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华斌教授课题组发现“食物改变基因”
新闻网讯(通讯员杨雪)7月16日,进化生物学领域著名期刊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IF=14.8)在线发表生命科学学院赵华斌教授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
论文题目为“Trehalase gene as a molecular signature of dietary diversification in mammals”(海藻糖酶基因是哺乳动物食性转变的分子标志物)。该研究首次发现,海藻糖酶基因可以作为哺乳动物食性转变的重要指示基因。博士生焦恒武为第一作者,赵华斌为通讯作者,武汉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有一种假说认为,海藻糖酶是一种二糖酶,可以特异性地降解食物成分中的海藻糖。昆虫体内含有较多的海藻糖,而脊椎动物和植物的组织基本不含或者含有很少的海藻糖。因此,海藻糖酶对于食虫哺乳动物非常重要,不可或缺;对于其它食性的哺乳动物,可能不太重要。
为了检验该假说,本研究首先以蝙蝠为研究对象,因为蝙蝠是哺乳动物中食性最多样的类群,包括食虫、食果、食蜜、食肉、杂食、吸血等食性。课题组查找和扩增了26种蝙蝠的海藻糖酶基因的序列,发现食虫蝙蝠都具有完整的海藻糖酶基因,而大部分非食虫蝙蝠的海藻糖酶基因都发生了独立的假基因化。进化选择压力的分析显示,海藻糖酶基因在非食虫蝙蝠中发生了松弛选择,其功能不再不可或缺。进一步地,课题组研究了19种不同食性蝙蝠代表物种的组织酶活,发现食虫蝙蝠的海藻糖酶的酶活显著地高于其它食性的蝙蝠。
其次,本研究将研究范围扩大到整个哺乳动物类群,共研究了119个哺乳动物物种,发现食虫哺乳动物都保留着完整的海藻糖酶基因,而大多数非食虫哺乳动物的海藻糖酶基因都发生了假基因化。基于系统发生框架下的逻辑回归分析显示,食物成分中的昆虫占比与海藻糖酶基因的保留有显著的正相关。该研究表明,海藻糖酶基因与哺乳动物食性分化密不可分,能预测食性进化历史。因此,海藻糖酶基因可以作为哺乳动物食性转变的指示基因,对于动物食性的进化及其生态学意义具有重要价值。
海藻糖酶基因可以作为预测哺乳动物食性转变的指示基因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93/molbev/msz127
(编辑:肖珊)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赵华斌教授课题组发现“食物改变基因”
- 上一篇:青少年高校科学营:领略科学与文化的魅力
- 下一篇:“扶贫蔬菜”进食堂
相关推荐
- 学校纪念恢复法科教育40周年暨法科创建111周年
- 【战“疫”快报】一封写给联手抗疫的学生们的致谢函
- 【停课不停学】平台与初心:疫情时期的本科教学
- 《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合集》入选全国史学机构重大成果发布会现场展示
- 应勇调研我校科技成果转化企业武汉导航院
- 【战“疫”快报】全力以赴保平安
- 两国学者研讨新时代中日关系
- 【战“疫”快报】日本福岛县立医科大学向我校中南医院捐赠医疗物资
- 实验室开放日带你走近硬核科技(组图)
- 专家学者共探经管学科交叉与学术创新
- 中美专家研讨数字时代媒体教育创新
- 沈焕锋教授当选英国工程技术学会会士
- “金凤工程”助力贫困女大学生
- 学校基建工作暑期顺利推进
- 龚健雅院士:永远怀念宁津生院士
- 【125周年校庆】广州校友会会歌诞生记
- 【战“疫”快报】医学部关爱帮助离退休老同志
- 【战“疫”故事】民族食堂传递爱和温暖
- 第37届樱花诗赛:诗咏战疫志,歌回九州春
- 武汉大学代表团访问德国瑞士
新闻公告
- 校长窦贤康检查校园教学和生活秩序 10-03
- 汪成课题组在三维共价有机框架取得新进展 10-03
- 教育部来校调研校园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 10-02
- 历史学院获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 10-02
- 后勤保障部党委开展专题党课学习伟大抗疫精神 10-02
- 我校师生举行庆国庆升旗仪式 10-01
- 郑传寅40年戏曲民俗研究成果结集出版 09-30
- 百余人线上交流研究生导师育人方式 09-30
高考招生
- 武汉大学201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8年武汉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16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1武汉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09年部分外语专业单独招生简章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