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芯”之星|三年创芯梦:逐梦青春 一路征战
三年创芯梦:逐梦青春 一路征战
——记第三届中国研究生创“芯”大赛最高奖获奖团队
■通讯员 付凯元 程珺 赵艺彤
10月11日,“华为杯”第三届中国研究生创“芯”大赛决赛在上海落下帷幕。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学院刘帘曦教授指导的“三年创芯梦”团队以总分第一的优异成绩,从全国480支队伍中脱颖而出,实力夺得大赛最高奖——创“芯”之星。
三年时光,以“心”换“芯”。当这份执着追随梦想的步伐,便成就了一支拼搏进取的团队,“有理想,有担当,有追求”的三有西电人,就是“三年创芯梦”团队的真实写照。
热能:未来自供电的“芯”名片
告别传统思维,向未来能源递上一张全新的名片——热能自供电芯片。想象芯片从环境中获取热能,并依赖收集到热能为后续电路供电,这是何等的艰难。但“三年创芯梦”团队做到了,他们的获奖作品《一种面向自供电WSNs节点的TEG能量获取功率管理系统》由一个热电发电机、一个热电升压型转换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组成,实现了不需要额外电池,依靠获取的热能完成整个系统的工作。
小小的系统中,白色是热电板,黑色是太阳能板,绿色是芯片的PCB板,组成的芯片系统不需要额外电池。太阳能板给芯片提供了启动电压,启动后,依靠收集人体的热能便让小灯泡发亮。在黑暗阶段,小灯泡也可以发亮,实现了环境能量获取和自供电。
这项技术对于物联网分布广泛、难以更换电池的应用有着重要意义,芯片中的热电升压型转换器的性能已经做到了世界顶尖,是我国集成电路设计发展的印证。
同舟共济扬帆起,乘风破浪万里航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三年创芯梦”团队诞生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学院,在朱樟明教授和刘帘曦教授的指导中成长。团队主要研究方向是混合信号集成电路设计,更具体的方向包括高性能混合信号/模拟集成电路设计,超低功耗CMOS集成电路设计,WBAN模拟前端集成电路设计,能量获取集成电路设计和射频收发电路设计。
丰硕的科研成果离不开良好的学术氛围,“三年创芯梦”所在的课题组就是最好的证明。近年来,课题组参与完成科研项目8项,包括863计划2项、重大专项2项,科研经费超过800万。课题组共发表学术论文22篇,其中国际期刊19篇(IEEE论文六篇)、国际会议3篇、SCI检索19篇、EI检索22篇,出版专著一部(合著),申报国家发明专利50余项,授权30余项。
优秀的团队中是一个个优秀的成员,充满斗志的团队能够激发每一个人的热情和信心,他们用努力的汗水在团队中成长,团队因他们斐然成绩耀耀生辉。
廖栩锋,微电子学院博士三年级,研究生期间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3篇,其中SCI一区和二区论文各1篇,授权专利3项。多次参加竞赛,获得2018年和2019年中国研究生创“芯”大赛一等奖,以及多项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全国二等奖和三等奖,2019年获国家奖学金。
贺磊,微电子学院硕士三年级,研究生期间发表SCI二区论文1篇,受理专利1项;参加多项竞赛,获得2020年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全国二等奖和2019年“华为杯”中国研究生创“芯”大赛全国二等奖,分别于2018年和2019年获国家奖学金。
邢奕赫,微电子学院硕士二年级,专业排名第一,硕士期间发表IEEE ICSICT会议论文1篇,受理专利1项。多次参加竞赛,获得2020年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全国二等奖,2020年获国家奖学金。
少年锐气,挥斥方遒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三年创芯梦”团队选择在并不平坦的道路中坚持下去。团队成员贺磊说:“我们从2018年开始准备这个方向,期间也取得一些成果,总结前两年失利的主要原因是项目太小、不够系统完整。所以今年我们把以前做的小项目充分整合,让它形成一个较完整的系统,更能体现成果优势。在决赛路演阶段,演讲充满激情,我们希望展现出从容自信的气质,用我们的斗志带动现场的气氛,赢得现场观众的投票。其次,文案走心,思考不同受众所思所想,找到共情力去引发共鸣,获得认可。”
谈及比赛,邢奕赫坦言:“这个比赛前期准备还是挺顺利的,最大的考验就是比赛很集中且赛程较短,在很短的时间内做完一个设计其实是很难的。比如设计好一个电路,我们平时做快一点也要花好几天的时间,比赛期间我们就需要在几个小时内完成它,还要达到性能指标要求,写出设计报告,所以不仅要求参赛选手有丰富的经验,还要考验团队的配合。”
成功到达终点不仅需要锲而不舍的努力,最重要的是坚持正确的方向持续发力。“比赛准备过程中以及日常的科研和生活中,老师不仅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帮助,在我们遇到问题时,老师总会积极创造开放式的讨论氛围,鼓励学生不迷信权威,大胆质疑,勇于创新。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思维活跃创新,常常在讨论中寻找到最佳解决方案。” 邢奕赫感激地说,“此外,比赛中老师还指导我们修改答辩PPT,为我们提出了许多重要和实用的参考意见。”
最后,谈及行业发展,廖栩锋动情地说:“在中美贸易的摩擦和外部承压的环境下,我国的集成电路产业面对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但这也是一个机会,在这个时候要抓住这个机会大力地发展我们的事业。从我们自身来讲,要不断加强知识更新,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无论毕业是继续留在高校还是去企业工作,都要为我们中国的集成电路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拿破仑说过,“胜利属于永远坚持不懈者”,也许不是每个人生来就具有“有理想、有担当、有追求”的优秀品质,但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来养成。“三年创芯梦”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团队成员秉持不骄不躁、沉着理性的心态,始终在学习和科研中培养自己知难而进、逆水行舟的能力,潜移默化下一点一滴的进步,让他们从容应对,成为更好的自己。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创“芯”之星|三年创芯梦:逐梦青春 一路征战
相关推荐
- 西电获2019美好时间年度暖视频“温暖榜样奖”
- 我与广研院共成长|广州研究院召开专题座谈会解读产教融合科研实践方案
- 聚焦|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二二年新年贺词
- 西电学子获2020集成电路EDA设计精英挑战赛最高奖
- 悦心坊丨“春田花花同学会”心理健康团体辅导第三期剪影
- 西电2017级钱学森班团支部获评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
- 查显友书记一行检查疫情防控应急预案落实情况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切实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 通信工程学院2017级第一党支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 西电学子在首届“浐灞杯”中外大学生乒乓球集训及友谊赛获佳绩
- 经管院兼职、客座教授聘任仪式暨学术报告会召开
- 西电举办陕西省河北商会爱心助学金捐赠仪式
- 学“四史”悟初心 践使命|研究生第三党支部和院研会联合举办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活动
- 筑梦军工|孙斌:仰望星空的航天追梦人
- 党旗飘扬:机电工程学院本04162支部抗疫在行动
- 西电李建东教授、石光明教授当选IEEE Fellow
- 创新课堂 助力一流 西电举办第三届课堂教学创新大赛
- 星火科创文化月|海棠9号书院开展2020-2021学年“德显”科创菁英计划导师课题立项答辩
- 西电材料院华山学者特聘教授彭彪林当选IAAM Fellow
- 迎建校90周年 陕西日报:西电用红色基因构筑育人之魂
新闻公告
- 西电举办中国军队直招军官政策宣讲视频会 03-16
- 西电2022年春季兵启航奔赴军营 03-16
- 西电广研院传统刺绣美育公开课 03-15
高考招生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本科招生章程(2015年) 08-05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