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武二代”寻根武大 代母捐赠100万
文:金秋、刘丹 图:郭小龙、金秋
11月18日,武汉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账户收到了一笔100万元的捐赠,这笔捐赠来自一位“武二代”。原来,这一天是1956级化学系校友杨安钦的生忌,其女儿洪燕将100万元捐赠给学校,作为献给母亲的生日礼物,以此怀念深爱的母亲。
11月11日,秋日里普通的一天,阳光清澈而明亮。武汉大学校友之家迎来了一位温和低调的女士,她是1955级物理系校友洪德炎和1956级化学系校友杨安钦的女儿、环球(香港)科技有限公司总裁洪燕女士。这是她第一次来到父母的母校,为了纪念过世的母亲,她想到父母青春时代曾经学习、生活过的地方看一看,虽然只有短短几个小时的时间,但却完成了母亲生前的一桩心愿。
洪燕女士在校园
武大寻根代母捐款
2017年12月16日,杨安钦因意外突然辞世。在整理母亲遗物的时候,洪燕看出了母亲对母校的强烈牵挂,萌发了到武汉大学去看一看的想法。她先是联系了自己的朋友、武汉大学计算机系校友张彤,在她的帮助下,联系上了校友事务与发展联络处。
11月11日,洪燕从香港直飞武汉,没做任何停留就直奔武汉大学。下午3时,在校友事务与发展联络处会议室,杨安钦当年的同班同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杜予民和退休教师杨克让,武汉大学校友事务与发展联络处处长邓小梅,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吴奕,以及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工作人员等与洪燕进行了交流。
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双方都倍感亲切。邓小梅向洪燕介绍了杨安钦校友曾陆续向学校捐款多次、总金额550万元人民币的感人事迹,并介绍了所有款项的使用情况。吴奕向洪燕赠送了其父母当年就读武大的学籍卡复印件、杨安钦捐赠的新闻报道,以及武汉大学给杨安钦的感谢信等资料作为纪念。洪燕认真翻阅了相关材料,当她看到母亲曾在之前的捐赠活动中,表示要再为武大捐赠100万时,当即表示,自己将完成母亲的承诺,也算是了却母亲的一桩心愿。
坎坷半生白手起家
杨安钦与丈夫洪德炎都是印尼华侨。上世纪50年代,作为爱国华侨青年,两人双双考入武汉大学。1955年,年长两岁的洪德炎先考入武大物理系,第二年,杨安钦选择进入武汉大学化学系就读,两人立志科学报国,在珞珈山下度过了艰苦但温暖的青春时代。
年幼的杨安钦经历了战火纷飞、山河破碎的抗日战争年代,外婆背着她爬上船逃到了香港,住进难民营。她深记这段民族仇痛,后来迁到印尼读小学,她还在学校组织唱《松花江上》,替中国同胞筹钱。
在武大的学习期间,杨安钦学习刻苦,深受师长和同学的称赞。因为是从国外回来读大学,为了衔接国内的课程,她常常晚上宿舍熄灯后还打着手电筒在被窝里温习功课。杜予民回忆:“那五年我们一起经历了很多动荡,杨安钦要求进步,和很多男同学一起参加了东西湖大堤、汉丹铁路的修建,很不容易。但也正因为如此,同学之间的感情特别深。”
1961年(本科五年制)大学毕业后,杨安钦先被分配到中国石油科学研究院工作,文革期间遭遇冲击,一家人去到香港。洪燕说,当时本是科学家的母亲连广东话都不会讲,在香港要从车衣女工做起,做的都是最辛苦的活。但凭着坚韧的意志和辛勤的打拼,杨安钦白手起家,上世纪七十年代创办了香港环球分析仪器公司。在洪燕的心中,母亲温柔而坚毅,博学而质朴,是她永远的模范和榜样。
感念母校多次捐赠
虽常年身处海外,但杨安钦无时无刻不挂念祖国,关心母校的科研事业。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她就开始核磁共振波谱仪器的引进。杜予民回忆,武汉大学第一台核磁共振波谱仪也就是杨安钦支持赞助的,为了能以比较低的价格成交,她亲自与外方进行了多轮谈判。
创业有所成后,杨安钦从自己的养老金和孩子们给的生活费中省出钱来,多次捐赠母校,包括现金50万元、大学生创新实验室装修费20万元、仪器设备价值80万元,她还拿出100万元,设立了“曾昭抡教育基金”,2016年再次捐赠300万元人民币用于武汉大学化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杨安钦生前返校资料图片
“她对武大的感情特别深,每次聚会,回忆起曾昭抡老师教她做实验、写报告,她都要流眼泪。”杜予民回忆,杨安钦退休之后,尽管身体不好,但总想着回母校来走一走,看一看。对待同学,她亲如兄弟姐妹。有一次听说一位北方的校友因为经济原因,不能参加同学聚会,杨安钦便自掏腰包为同学买了往返的机票,还专门派车接送。就在前几年的最后一次聚会上,杨安钦还惦记着,要再回校组织一次聚会,再为母校捐赠100万元。
(编辑:付晓歌)
>>>相关阅读:
校友杨安钦再捐资50万助武大学子完成学业
https://news.whu.edu.cn/info/1013/38563.htm
杨安钦校友捐赠百万设曾昭抡教育基金
https://news.whu.edu.cn/info/1002/41688.htm
老校友杨安钦再捐300万 累计捐赠550万
http://edf.whu.edu.cn/xwdt/jjhdt/2016-06-07/317.html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点赞】“武二代”寻根武大 代母捐赠100万
相关推荐
- 专家学者珞珈研讨教育供给侧改革与“双一流”建设
- 【科研战“疫”】邹薇受省委书记、省长邀请参加专家座谈会
- Cancer Cell发表刘胡丹团队白血病靶向治疗研究成果
- 杨威嘉获国际水电协会青年研究员奖
- 【成才在珞珈】唱响青春励志之歌
- 专家学者共探新结构经济学
- 西普教育捐赠300万元支持我校网络安全人才培养
- 【战“疫”故事】留校学生的抗疫日记
- 全球青年学者研讨环境与健康问题
- 【战“疫”故事】历史学院巾帼抗“疫”记
- 【学生为本】“帮助医学毕业生不出校门找到优质工作”
- 省委统战部汪海涛副部长来校看望邹薇教授
- 英国驻华大使吴百纳女爵士来校推动医学合作
- 中共武汉大学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成立
- 【我和我的祖国】老少共话70年
- 【战“疫”故事】保障线上教学秩序的“幕后英雄”——教学秘书
- 学校举办第十五届研究生学术科技节
- 【战“疫”故事】民族食堂传递爱和温暖
- 【停课不停学】青春心向党,南北共战疫
- 我校文科学术期刊编辑能力提升工作坊启动
新闻公告
- 校长窦贤康检查校园教学和生活秩序 10-03
- 汪成课题组在三维共价有机框架取得新进展 10-03
- 教育部来校调研校园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 10-02
- 历史学院获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 10-02
- 后勤保障部党委开展专题党课学习伟大抗疫精神 10-02
- 我校师生举行庆国庆升旗仪式 10-01
- 郑传寅40年戏曲民俗研究成果结集出版 09-30
- 百余人线上交流研究生导师育人方式 09-30
高考招生
- 武汉大学201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8年武汉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16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1武汉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09年部分外语专业单独招生简章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