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新闻公告 >

西电夏永林教授分享“课程思政”建设经验

2020-07-11 0 新闻公告 来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新闻网

西电新闻网讯(通讯员 吕锦程)为引导学校教师深入了解课程思政的育人要求,挖掘专业课程的育人效用,发挥课堂教学育人主渠道作用,推进学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7月8日下午,本科生院联合党委教师工作部/人力资源部、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题为“立德树人背景下课程思政建设的几个问题”专题讲座。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夏永林教授主讲,从立德树人背景下对全体教师提出新要求、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认识的误区分析、破解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之惑”路径、各门课程教学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操作等方面进行了分享。讲座在“学在西电”直播平台进行,校内外200余名教师在线学习。

夏永林教授在线作报告

夏永林教授从全国思政工作会、全国教育大会、全国思政课教师座谈会出发,讲解了立德树人与课程思政提出的背景、意义、要求及政策。他认为,推进课程思政改革,不是简单增开几门课程,也不是增设几项活动,而是把价值观培育和塑造,通过“基因式”融入所有课程,将思政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将教书育人的内涵落实在课堂教学主渠道,让所有课程都上出“思政味道”、都突出育人价值,让立德树人“润物无声”。

夏永林教授指出,当前各高校对于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视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对课程思政内涵与实施的认识存有偏差、课程思政建设的推进过程存在急于求成、追求效果存在形式主义。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明显的困惑,如到底什么是课程思政中的“思政”、思政元素到底要挖什么和怎么挖、专业课教学中如何渗透思政元素。

夏永林教授认为,近期教育部下发的关于《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对高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及如何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提出了明确的和具体的要求,为破解“课程思政之惑”提供了指导方向。他希望广大教师能认真学习“纲要”,从中汲取思想力量。

夏永林教授谈到,课程思政改革与建设的实现路径包括两点:第一,深化和提高课程思政的认识高度,强调理念先行、加强顶层设计、实施分类指导;第二,加强专业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思考,包括坚持学术逻辑与需求逻辑相结合、课程教学与学科育人相结合、以理施教与以情优教相结合、理论逻辑与社会实际相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等融入原则,探索典型案例植入式、“基因”融入式、“课中课”式、“制度规范”式等融入方法。

直播讲座结束后,参培教师纷纷表示收获很大。西南石油大学青年教师卢士敏表示:“夏老师以问题为导向,紧紧抓住课程思政认识和建设中存在的困惑,结合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和长期的深切思考,提出应对问题的策略,对青年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提供了指导方向。”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赵常兴谈到:“夏永林教授的报告,虽然主题是课程思政,但是与思政课程同样息息相关。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根本目标都是‘育人’,都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要求,但双方侧重不同。应该努力充分发挥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两者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育人优势,形成同向同行的协同效应,增强育人合力;绝不能相互排斥、相互抵消。”

主讲人简介:

夏永林,1986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政教系,现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教授,硕士生导师。从教30多年来,先后为本科生、研究生开设课程10余门,承担省级、校级课题十余项,在公开刊物上发表论文五十余篇,出版专著、教材十余部,先后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陕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全国思政课影响力人物提名奖、陕西省思政课优秀教师、教育部第三批网络名师计划支持者、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级教学名师、校级师德标兵、校级优质教学质量一等奖,指导大学生竞赛获得第四届“互联网+”大赛优秀指导教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西电夏永林教授分享“课程思政”建设经验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