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课不停学】余振:世界经济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国担当
通讯员:沈仕雄
全球疫情下,现有局势被不断冲击,该如何面对这世界经济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崛起路上的中国又该如何于时代的惊涛骇浪中展现自己的大国担当?4月30日晚,经济与管理学院在网络平台举办“战疫”公开课,邀请副院长余振教授作了“世界经济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国担当”主题报告,1.3万余名观众参加并与余振在线互动。
在事物发展和竞争中,趋势和优势哪个更重要?
今天的优势不如明天的趋势。能够把握明天的趋势,哪怕今天是劣势,也可以弯道超车。所以建议咱们同学们,一定要立足今天的优势,把握明天的趋势。
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说过一段话,“对于一个需要在相对短的时间框架内作出投资决策的投资人来说,去研究超长时间框架下历史的演变、王朝的兴衰可能看起来很奇怪”。“但我的职业生涯当中最大的那些错误,往往来自于错过了那些“在我的人生中没有发生过,但在历史当中反复重演”的市场信号(market moves)”。“这些错误教会了我需要从历史和全球的角度来看经济和市场的发展历程,来去学习那些宝贵的市场运作方式(mechanics),更重要的是在这其中提炼出一些普适的原则(timeless and universal principles)”。这段话,对我们很有启发。如何把握趋势,需要我们有开阔的视野,从格局、历史、专业三个方面进行把握。
格局:首先要有一个大的格局,即不断拓展看待问题的广度。看待中国,要立足全球的视角去看,要跳出中国看中国。
历史:把时间拉得足够长,有些事情似乎从来没变,周期性的出现,规律性的东西要把握。
专业:提高观察问题的深度,发展系统性的思维,立足于学科,立足于分工,对某一个点进行深入地研究,深邃地思考问题。
世界经济增长的历史图景是什么?
我们都知道,世界经济有三个主要的历史时期。第一个是马尔萨斯陷阱时期,经济发展一直在低水平徘徊。第二个是产业革命时期,变革不仅发生在工业,也发生在农业,经济出现大增长。第三个是大分流时期。斯密《国富论》点出了国家财富来源,来自于分工,也就是专业化。贸易促进财富的增长。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比较优势,可以从贸易中获利。但是,国家并不是抽象的国家,国家内部有很多的主体。国家整体受益并不代表国家内部的所有主体都会受益。国家内部的利益分配问题,使国际贸易问题充满了争议。因而,一部分人会反对全球化,一部分人会支持。对于充满争议的世界经济,我们需要注意它的变局及影响。
世界经济变局:三量分析框架
我们以存量、增量、变量构建一个世界经济格局演变的分析框架。存量是经济全球化,增量是技术进步,而今天的一个巨大的变量就是新冠疫情。从存量来看,世界经济格局变化具有粘性,全球化就像链条把各国锁在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国家力量对比发生突变、剧变的可能性不大。从增量来看,科技进步带来了世界经济整体的增长。但是在不同国家,科技创新也会分布不均匀。谁抓住了未来技术,谁对未来就更有主动。从变量来看,新冠疫情爆发,对世界经济产生巨大影响。
当前世界经济存在存量之困、增量之动、变量之乱。
存量之困:逆全球化。有些国家内部存在比较严重的分配问题,逆全球化回潮,民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在各国抬头,大国博弈加剧。
增量之动:技术已变。技术的进步最终促成了全球生产网络的形成和国际分工体系的构建,是世界经济格局演变的基本动力。随着相关技术的普及和商业化,技术对于生产的重要性将达到空前的高度。
变量之乱:新冠疫情。4月14日上午,IMF发布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表示世界经济增长正在遭遇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打击,预计2020年全球GDP增长将萎缩3%。全球第一次面临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同时进入衰退。
世界经济格局呈现多极化与不确定性——经济总量呈现南升北降,新兴国家货币崛起,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成果显著,新冠疫情之下不确定性显著增强。
后疫情时代将出现一些新趋势,包括:国家主义将大行其道。安全战略将成为国家的重大战略。“国家干预”能力成为大国竞争的基础。分散化将成为主要趋势。全球化仍是主流,但是逆全球化越来越不容忽视。短期之内,各国对中国的排斥、歧视会越来越多。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将进一步改造世界。
中美关系:变局之下是否不忘初心
我们再来看看百年大变局之下的中美经贸关系。“不忘初心”英语翻译的意思为“我们必须记住我们从哪里开始的”。中美关系初心在哪?1784年美国政府派出“中国皇后号”(the Empress of China)前往大洋彼岸的中国,从而揭开了中美贸易、文化、军事等方面交流的序幕。随后的历史上,包括中美外交的开始与《望厦条约》、庚款退还与清华大学、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与中国现代医学,这些历史事件显示出中美关系的初心就是为了开展贸易,以及开展文化、医学、教育方面的交流。这些“初心”到现在仍是重点。
1949年以来,中美关系的循环往复,经历了5个阶段:1949—1975为隔绝阶段,中美之间没有任何正常往来;1976—1978为恢复阶段,中美因地缘政治握手言和;1979—1989为蜜月阶段,中美展开了全方位合作;1990—2016为竞合阶段,中美在合作中开始竞争;2017年以来为竞争阶段,中美开启全面竞争。中美关系的演变,从隔绝到接触、接触到合作、合作到矛盾。
