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故事】武大教授勇当新冠疫苗志愿者
记者:陈丽霞
4月13日10时16分,马克思主义学院杨军教授撸起袖子,接种腺病毒载体重组新冠病毒疫苗,参与二期临床试验。
由我国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陈薇院士团队研发的腺病毒载体重组新冠病毒疫苗,于4月12日开展二期临床试验。3月27日完成该疫苗一期临床试验接种的108位志愿者,目前全部结束集中医学观察,健康状况良好。此次二期临床试验招募了500名志愿者参与,并引入安慰剂对照组,进一步评价疫苗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
“我看到新闻里说,参加一期试验的108人中年轻人居多,而50以上年龄段的人偏少,女性也偏少,而第二期试验扩大到500名志愿者,我就想着自己是不是可以站出来。”谈及做志愿者的初衷,杨军说,疫情期间有那么多医务工作者冲锋在前,保卫武汉,保卫湖北。这次自己能有机会来为疫情防控做一点点事情,是极好的。
“我先生和女儿都非常支持我,那天去接种就是我先生开车送我去的。”杨军说,通知里写的时间是早上8点半。她是8点15分提前到达的接种点,发现很多人比自己去的还早,已经排了很长的队。“我自己也非常受感动,这说明大家都是怀着一腔热血,想着要做点什么的。”
接种完毕后,杨军恰好与前来接种的84岁老人,也是目前为止全球年龄最高的新冠疫苗志愿者坐在一起休息。这时,陈薇将军走了过来,和他们交谈了几句,嘱咐他们多关注自己身体的情况,有什么不舒服一定要及时告知。“欢迎你们来做志愿者,非常感谢你们!”
“您今年多大?”陈薇询问杨军。“我跟您一样,都是60后。”杨军笑着回答。“哦,好,很好!”陈薇连连点头。
杨军教授(右)与陈薇将军(左)合影
接种完毕后,杨军他们被拉入不同的群,每个群都有一个“班主任”,还有医生、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每天都会在群里询问大家的身体情况,告知注意事项等。
“接种大概前后花了两个多小时吧,结束后我就回学校了,下午照常去参加校内家属区的值守。”杨军介绍,在二期临床试验中,志愿者无需接受14天集中观察,只需自行完成安全性观察即可。在此期间,研究组会派专人对志愿者进行随访,指导其完成安全性观察和记录。他们也将在接种后的14天、28天、6个月分别接受身体检查。
“我接种后觉得身体状况还好。只是昨天晚上体温稍微有所上升,最高时37.1度。‘班主任’告知多休息、多喝水。我今天早上起来就已经完全恢复正常了。”杨军说,疫情期间一直在忙着给学生上网课、指导学生预答辩等,现在武汉整体形势向好,她也更忙了。
(供图:杨军 编辑:伍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战“疫”故事】武大教授勇当新冠疫苗志愿者
相关推荐
- 十个学院获评武汉大学学风建设先进单位
- 毕业典礼花絮(组图)
- 专家学者学习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度治党、依规治党的重要论述
- 武汉大学公布2020年普通本科生招生计划 推出多项新政
- 【抗击新型肺炎】全力保障教职工的“菜篮子”
- 研究生党支部讲述生动战疫思政微课
- 【乐山忆往】小滢的两封家书
- 学校召开巡察工作联络员座谈会
- 专家学者聚焦思政课教学科研文献资源建设
- 【科研战“疫”】邹薇、罗知受邀参加省政府专家座谈会
- 专家学者共探药物分析新时代协同合作与创新发展
- 【我和我的祖国】祖国七十话今昔
- 易帆团队激光雷达遥感探测技术取得重要进展
- 【战“疫”故事】监控药店发烧感冒药物的销售情况 识别潜在风险人员
- 【停课不停学】武大学子热议“疫情防控思政大课”
- 7242名2020级新生开启军训模式
- 武汉大学为毕业生返校做好准备工作
- 专家聚焦“绿色”可持续发展
- 军运会羽毛球竞委会举办全要素全流程演练
- 【科研战“疫”】黄从新团队发现新冠肺炎住院患者心肌损伤发生率19.7%
新闻公告
- 校长窦贤康检查校园教学和生活秩序 10-03
- 汪成课题组在三维共价有机框架取得新进展 10-03
- 教育部来校调研校园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 10-02
- 历史学院获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 10-02
- 后勤保障部党委开展专题党课学习伟大抗疫精神 10-02
- 我校师生举行庆国庆升旗仪式 10-01
- 郑传寅40年戏曲民俗研究成果结集出版 09-30
- 百余人线上交流研究生导师育人方式 09-30
高考招生
- 武汉大学201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8年武汉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16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1武汉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09年部分外语专业单独招生简章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