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地球空间信息科学国际暑期学校成功举办
新闻网讯(通讯员 郭波、韩承熙、陆超然)7月1日至7月7日,第九届地球空间信息科学国际暑期学校成功举办,来自25个国家的122位暑期学校学员在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了为期7天的学习和交流。
此次暑期学校围绕意大利威尼斯大学计算机科学系资深教授Marcello Pelillo(IEEE Fellow,IAPR Fellow)的《Neural Networks and Deep Learning》、实验室陈锐志教授与陈亮教授的《基于移动设备的泛在定位和位置信息服务》、实验室Timo Balz教授与廖明生教授、张路教授的《微波遥感及其在地表形变监测的应用》三门课程,辅之以前沿报告与丰富的文化交流活动,力求聚焦学术前沿与行业动态的同时,为地球空间信息科学领域的学子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在学术研讨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精心筹备:蓄力启程,推陈出新
暑期学校自2011年起,至今已是第九届。今年的暑期学校与往年相比有诸多提升。
为确保活动信息高效畅通,工作人员专门为暑期学校开发了具有响应式设计和全端支持的Web网站提供信息发布、报名咨询、线上报名等全网络化服务。前期一系列宣传工作后,暑期学校网站获得了来自58个国家的30000余次浏览量,共收到450多份申请。经过筛选,录取了来自美国、德国、阿尔及利亚、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等25个国家的青年学者和学生122人。浏览量、参与人数与学生来源国均是暑期学校自2011年来的最高值。
着眼学校“双一流”建设,实验室研究生会以暑期学校项目申请武汉大学第十四届研究生学术科技节项目,经过答辩,最终立项为“精品项目”,第一次受到研究生工作部经费资助。至此,暑期学校受到学校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经费支持。
课程学习:聚焦学术前沿与行业动态
“如何利用时空数据服务于社会,服务于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服务于我们所在的地球;如何从数字地球转变为智慧地球;如何利用网络空间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空间是我们的共同目标。”李德仁院士在开幕式致辞中的一句话,引发了暑期学校的学员们深思。
李德仁院士开幕式致辞
本次暑期学校课程聚焦学术前沿动态,制定了科学合理的课程实施方案,六名教授讲授三门课程。一门课程由两名、甚至三名教授讲授。同时开设了两场学术报告:黄先锋教授的《三维建模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与智慧城市中的应用》和杨必胜教授的《点云三维地理信息提取和应用》,力求为学员们提供最前沿的理论和技术成果。授课过程中,教授讲授与分析研讨并用,受到了学员们的一致好评。
课堂授课之外,项目还开设了上机实践课,以便学员在应用软件中实现对理论知识的运用,并通过对实例的研究获得科学的分析数据和研究结论。
文化交流:感受不一样的世界
课程学习之外,文化交流是暑期学校的重要一环。学员们在课堂内外以多种形式交流,增进彼此了解,在此过程中,促进中外及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往年一样,“省博参观+校史馆参观+联欢会”构成了暑期学校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以此为契机,暑期学校专门设立10个文化交流奖,在party现场投票选出获得者。
穿越千年的历史,省博一件件珍宝藏品至今熠熠生辉,仿佛在向人们细细诉说着岁月的故事。校史馆“百年沧桑”展厅,记录着武大发展演变的历史,百年沉浮尽在眼前。每一位学员都沉浸在这文化之旅中,细细品读。
学员们参观校史馆
学员们参观湖北省博物馆
联欢会上,诗情画意的中国风舞蹈、力量十足的印度尼西亚苏拉拳、异域风情的斯里兰卡热舞、振奋人心的蒙古国舞蹈和激昂的印度和巴基斯坦民族舞等20余个节目,个个精彩纷呈。一支支国际化的队伍,借此契机,完成了“第二课堂”的又一次合作。
知识没有国界,快乐没有国界,友谊更没有国界。
结业汇报:精诚协作,汇聚硕果
在交流中学习,在总结中升华,在展示中历练。为促进学员们在短时间内高效吸收课程内容,暑期学校为每门课程设立了优秀报告奖。学员们通过完成课程项目并进行展示来获得课程成绩,由授课教师通过表现评出优秀报告奖。学员们大多组成4-6人研究小组,确定选题、选择数据、进行实验分析、得出结论,最后进行报告展示。
结业展示
当学员们利用所学知识,激发出新的想法,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落地成为一场场精彩的报告时,知识得到了夯实,友谊得到了升华,每位学员亦加深了自己对多元文化的理解。
独家记忆:带走回忆,后会有期
7天的暑期学校转眼即逝,同学们互送礼品留念。在这里,他们留下了欢笑与汗水,还有不舍的泪水,带走了知识,也带走了值得珍藏一生的回忆。在此,特摘选部分学员与志愿者的留言:
“Thanks to you for arranged nice programs for us. And provided nice opportunity for make new friends and developed our good relat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 countries friends.”
“暑期学校让我经历了很多人生美好的‘第一次’。第一次坐飞机,从遥远的哈尔滨到武汉,跨越大半个中国来相会;第一次与来自这么多国家的朋友用英语交流;第一次在这么紧凑时间内听到如此多的优秀的老师全英授课;第一次在实验室看到那么多优秀并且还那么努力的学生们。这7天真的是一次非常值得纪念且有意义的学习活动。我会永远铭记。”
“正式入学之前,有幸参加了暑期学校的志愿者,加入到了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从一开始的陌生、不熟悉,到现在可以一起有说有笑,实验室留给我的深刻印象就是温暖、有爱。”
明年暑期学校再见!
(摄影:星湖光IN摄影协会 编辑: 曾文晖)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第九届地球空间信息科学国际暑期学校成功举办
- 上一篇:7232份本科录取通知书寄出
- 下一篇:医学夏令营培养健康中国行动“生力军”
相关推荐
- 【战“疫”故事】民族食堂传递爱和温暖
- 【一线传真】传递“医学温暖”
- 我校自主审核新增“遥感科学与技术”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
- 40余名优秀高中生参加新媒体研习营
- 2018版高校思政课在线开放课程群上线
- 【抗击新型肺炎】面对疫情,外籍专家选择与我们并肩战斗
- 武汉大学20余门课程入选“学习强国”
- “珞珈一号01星成功发射”入选2018年度中国遥感十大事件
- 学校基建工作暑期顺利推进
- 第四届海外学术周:深化对话交流 推动文明互鉴
- 毕业典礼花絮(组图)
- 百余名中外专家聚焦出版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
- 【停课不停学】疫情期间的在线教学回眸
- 再出征!五名师生参加中国第35次南极科考
- 学校开展暑假前校园工作综合检查
- 《自然》编辑教你写论文 珞珈自然大师课堂开讲
- 青少年高校科学营:领略科学与文化的魅力
- 六院士获测绘地理信息杰出成就奖
- 《自然?材料》刊登付磊教授二维材料带隙工程研究成果
- 专家学者纪念谭崇台先生诞辰100周年
新闻公告
- 校长窦贤康检查校园教学和生活秩序 10-03
- 汪成课题组在三维共价有机框架取得新进展 10-03
- 教育部来校调研校园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 10-02
- 历史学院获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 10-02
- 后勤保障部党委开展专题党课学习伟大抗疫精神 10-02
- 我校师生举行庆国庆升旗仪式 10-01
- 郑传寅40年戏曲民俗研究成果结集出版 09-30
- 百余人线上交流研究生导师育人方式 09-30
高考招生
- 武汉大学201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8年武汉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16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1武汉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09年部分外语专业单独招生简章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