题进行广泛讨论;西电经济与管理学院信息管理系秦春秀教授作了题为“信息资源管理与政治治理”的主题报告,从“如何对科技信息资源进行细粒度组织和管理,从而服务于公共信息资源开放”这一主题分享了本研究基地中心近几年围绕科技信息资源的组织管理问题做出的一系列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成果,在与会代表中产生了较大反响。

大会结束后,在陕西信息资源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秘书、西电经济与管理学院窦永香教授的主持下,与会专家与研究中心的科研骨干就我校“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的未来发展进行了热烈讨论,并对如何强化研究特色、培养有影响力的梯次性科研人才及团队、与国际接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提出了很好的建议。与会代表纷纷表示此次论坛为同行学者了解我国“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发展的相关最新科研成果及进展、本学科未来发展方向等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必将对陕西及西部该一级学科的未来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西电经管院举办陕西信息资源研究中心高峰论坛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