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5%生的希望!一附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姜小敢联手11名专家救治危重患者
3月21日下午,武汉市肺科医院重症医学科内几位专家正在对一例重症新冠肺炎患者进行殊死抢救,视频中我们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声音“我现在冲的是动脉管……流量多少……好……”,这正是我校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姜小敢,冲在最危险的一线,作为主要救治者和队友们一起,用精湛的技术和无私无畏的精神,为一名已经休克的急危重新冠肺炎患者争取5%生的希望。
这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武汉进行的最高难度救治行动。据了解,该患者70岁,因新冠肺炎,重度急性呼吸衰竭从外院转入肺科医院,存在严重呼吸循环衰竭,生命危在旦夕,经安徽援湖北医疗队专家联合会诊后,决定为该患者实施重症医学领域顶级技术,也是目前武汉市抢救该类疾病的最高技术---VAVECMO(静脉-动脉-静脉转流体外膜肺氧合)抢救。姜小敢和来自全国6省区市10家医院的共12名呼吸、重症、心外科等学科的顶级专家联手,用全球最高生命支持仪器VVAECMO(体外膜肺氧合的最高形式),全力抢救该患者。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艰难手术,终于患者的低氧血症明显缓解,循环功能逐渐恢复。
救治现场视频
救治现场(一)
救治现场(二)
姜小敢自元月27日以来,作为安徽省第一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重症治疗组队员奔赴前线,已经连续奋战近两个月时间,参与完成了协和东西湖医院2个重症病区的救治任务,牵头组建了武汉太康医院临时ICU,并提前完成了救治工作,成功救治28名危重症患者,对280名重症患者实现了“去重症化”,实现了太康医院的新冠肺炎患者清零。3月20日,根据安徽省援助湖北医疗队统一安排,他再次和重症队友们一起转战至武汉市肺科医院,继续坚守在最前线。21日他们正式进入重症医学科病房,下午,这里就上演了一场最高难度的现场救治行动。
长期以来,姜小敢有着丰富的危急重症救治经验和技术,曾成功完成皖南地区首例跨市ECMO(体外膜肺氧合)一级转运,并继续多次带队参与转运救治,给重症患者在关键时刻打开了绿色生命通道。
(王欢/文、图 侯东晓/审)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为了5%生的希望!一附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姜小敢联手11名专家救治危重患者
相关推荐
- 学校开展二级学院党组织“两个议事规则”专题培训
- 我校辅导员喜获2020年安徽省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一等奖
- 学校六安校友会成立大会暨与鲍湾村合作共建启动仪式顺利举行
- 我校举办2021年度二级团组织负责人述职评议考核暨“一院一品”特色工作考评中期汇报会
- 院长廖圣宝调研指导社区教学工作
- 我校召开“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动员会
- 我校成功举办2020年“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 悬壶入荆楚 高唱凯歌还 皖南医学院附院第三批援鄂医疗队平安回家
- 2021级新生同上第一堂党史思政大课——我校新生开学典礼暨军训动员大会顺利举行
- 我校1997届校友吴浩获世界卫生组织“世川卫生奖”殊荣
- 我校举行中国建设银行“善建者行”奖助学金颁发仪式
- “国医大师”李济仁教授逝世
- 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到我校督查研究生复试工作
- 我校召开硕士学位点评估工作推进会议
- 我校在芜湖市第十四届运动会中取得佳绩
- 我校顺利完成2021级新生入学教育
- 我校举办2021届毕业生供需洽谈会 近300家单位携万余个岗位来校揽才
- “我将无我,不负贫疾” ——国之名医姚尚龙的大爱与情怀
- 安徽省科协党组书记王洵一行来我校调研交流
- 我校开展2021年安徽省高校科学研究项目和校重点项目结题验收
新闻公告
- 附属医院统筹医教研工作迈上新台阶 03-17
- 管理工作紧扣效能建设实现新提升 03-15
- 学校召开审计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03-15
- 基础医学院组织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03-15
- 安徽医科大学纪委来我校调研交流 03-14
- 药学院举办天然药物化学成分活性研究学术讲座 03-14
- 学校扎实推进专业认证工作 03-11
- 科技工作聚焦内涵建设实现新突破 03-11
- 安徽中医药高专关工委来我校调研交流 03-09
高考招生
- 皖南医学院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皖南医学院2018年普教招生章程 08-05
- 皖南医学院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皖南医学院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皖南医学院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皖南医学院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皖南医学院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皖南医学院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皖南医学院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皖南医学院2010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