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物理学学者研讨提升空间环境感知能力
新闻网讯(通讯员蔡红涛)7月17日,“空间环境感知能力与需求”中国科学院学部咨询项目启动暨研讨会在我校举行,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和武汉大学的20余位空间物理学顶尖专家学者齐聚武汉,共同研讨如何提升我国未来空间环境感知能力,迎接新时代、新需求和新技术的挑战。
中国科学院院士窦贤康、王水、涂传诒出席大会,北京大学教授肖佐主持。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学部办公室代表龚剑明与会,介绍了本次咨询项目的立项背景,对项目的调研成果提出了要求和期望。
校长窦贤康院士致辞,介绍武汉大学发展情况和有关工作进展。他指出,空间物理学科发源于武汉大学,与武汉大学有着极深的渊源,自己作为一名空间物理学家也已深深融入了这里,希望这次会议能进一步增进专家们对武汉大学的了解,并支持武汉大学空间物理学科的发展。
随后,作为“空间环境感知能力与需求”咨询项目负责人,窦贤康汇报了项目的立项依据、研究内容、预期目标、成果形式、人员配置、工作安排和关键时间节点。
北京大学教授宗秋刚、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国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薛向辉围绕前期调查调研成果分别进行汇报,阐述了共同观点:提高空间环境感知能力对提升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维护国家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与会专家围绕如何迅速提升我国空间环境感知能力展开多维度研讨,讨论内容包括各层次空间系统、临近空间和地球空间的战略意义、行星(际)空间对人类拓展生存空间的重要性、太阳大气及太阳风环境对地球的演化的深远影响、国内外当前研究水平和需求对比等。
与会专家一致建议,“空间环境感知能力与需求”咨询项目作为国家未来制定政策的导向,其研究成果需在满足科学及应用需求的同时,保证其操作可行性论证,为我国对空间环境感知能力的重大突破提供决策支持。项目要站在引领提升我国未来空间环境感知能力建设的高度,对国内外发展现状、趋势及重大需求进行梳理,加强国际间合作与交流。同时,项目要聚焦若干个科学探索与应用需求的关键问题,与我国现有探测能力相结合,从成果输出的角度提取核心研究成果上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提出实现和加强空间环境感知能力的发展路线图,为快速提升国家“空间环境感知能力”建言献策。
(供图:蔡红涛 编辑:周丽园)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空间物理学学者研讨提升空间环境感知能力
- 上一篇:“创业湖北”大学生创业大赛我校获一二名
- 下一篇:我校双创示范基地接受专家组现场评估
相关推荐
- “联百校转千果”公益直播走进武大 意向成交额达5.85亿
- 【战“疫”快报】学生党支部开展线上“抗疫党员故事”主题党日活动
- 军运会羽毛球比赛在武大圆满收官
- 珞珈山下响起青春回答
- 武大口腔专家为非洲患者“隔空把脉”
- 【停课不停学】“政”式分享,中建二局线上指导就业
- 【战“疫”快报】武大产业人:同舟共济 共度难关
- 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题研讨新型冠状病毒科技攻关进展
- 【战“疫”快报】万清祥检查附属中学高三年级复学准备工作
- 青春告白祖国,7232名本科新生开学典礼燃情歌唱
- 全国智能车竞赛我校夺得5个一等奖,综合成绩全国第一
- 学校部署2020年秋季开学工作
- 【战“疫”快报】生命科学学院党员突击队为离退休老师送温暖
- 30余名香港特区政府公务员来武大研习
- 【一线人物】疫情防控的“逆行”先锋
- 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我校位居第三
- 【珞珈师苑】听赵江南教授讲“星星”
- 我校传达学习军运会组委会专题工作会议精神
- 武汉大学举办首届创新创业投资峰会
- 【抗击新型肺炎】党员李伟:我是一名救护车志愿者
新闻公告
- 校长窦贤康检查校园教学和生活秩序 10-03
- 汪成课题组在三维共价有机框架取得新进展 10-03
- 教育部来校调研校园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 10-02
- 历史学院获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 10-02
- 后勤保障部党委开展专题党课学习伟大抗疫精神 10-02
- 我校师生举行庆国庆升旗仪式 10-01
- 郑传寅40年戏曲民俗研究成果结集出版 09-30
- 百余人线上交流研究生导师育人方式 09-30
高考招生
- 武汉大学201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8年武汉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16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1武汉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09年部分外语专业单独招生简章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