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 一线钳工成航天工匠(德耀中华)
2011年11月3日凌晨,“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在茫茫太空中圆满完成对接。这场堪称完美的“太空之吻”轰动世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特级技师王曙群(见图,资料照片),作为国内唯一一个载人航天对接机构总装组组长,就是练就太空“搭积木”绝活的“航天工匠”。前不久,他被授予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从“神舟八号”至“神舟十一号”、天宫、天舟,王曙群及其团队研制装调的对接机构历经7次飞行试验考核,圆满完成13次交会对接试验任务;对接机构上的自主研发技术已达99%以上,广泛用于多型号航空器制造领域。为此,我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给出了“能够让航天员放心地去执行任务”的高度评价。
“脚踏实地、仰望星空”,王曙群工作室墙上的这句话,昭示了一名航天一线技师30年的奋斗历程。
1989年王曙群从技校毕业后参加工作,从事工装模具的装配维修工作。没有高学历的他,踏踏实实拧紧每一颗螺钉,确保不因工装问题影响产品生产。1996年,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举办高级工培训班,规定工龄10年以上的职工才能参加。当时王曙群工作才7年,但得益于中级工考试全厂第二名的好成绩,单位破格让他参与了培训,在培训过程中正好赶上对接机构产品研制……
“新的任务、新的技术,一下子激发了我的热情!我想好好学,恨不得想把对接机构研制初期遇到的问题统统在培训班里找到答案。学到的新知识点,我也想赶紧在生产过程中实践起来……”王曙群说。
但随着时间推移,遇到的问题越来越多……1998年对接进入初样产品研制阶段,王曙群回忆:“当时遇到的问题都是第一次见识到,有的问题想归零都不知从何入手,感觉工作越来越难,甚至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到底能不能做出来?”不过,王曙群和团队选择了坚守,想尽办法攻关。为保证试验连续性和测试数据准确性,王曙群带领团队每次都坚持连续工作37小时。半夜睡意袭来,就用冷水擦一把脸;饿了就啃几块饼干。就这样,31套单机每次37个小时的试验,他们连续做了31次。
对接锁系同步性装调质量决定了航天员能否在太空生存和能否安全返回地面,是交会对接任务中的重中之重。12把锁的锁钩必须实现同步锁紧、同步分离,这就好比在太空中“拧螺丝”。为做到这两个同步,王曙群在装配过程中必须边装配、边调整、边试验。经多次试验发现,分离姿态与设计要求产生了严重偏差,而且这种偏差毫无规律可循。从那天起,他便和这个问题铆上了劲……通过近一年的反复试验,他终于找到问题症结,马上提出了改变钢索旋向以及对钢索进行预拉伸处理的工艺方案,同时将判断锁钩同步性的测量方法进行调整,一举解决了困扰团队近两年的对接锁系同步性协调难题。
在航天这个大工程里,王曙群钻研的是细节。有一次,班组成员在产品装配过程中发现5个螺钉中有一个表面有些锈蚀,料想可能是储存过程中没有保存好,准备重新换一个进行装配。王曙群知道后,提出要复检螺钉的原材料,确保原材料批次没有问题以后才能再使用。后来复测确实没问题才把表面锈蚀的螺钉替换后再装配。“产品装上去后,很多地方没办法进行破坏性考核。它的终极考核只能在发射中进行,而且机会只有一次……”王曙群这样解释他的“较真儿”。
30年间,王曙群牵头研发了50多台套专用装备,使对接机构总装周期从3个多月缩短到40天,装配可靠性有效提升;同时,他还完成了15篇论文,获得5项国家发明专利,成为对接机构技术国家专利主要发明者之一。
当前,我国正在规划建设空间站,王曙群和他的组员们已经投入到了紧张研制生产当中……“航天事业大发展的好时代,给我们带来了更多展示自己技能的舞台。”这位中国“航天工匠”自豪地说。
【 作者:沈文敏 来自:光明网 责任编辑:王俊杰 审核:新闻中心总编室】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30年 一线钳工成航天工匠(德耀中华)
- 上一篇:习近平致信祝贺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0周年强调
- 下一篇:“世界屋脊”上的反贫困奇迹
相关推荐
-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20年年会举行
- 人才是强校的第一资源
- 古镇口核心区管委副主任刘玮来校调研
- 中国海油与学校开展战略合作并举办专场招聘会
- 2020年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石大获佳绩
- 学校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例会 研究布置工作
- 3项目获批助力石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作再上新台阶
- “青春向党?奋斗强国”暑期社会实践出征暨“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启动仪式举行
- 激发青春力量勇担强国使命
- 触摸红色经典的温度
- 学校联合主办东营市首届油地校融合创新创业大赛 获4项团队二等奖、1项团队优秀奖
- 新学期工作会提出建设新时代大学创新体系确保“十四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 中国石油2021届毕业生专场招聘会举行
- 5G开启智慧城市新时代
- 做值得尊敬的石大人——校长郝芳院士在2020年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 学习领会四中全会精神③: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
- 为办一所值得尊敬的大学而努力奋斗
- 落实落细疫情防控措施学校为迎接学生返校做好准备
- 山东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石大获9项金奖
- 国内高校严把教学关 大学生学业辅导需求量越来越高
新闻公告
- 众志成城,同心抗疫,学校云端教学有序开展 03-16
- 3个基层党组织入选第三批全国党建“双创”项目 03-15
- 学校部署新学期外事工作 03-13
- 郝芳院士团队在深层油气成藏机理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03-12
- 学校部署新学期科技工作 03-11
- 38项成果获山东省第九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 03-11
- 学校部署新学期科技工作 03-11
高考招生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2009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3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招生简章 08-05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06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