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西学院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皖西学院 > 新闻公告 >

“易”起来 擘画网上网下同心圆 凝聚立德树人正能量

2021-12-24 0 新闻公告 来源:皖西学院新闻网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的贺信中指出“网络文明是新形势下社会文明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网络强国的重要领域。”要坚持发展和治理相统一、网上和网下相融合,广泛汇聚向上向善力量。共同推进文明办网、文明用网、文明上网,以时代新风塑造和净化网络空间,共建网上美好精神家园。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要营造天朗气清的网络文化生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2021年,易班发展中心(网络思政中心)在校党委行政的坚强领导下,在各职能部门的支持配合下,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加强“三媒融合”、六“易”驱动,抓住关键环节和时间节点,注重情和义、情和理的交融,群策群力、同心同德、履职尽责,让育人链条都动起来,最大程度释放育人活力。


“易”脉相承 完善易班建设

为适应新时代网络思政工作要求,中心将易班学生工作站组织架构调整为办公室、融媒体中心、易文化工作室和活动策划部,工作站由年初几人发展到现在的50人。各学院易班分站原来总计不到100人,发展成现在共计500多人的工作队伍,每个分站都配备了专职指导教师;先后邀请了人民网、安徽网、《新安晚报》和六安电视台的专家讲座培训;在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杨成升的带领下,参加了第五次全国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暨“争做校园好网民”工作推进会;组织易班成员前往巢湖学院和六安电视台参观学习先进经验,前往皖西红色中心纪念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易”路相伴 活动精彩纷呈

举办首届网络思政文化节。面向全校师生征集视频、摄影、音乐、网文等各类文化作品和优秀思想教育案例(视频15个、摄影68份、原创音乐2首、网文23篇,优秀教育案例3例);结合学校实际与红色文化资源,打造了形式多样的活动。创立了易读书(8期)、易简报(10期)、易风采(49 篇)栏目;举办了防电诈、辅导员说、国家安全教育、涉“两卡” 犯罪警示教育、防范传销、爱国卫生运动等主题系列活动;开设了“传承红色基因”“礼赞新时代”等思政专题教育;围绕思政主题推送安全、心理、就业、生活服务和“三特别”主题推文115篇;以三媒融合、“六易”驱动为理念,开展了主题为“传承红色基因 坚定理想信念”的 “123”、“双百”、“168”、“六个一”云打卡活动;推进了“一月一主题”安全主题教育、辅导员10项工作制度、“五个一”以及“我为家乡代言——国庆主题宣言活动”等各类活动共计68场。指导分站结合专业特长开展活动。如法学院的“晨杏书所念”寄语活动、建工学院的“追寻家乡红色足迹,讲好家乡红色故事”红色文化主题活动、外国语学院的“厉害了我的国”知识竞赛活动、文传学院的秋季诗词竞赛活动和电气学院的“银杏有约,签里同行”主题活动等89场。


“易”起发声,讲好皖院故事

积极宣传易班工作。全年发稿130余篇,其中在新华网、人民网、中国新闻网、安徽日报、安徽新闻网、安徽先锋网等省级以上媒体发稿30余篇。在新华网发表了《皖西学院开展“一月一主题”系列教育活动》,在中国新闻网《皖西学院学工队伍同心协力战疫情 守土尽责克时艰》,在《安徽日报》发表了《皖西学院易班:以青春之名,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皖西学院辅导员以“学生之名”献毕业之歌》《接地气 聚人气 长才气 皖西学院启动首届易班“网络思政”文化节》,在安徽新闻网发表了《皖西学院辅导员以“学生之名”献毕业之歌》,在安徽先锋网发表了《皖西学院:加强三“全”推进 提升育人“三”度》等新闻稿。通过平台大数据分析,协助学校做好师生离校行程监控和学生请销假、返校审批工作。通过平台协助做好辅导员“五个一”工作记录。协助校办、保卫处、教务处等部门发布消防知识宣传、毕业意向调查、保密知识宣讲等各类问卷调查和信息收集任务。

易班发展中心今后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互联网工作的重要论述,充分认识“思想政治工作过不了网络关就过不了时代关”,坚持“围绕立德树人、服务广大师生”易班定位,主动顺应网络时代发展大势,让“高大上”的易班更加“接地气”,让“接地气”的易班更加“聚人气”,让“聚人气”的易班更加“长才气”,促使易班成为全校师生“首选”“乐学”“宜居”“易用”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主阵地,全面推进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大思政”育人新格局,进一步开创新时代皖西学院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图文/易班发展中心 审/凌明亮)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易”起来 擘画网上网下同心圆 凝聚立德树人正能量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