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智国际研究院2020年建设与运营规划推进会在我校召开
1月10日,北京中智生物农业国际研究院(以下简称“中智国际研究院”)2020年建设与运营规划推进会在我校召开。国家科技部农村科技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蒋丹平,国家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品种创新处调研员厉建萌,北京市科委二级巡视员张虹,北京市人才工作局副局长刘敏华,平谷区常务副区长吴小杰,北京首农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马辉,北京市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处长赵英俊,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科技处处长程晓仙,中关村管委会人才处副处长孙继伟,北京首都科技发展集团总经理助理孙世诚,中智国际研究院外国专家委员会秘书长Haiyang Wang(王海洋)等出席会议,我校党委书记武贵龙致欢迎词,会议由副校长、中智国际研究院理事长臧勇主持。
中智国际研究院院长、我校生物与农业研究中心主任万向元教授从发展空间与平台条件建设需求、政策与项目需求、产业化发展规划与需求、团队建设等方面对中智国际研究院2020年的建设与运营规划进行了详细汇报,并代表中智国际研究院向与会国家部委司局、北京市各委办局、各发起单位等提出详细需求清单。
与会领导和专家针对中智国际研究院2020年建设与未来健康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积极热烈的讨论,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指导意见。蒋丹平充分肯定了中智国际研究院成立的重要意义,就中智国际研究院下一步发展中的政策规划、项目支持、平台基地建设和人才聚集等方面的需求进行了详细指导。他要求中智国际研究院要进一步明确新型研发机构的功能定位,主动聚焦国际前沿,对标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明确发展主线,切实提升生物农业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针对中智国际研究院提出来的详细需求清单,各部门都同意给予支持。
臧勇表示,发起设立中智国际研究院是北京科技大学学科发展和体制机制创新的“新特区”, 期望以此为契机,在校内成立一个生物农业学科高效赋权的新二级机构,实现独立和扁平化运作,与中智国际研究院形成体制内外机制模式的有机互补和协同,学校将在机构设立、编制等方面积极支持,推动生物农业学科各类资源高效整合。臧勇要求中智国际研究院要充分发挥人才聚集功能,产出既能顶天、又能立地的成果,服务国家重大战略。
会议最后,武贵龙和刘敏华分别进行了总结讲话。
武贵龙表示,北京科技大学近年来在注重传统优势学科做大做强的同时,也在积极围绕国家战略,大力推进新兴学科,特别是前沿学科的建设发展。生物农业正是学校重点发展的前沿和新兴学科领域。中智国际研究院作为一个科技型民办非企业单位,其建设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期望与会国家部委司局和北京市各部门能够继续给予政策聚集、资源聚集等方面的具体支持。他同时要求中智国际研究院要在运营机制和管理模式上勇于探索,敢于承担责任和压力,主动作为,尽早尽快出成果、见成效。他表示,学校党委高度重视中智国际研究院的发展,已经专题研究多次,下一步学校将从编制、机构、人才和空间等方面,给予支持,夯实中智国际研究院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刘敏华呼吁与会领导们共同支持中智国际研究院建设和发展,要“敢字为先,干字当头”。同时,要求中智国际研究院要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突破创新,成为生物农业领域新型研发机构的标杆。
北京市人才工作局人才发展处副处长毛昕,平谷区峪口镇党委书记见国柱,平谷区委组织部部务委员孙靖,平谷区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齐立兴,平谷区科信局副局长魏连启,平谷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刘彦涛,首农平谷农科创投资公司总经理刘颖坤;学校党办、校办、人事处、科研院、化生学院等二级机构的主要负责人和中智国际研究院管理团队成员等40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中智国际研究院是在国家科技部农村科技司、国家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北京市人才工作局、北京市科委和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等单位指导和平谷区的大力支持下,由北京科技大学作为主发起单位,联合北京首农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首佳利华科技有限公司等在京生物农业领域优势单位共建发起成立的科技型民办非企业机构,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是北京市在生物农业领域重点打造的新型研发机构,也是首批在北京平谷农科创落地的科技创新研发机构。2019年12月22日,中智国际研究院在北京平谷农科创核心区正式落地启动。
(摄影:王占奎、胡润泽)
(责编:杜嘉庆、邢华超)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中智国际研究院2020年建设与运营规划推进会在我校召开
相关推荐
- 北京科技大学等在合金系中发现新的固体物质形态
- 学校举办2020届毕业生校友校董企业大型双选会
- 学校召开招生监督提醒警示会
- 我校两个本科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 悟透新发展理念 建功新发展阶段
- 我校11项科研成果获得2020年度冶金科学技术奖
- 北京科技大学全体学生线上学习疫情防控思政大课
- 青年师生“活”学党史 “燃爆”青春
- 我校牵头承担一项2020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网络协同制造和智能工厂”重点专项
- 校领导带队检查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及工程施工进展
- 弘扬“两弹一星”精神 勇攀科技高峰
- 深耕“扶贫田”,他们用青春助力全面脱贫攻坚
- 学校在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预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 我校12门课程入选首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
- 空间太阳能电站专业委员会成立
- 我校捧得第十一届首都“挑战杯”
- 国企、事业单位双扩招 大学生就业迎转机?
- 第十届文学伦理学批评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科大举行
- 北科大教授出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暴露风险防范手册》
- 助推“碳中和”国家建设——北京科技大学成立二氧化碳科学研究中心
新闻公告
- 打好配齐建强“组合拳” 锻造铸魂育人关键力量 03-17
- 校领导带队检查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及工程施工进展 03-16
- 绘就“大思政”育人同心圆 齐心协力助推思政课建设 03-16
- 学校召开2022年春季学期学生座谈会 03-15
- 学校召开2022年纪委(扩大)会议 03-14
- 冬奥会闭环志愿者圆满返校 03-13
- 海淀消防开展消防安全服务进校园活动 03-11
高考招生
- 北京科技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4年北科大国际本科3+1第七届招生简章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12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