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西学院加强三“全”推进 提升育人“三”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学生在哪里,我们的思政工作就在哪里,这是党的群众路线在高校思政工作中的生动表达。皖西学院积极在“全身心方向引领、全领域汇聚资源、全方位立德树人”方面下功夫,努力提升育人高度、力度、效度。
全身心方向引领 提升育人高度
皖西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主线,以公民道德教育为基础,加强“三媒融合”、六“易”驱动,抓住关键环节和节点,注重情和义、情和理的交融,让育人链条都动起来,最大程度释放育人活力。一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新时代孕育新思想,新思想引领新青年。通过党课和青马工程等用伟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和先进的理论引导与武装青年学生。二是推进“三进”工作。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让真理光芒照亮青年学生成长的道路。三是创新“三因”工作方式。思想引领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通过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代感和亲和力,来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促进青年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学校地处革命老区,依托线上和线下红色文化育人展厅,深入实施“一六八”红色文化育人工程,将地方党史资源和校史中的党史资源融入红色课堂,用身边的党史故事、身边的党史人物教育青年学生。四是发挥“互联网+思政”的独特育人功能。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改革课堂教学方式,实现“课内课外、网上网下、校内校外”多维互动,让大学生成为网络思想政治建设的主体,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学校通过多措并举、合力推进,持之以恒地强化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筑牢学生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为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提供了坚实保障。
全领域汇聚资源 加大育人力度
皖西学院依托新闻门户网站、“三微一端”(皖西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和抖音、今日校园)、网上学生社区等线上平台,实现媒体融合,建强媒体矩阵,积极整合资源、加强对接,拓展校内外各类德育基地、实践基地的育人功能,通过线上线下育人平台协同联动,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形式更为立体、鲜活,提高吸引力。一是融合实践教育资源。将课内的知识教育、技能传授与课外实践的知识内化、技能强化、价值引领等功深度融合,促进校内外各种实践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有效利用,为学生成长提供实践机会和平台。二是整合网络资源。在校园网、易班网站等媒体上报道国家奖学金获得者、考研学子等的先进事迹和“资助诚信教育”主题月系列活动;利用网络、官微等平台开展电影赏析、主题征文、诚信校园行、学生资助宣传大使等各种活动,充分营造教育良好氛围。三是主动搭建资源。以学校为主体,搭建家庭、学校、社会交流平台,搭建各方育人主体参与的人才培养,聚焦“三全育人”核心话题,探讨育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四是深入挖掘资源。通过各类文化资源、红色资源、科技资源之中的育人元素,依托学科特色、优势专业和校外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皖西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地、科技园区、示范基地和皖西文化研究基地等,建设一批与“十大育人”体系紧密关联的特色基地,形成全领域育人资源的谱系图。
全方位立德树人增强育人效度
立德树人,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关键。皖西学院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积极构建分阶段、有重点、全方位的的立德树人体系。一是推进网络育人。充分发挥网络思政引领,积极打造易班平台、推进易班活动、丰富易班网络文化,大力推进网络育人。推进“学生管理-智慧资助-心理辅导”教管服一体化智慧思政平台项目建设,提高学生德育效能;发布“厉行节约、理性消费”“心理健康信箱”“光盘行动”、“反电诈”等互动类话题;开设“传承红色基因——辅导员说”“礼赞新时代——辅导员说”等思政专题;围绕思政工作主题推送安全、心理、就业、生活服务和“三特别”主题推文。二是开展心理育人。通过举办知识讲座、团体心理辅导和素质拓展活动;“今日校园”开通“易心理”专栏,定期发送各类推文;配备5名专职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每年将“心理健康指导”列为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和辅导员的四大培训主题之一;指导学生获得“全国百佳心理委员”1名、“全国百佳心理委员提名奖”2名,《蔷薇花开》荣获2020年全国第三届全国“高校心理情景剧剧本大赛”优秀剧本奖;心理剧《寝室“这家子”》荣获省三等奖、《友谊天长地久》荣获全国三等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成功申报安徽省省级思政示范课程、心理中心成为安徽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建设单位、《构建立体化心理教育体系全面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获得省教学成果三等奖、完成安徽省教学研究重点项目《基于大思政理念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研究》。三是提升管理育人。