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度远离手机,助力学生的注意力回校园
根据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2019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显示,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已达2.56亿,占整体网民的41.5%,占青少年总体的71.8%。如此巨大规模的青少年网民数量,在匿名性的互联网世界里,被视为“一块刚出炉的甜美蛋糕”成为各大游戏、社交应用等平台竞相争夺的用户对象。同时,报告也显示当前我国青少年网民对互联网的使用深度不断加深,使用时长均有所增加,平均每周上网时长为20.7小时,较2018年增加了2.3小时。
随着手机在青少年群体的广泛和深度使用,手机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逐渐被家长、学校、社会所关注。国内外心理学家在一系列研究中发现,由于智能手机的普及和不正确使用,青少年出现了典型的上瘾症状,导致不愿意和朋友交流和相处,更不愿意学习等问题。因迷恋手机游戏耽误学习、沉迷手机忽略亲子沟通、上课使用手机老师管束等造成的亲子、师生、家校方面的矛盾冲突不断升级,充分说明了沉迷手机绝不是青少年个人控制力强弱的问题,杜绝以及改变这一行为仅依靠家庭和青少年个体本身效果甚微,需要有相关的制度,联合全社会、教育工作者的力量引导青少年认识到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帮助青少年建立更科学的使用手机的方式方法,提升青少年对手机“为我所用”和防范“被其所迷”的应对能力。
教育部办公厅刚刚出台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文件非常及时,有力指导广大中小学校健全学生手机管理的各项制度。从学校层面帮助青少年一定时间和空间内隔绝手机,将青少年的注意力重新转到课堂中、转到现实的师生、同学交往中。这一工作不仅仅是在“堵老鼠”,也不是仅仅将手机隔离在校园之外即可,而更多的是需要“打组合拳”。首先社会、学校和家庭要达成手机对青少年有负面影响的普遍共识,共同关心解决中小学生过度使用手机问题。其次要通过各种形式教育引导青少年认识到不当使用手机的负面影响,并指导青少年科学合理使用手机。最后学校管理者和教育工作者应发挥教育作用,在校园的空间里,引导和帮助青少年管理手机,将注意力回归到校园里、回归到课堂里、回归到真实的人与人交往中。(北京科技大学基础教育管理中心主任兼科大附小书记 张娜)
原文链接:教育部
(责编:孟婍、陈丽萍)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适度远离手机,助力学生的注意力回校园
- 上一篇:短信简短情谊深
- 下一篇:北科大多项举措让留校学生温暖过年
相关推荐
- 北京:高校老师为学生上网课
- 杨仁树校长带队访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范铁军一行受邀来校参加红色“1+1”党支部共建活动
- 学校召开机械工程学院院史编撰工作启动会
- 团中央基层建设部副部长柏贞尧为我校师生开展“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主题团日活动
- 《白衣城墙》清华等高校学子原创MV用真挚歌声为奋战在一线的白衣天使致敬!加油
- 我校新增“智能感知工程”本科专业
- 多地多校助学子增强心理“免疫力”
- 疫情第一线:白衣天使“守卫战”
- 北京科技大学完成迎新工作 为7000余名2021级新生起航护驾
- 学校圆满完成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远程网络复试工作
- 机器人领域的“小黄埔”北科大MEI团队百名校友返校
- 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 我校师生志愿者圆满完成“相约北京”五棵松体育中心冰球测试活动服务保障任务
- 北科大社区:亲友探访放开 报备后扫码进入
- 疫情一线奋勇担当 不忘初心守卫社区
- 党委书记武贵龙到高温合金材料与应用研究室调研
- 鞍钢集团总工程师林大庆一行来校交流
- 北京高精尖论坛聚焦新材料领域
- 中国“翻译力量”助力全球抗疫
新闻公告
- 打好配齐建强“组合拳” 锻造铸魂育人关键力量 03-17
- 校领导带队检查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及工程施工进展 03-16
- 绘就“大思政”育人同心圆 齐心协力助推思政课建设 03-16
- 学校召开2022年春季学期学生座谈会 03-15
- 学校召开2022年纪委(扩大)会议 03-14
- 冬奥会闭环志愿者圆满返校 03-13
- 海淀消防开展消防安全服务进校园活动 03-11
高考招生
- 北京科技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4年北科大国际本科3+1第七届招生简章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12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