中美关系的险象环生:第一阶段贸易协议执行表现出的战略互信问题、产业链专业表现出的脱钩论、疫情政治化与台湾问题。贸易战就是一种互害。特朗普总统在第74届联合国大会上的提到,“未来不属于全球化主义者。未来属于爱国者。未来属于拥有主权和独立的国家,这些国家保护本国公民,尊重邻国,并尊重使每个国家与众不同和具有独特性的差异”。由此可见,在全球化时代,国家属性非但没有消失,而且越来越显著。
史无前例的贸易战,让中美两国在经贸问题上产生了激烈冲突,美国几乎动用了所有贸易措施。贸易冲突产业与产品的不断升级,美国各界立场较以往更为统一,并混杂多重性质摩擦与冲突,包括战略性实力较量、商业利益冲突、体制性竞争、意识形态冲突。
中美关系呈现出一些远虑近忧:价值链上的催化效应和全球化的混合效应使贸易压舱石作用有限,风险规避和歧视效应使得疫情对贸易存在长期冲击。异质性需求和竞争性供给,也让中美在全球经贸规则主导权之争愈演愈烈。后疫情时代中美关系存在急剧恶化的风险。
中国担当:世界经济的稳定器
应对贸易规则重塑:中国应该作为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的坚定维护者,维护多边规则框架,坚持协商一致原则,尊重成员各自的发展模式。作为全球贸易公共品的积极提供者,中国要推动形成对全球经贸规则重塑的理论体系,在电子商务、投资便利化、中小微企业以及数字主权等问题上贡献中国方案。中国也要重视区域经济合作,依托“一带一路”和中国周边,加快推动RCEP和中日韩自贸区建设,考虑加入CPTPP。
应对大国博弈:中国要意识到,中美贸易之战不是偶然的、短期的,而是具有长期性,未来中美摩擦的会向更多领域蔓延。这个已经是客观事实,应做好充足准备。中美双方应该就战略性问题加强沟通,避免误解误判,增进相互了解,通过聚焦合作、管控分歧,推动中美经贸合作和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向前发展。
努力做好自己:湖北省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前提下,加快恢复生产生活正常秩序,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要着力做好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工作,帮助群众解决就业、社保、医保、就学等方面的实际困难,落实好特殊困难群体兜底保障政策。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要加快复工复产、复市复业,帮助解决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面临的困难,促进汽车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支柱产业恢复发展,稳住经济基本盘。要启动一批重大项目,加快传统基础设施和5G、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要抢抓早稻等农业生产,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农民增收。要加强公共卫生等应急体系建设,提高应对处置重大突发事件的能力。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经世济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管乾理坤,自强弘毅求是拓新涯。
——余振
(编辑:相茹)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停课不停学】余振:世界经济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国担当
相关推荐
- 李青原在《金融研究评论》发文论欧洲国有企业的政治投资周期
- 孙承操课题组非小细胞肺癌研究取得新进展
- 【战“疫”快报】抗疫教学在行动 科研训练不放松
- 武汉大学研究生在ASCO和JCO同步发表肿瘤学研究成果
- 【战“疫”故事】武大教职工致敬逆行者作品展
- 【新华每日电讯】让哲学回到“地上”,让马克思主义说“中国话
- 【战“疫”人物】徐闯:抗击疫情守初心,奏响育人最强音
- 专家学者纪念谭崇台先生诞辰100周年
- 武汉大学出版社连续两年社会效益考核为优秀
- 第三届东湖国际法律论坛聚焦国际投资贸易秩序
- 【珞珈讲坛】舒印彪院士谈全面推进国际标准化发展
- 【武大简报】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四个有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 副省长肖菊华调研武汉大学科技园
- 中南医院获评“全国人文品牌医院”
- 陈明周团队在人副流感病毒复制研究方面获突破
- 武汉大学QS世界排名升至246位
- 24名教师受聘弘毅学堂责任教授或学业导师
- 【战“疫”故事】武大青年突击队:越是艰险越向前
- 红枫,银杏,书香(组图)
- 【战“疫”故事】笔墨抗疫情 书法赞英雄
新闻公告
- 校长窦贤康检查校园教学和生活秩序 10-03
- 汪成课题组在三维共价有机框架取得新进展 10-03
- 教育部来校调研校园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 10-02
- 历史学院获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 10-02
- 后勤保障部党委开展专题党课学习伟大抗疫精神 10-02
- 我校师生举行庆国庆升旗仪式 10-01
- 郑传寅40年戏曲民俗研究成果结集出版 09-30
- 百余人线上交流研究生导师育人方式 09-30
高考招生
- 武汉大学201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8年武汉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16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1武汉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09年部分外语专业单独招生简章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