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武汉理工大学 > 新闻公告 >

学校举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暨线上教学总结交流集体备课会

2020-07-16 0 新闻公告 来源:武汉理工大学新闻网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推进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四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推进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攻坚,充分交流思政课线上教学经验,7月14日下午,学校以线下和线上相结合的方式举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暨线上教学总结交流集体备课会。学校副校长刘春江,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政班子成员、教学分委员会成员、教学名师和青年教学名师在会议中心104会议室参加线下现场会议,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全体专兼职教师参加线上腾讯会议。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王盛开教授主持。


  刘春江副校长代表学校向受邀指导集体备课会的丁俊萍教授表示热烈欢迎,向全校思政课教师的辛勤工作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近年来,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在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本学期面对突发疫情,马克思主义学院贯彻落实教育部及学校党委有关部署和要求,做到不停教、不停学,通过线上教学平台,按照教学进度正常、有序、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他代表学校党委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落实到位,把“四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中;二是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三是要认真总结线上教学经验,深入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打造思政课教学“一课一品”理工特色。

  国家教学名师、武汉大学二级教授丁俊萍受邀以《“四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为题,作集体备课主旨报告。丁俊萍教授深刻阐述了“四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意义,深入分析了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四史”之间相互关系,并就如何从内容和方法上发力、把“四史”教育有机融入思政课各门课程的教学之中作了具体指导。

  六位思政课教师代表先后作了线上教学经验交流。翁建明副教授以“教学技术与教学规律的融合——‘思政课’在线教学思考”为题,从思想引领、内容重构、流程再造、兴趣激发、过程控制、考试设想等六个方面总结了线上教学经验;程宏燕副教授以“理论素养与政治素质培养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探索”为题,从五分钟微课活动、学习笔记与答疑讨论等方面分享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线上教学经验与感悟;郭国祥教授以“纲要课教学要增加学理性――以第三章辛亥革命为例”为题,给与会教师奉献了一堂精彩的“四史”教育示范课;许瑶老师以“多点创新,共建共享――《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线上教学思考”为题,通过“青春之问”“爱国之行”“奉献之美”的抗“疫”课堂的呈现,分享了“一个学生、十七位老师”的异步+同步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刘骏副教授以“网络直播教学的实践与感悟”为题,阐释了线上教学要以“内容为王、学生为本、效果至上”,要着力提升学生主体性和学习主动性的教学理念;肖萍副教授分享了在借助公众号平台开展《形势与政策》线上教学过程中,如何以学生为中心,提要求、立制度、勤总结、提高参与度等教学经验,展现了沉浸式教学模式的成效。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毛传清教授作集体备课会总结。他指出,此次集体备课会主题聚焦,主旨报告选题前沿、视野广阔、指导性强,教学经验交流精彩纷呈。他要求,全体思政课教师要进一步加强备课工作,备好教材、学生、教学方法,提高备课的有效性;要进一步提高对思政课课程性质的认识,着力在“思”“政”“课”三个字上下功夫,做到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要在理论学习方面走在前面、作出表率,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摄影:万新安 审稿人:王盛开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学校举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暨线上教学总结交流集体备课会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