辅导员主动下沉到学生生活空间,关注并积极融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倾听学生想法、理解学生感受、感知学生需求,掌握与学生“共情”的方法,提高与学生“共情”的能力。辅导员按照“五个一”管理制度,聚焦学生,以关心、关注、关怀、关切、关爱的工作态度,密切关注学生在每一阶段的心理动态,及时为学生排忧解难。他们创新工作方法,坚持每天值班巡查与每周集中巡查相结合,到学生宿舍走访和座谈,了解学生的生活、个人情感;发动学生会、班干部、寝室长、学生家长、社会资源等力量,积极探索“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途径,其中,学生公寓社区化管理的“红色文化育人名师工作室”获省厅立项。四是丰裕课堂育人。根据不同年级,有针对性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如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国防教育、网络安全教育、心理健康和疫情防控等一系列教育活动。在安排顶岗实习时,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防诈骗、防传销、反邪教等方面的针对性专题教育。皖西学院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八个统一”要求,打好组合拳,提升亲和力和感染力、针对性和实效性。紧扣当代大学生“互联网原住民”的特点,同信息技术融合,有针对性地解疑释惑,努力把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转化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最大增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皖西学院积极做到“从学生中来”,充分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所求,把握学生最核心的现实诉求、最关注的实际问题以及最纠结的思想困惑;也努力做到“到学生中去”,用具有亲和力、时代感、鲜活性的话语回答学生的问题,以人性化、差异化、多样化的方式满足学生的需求和期待。今后,皖西学院在潜移默化中筑牢学生成长成才的思想基础,以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赋能,努力培养有本领的时代新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固本,培养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文、图\学生处 审\凌明亮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皖西学院加强三“全”推进 提升育人“三”度
- 上一篇:皖西学院召开保密工作专题培训会
- 下一篇:皖西学院召开师德师风专题宣讲会
相关推荐
- 上海交通大学宋晓冰应邀来建工学院作报告
- 皖西学院第三次学生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 皖西学院召开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专题会议
- 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学术报告预告
- 美国康沃斯大学祝福皖西学院喜迎虎年新春
- 文化与传媒学院教师应邀参加安徽省庄子研究会第二届第一次会议暨第六次学术交流会
- 皖西学院法学院与六安市中级人民法院签订深化校院合作协议
- 企业家论坛第51期预告
- 皖西学院第三届教职工三对三篮球赛圆满闭幕
- 全面提升综合能力,推动辅导员队伍不断发展——皖西学院2021年辅导员培训班圆满结束
- 校领导赴亚新科安徽有限公司开展就业基地建设工作
- 校长刘学忠督导外国语学院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
- 校领导到环旅学院指导课程思政工作
-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徐贵祥应邀主讲“文学与革命”学术讲座
- 皖西学院新学期教学工作平稳有序
- 材料与化工学院学术报告预告
- 皖西学院思政课教师热议习近平总书记署名文章《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 外国语学院邀请王先荣教授来校进行专业认证指导与交流
- 安徽大学郑秀英教授应邀来材化学院作学术报告
- 体育学院学术报告预告
新闻公告
- 皖西学院召开二级党组织书记会议 03-17
- 皖西学院召开2022年春季入伍大学生新兵欢送会 03-17
- 政法周末大讲堂第158期预告 03-17
- 皖西学院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 03-16
- 3.15金融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走进皖西学院 03-16
- 材化学院开展危险化学品管理和使用知识讲座 03-16
- 校党委举行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 03-14
- 宣城市旌德县委领导一行来皖西学院洽谈校地合作 03-14
- 皖西学院召开疫情防控工作会议 03-14
高考招生
- 皖西学院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皖西学院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皖西学院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皖西学院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皖西学院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皖西学院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皖西学院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皖西学院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皖西学院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皖西学院2007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