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主席给北京科技大学全体巴基斯坦留学生的回信传递温暖力量
“中巴友谊比喜马拉雅山高,比阿拉伯海深,两国永远是好朋友。”收到习近平主席的回信,来自巴基斯坦的北京科技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二年级本科生萨玛拉写下自己兴奋的心情。
5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给北京科技大学全体巴基斯坦留学生回信,对各国优秀青年来华学习深造表示欢迎,鼓励他们多同中国青年交流,同世界各国青年一道,携手为促进民心相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1952年建校的北京科技大学自1954年开始招收留学生,现有巴基斯坦留学生52人,其中49人为博士、硕士研究生,是学校最大的留学生群体之一。近日,他们给习近平主席写信讲述了在中国留学的经历和感受,对学校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给予的关心帮助表示感谢,表达了学成后投身“一带一路”建设、为增进中巴友谊作贡献的愿望。
“见信如见人。习近平主席的回信温暖而有力量。”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三年级博士生阿里说,“习近平主席是一位伟大的领导者,带领中国消除贫困走向繁荣昌盛,也让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阳光普照世界。”
阿里所住的留学生公寓窗明几净,巴基斯坦国旗和中国特色摆件相映成趣。5月16日,阿里刚刚在这里度过了30岁生日,老师精心准备的生日贺卡和蛋糕让他感动不已。习近平主席的回信,带给这个与中国缘分颇深的巴基斯坦留学生又一次惊喜。
阿里的爸爸1978年来到中国学习中文,并于次年进入北京科技大学攻读本科,毕业后在中国金融行业长期工作。阿里出生在中国,1岁时,随家人回到巴基斯坦。
“我是听着爸爸讲述的中国故事长大的,他的经历让我着迷,也让我一直梦想着回到中国,接受高等教育。”阿里告诉记者。
收到习近平主席的回信,阿里立志更努力地学习中文,更加深刻地了解中国文化和发展进步的经验,学成归国后更好地造福巴基斯坦人民。
“‘一带一路’建设给沿线国家人民的工作机遇和日常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阿里说,“每当我对中国人说自己是‘巴铁’,我都能感受到如家人般的欢迎。像我父亲一样,我也要把与中国的美好情谊传承到后代。”
受益于“一带一路”建设,化学专业二年级博士生沙德的家乡新通了公路,建了学校,生活大为改善。
“我的老家在巴基斯坦的山区,现在变化特别大。每当有中国人到来,当地的人们都会特别热情地欢迎。”沙德说,在中国,自己也受到了同样的对待。
无论是经济发展建设的征程,还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国总是毫无保留同各方分享经验,尽己所能为有需要的国家提供支持和帮助,强调重视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巴基斯坦留学生纷纷点赞。
两年前,哈米扎追随在清华大学学习的丈夫,来到北京科技大学攻读国际贸易学硕士。读到习近平主席的回信后,她兴奋得一夜没睡好。
“疫情期间,学校国际学生中心的老师们对我们的帮助无微不至,这是家庭般的温暖。”哈米扎说。
此次主笔给习近平主席写信的巴基斯坦学生阿力夫2010年来到中国,在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相继攻读硕士和博士。如今,他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
疫情期间,中巴患难与共、守望相助,让阿力夫深刻感受到两国间的紧密纽带。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巴两国相互支持,密切合作,并肩抗疫。在中国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巴基斯坦送来了自己储备的几乎全部口罩,中方又根据巴方需要,向巴基斯坦派出医疗专家组,提供了多批政府无偿援助,并积极发动社会各界捐款捐物。
即使身在伊斯兰堡家中,阿力夫也同样感受到了来自中国的关爱。北京科技大学不仅及时给阿力夫发送了防护知识与提示,通过线上授课确保专业学习,还用全球特快专递给阿力夫送去了口罩,由他分发给其他44位身在巴基斯坦的留学生。
“我要把看到、听到、亲身感受到的中国更多讲述给周围的人,让大家多了解中国。”阿力夫说。
在这场疫情防控斗争中,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调集全国最优秀的医生、最先进的设备、最急需的资源,全力以赴投入疫病预防与救治,让留学生们感受到了团结、科学的力量。
沙德说,疫情暴发以后,中国奋勇应战,取得重要战略性成果并与世界分享,展现了既对本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也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的大国风貌。
在华求学期间,北京科技大学的老师们给予了沙德无私的指导,“即便在疫情期间,学习也没有落下。”学校辅导员一对一、点对点和学生沟通,确保“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沙德已顺利在国际顶尖化学期刊发表了研究成果。
“加油中国、加油巴基斯坦!” 通过视频连线,阿力夫告诉记者:“希望疫情早日结束,我能够早日回到中国,继续开展我的学习,按照习近平主席说的那样,同世界各国青年一道,携手为促进民心相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原文链接:中国新闻网
(责编:孟婍)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习近平主席给北京科技大学全体巴基斯坦留学生的回信传递温暖力量
相关推荐
- “北京榜样”走进百所高校
- 北京科技大学2019年度“新闻网”重要新闻盘点
- 曹成龙:赶着羊儿走富路
- 技术“主播” 尽收冬奥精彩,转播全球盛事
- 我校学子在第十三届iCAN国际创新创业大赛中国总决赛上斩获佳绩
- 北科大干部教师及期刊工作者热议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回信精神
- “同上‘疫’党课”——葛昌纯院士讲党员责任和担当
- 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助力北京绿色冬奥
- 学校举行“城镇化与城市安全研究院”成立揭牌暨岳清瑞院士聘任仪式
- 同心战“疫”,再接再厉,让我们共待北科玉兰花开
- 我校在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大赛中荣获佳绩
- 学校举办第五届研究生“学术三分钟”演讲比赛半决赛
- 学校召开2021年春季党委(扩大)会议
- 俯身“对话”3000年
- 北京科技大学、故宫博物院、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签署科研合作框架协议
- 北京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共建启动仪式在我校举行
- 党委书记武贵龙、校长杨仁树带队赴中铝集团交流
- 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2020年度工作会议在我校召开
- 首批全国数字马院区域示范中心在天津授牌
- 学校与中钨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新闻公告
- 打好配齐建强“组合拳” 锻造铸魂育人关键力量 03-17
- 校领导带队检查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及工程施工进展 03-16
- 绘就“大思政”育人同心圆 齐心协力助推思政课建设 03-16
- 学校召开2022年春季学期学生座谈会 03-15
- 学校召开2022年纪委(扩大)会议 03-14
- 冬奥会闭环志愿者圆满返校 03-13
- 海淀消防开展消防安全服务进校园活动 03-11
高考招生
- 北京科技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4年北科大国际本科3+1第七届招生简章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12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