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代表、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2004级秦宁在2021年毕业典礼上的发言
各位老师、学弟学妹们:
大家好!我叫秦宁,现任胜利油田物探研究院首席专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副总工程师。2004年来到石油大学,2013年博士毕业,九年的青春和奋斗,让我对母校充满感恩与热爱。毕业八年以后的今天,非常荣幸能够回到这里,跟老师们、学弟学妹们,分享个人成长感悟。
我的选择,是在实践的沃土里追逐梦想。
2013年博士毕业的时候,可以留校,也可以去国内外研究机构,选择的空间很大。由于之前跟着导师参与了多个胜利油田的科研项目,发现胜利的地质构造异常复杂,勘探开发难度非常大,同时胜利人迎难而上、艰苦奋斗的精气神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觉得这是大有可为的地方,就坚定地选择到胜利油田工作。
然而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却给了我迎面一击。到油田后,我发现实际工作与校园科学研究区别很大,面对复杂的勘探生产实际,我有点不适应,工作总是干不到点上,负责处理的地震资料总是达不到要求。在职业生涯第一次组织生活会上,我忍不住掉下了难过的眼泪。会后,党支部书记单独找到我,耐心给我讲述他从一名大学毕业生成长为一名专家的经历和感受,让我明白了搞勘探必须理论联系实际,既要腹有油学,更要身有油味。
从那以后,我主动要求去地震采集施工现场了解掌握第一手资料。地震施工大多在冬季,穿着好几层棉衣棉裤都冻得嘴唇发紫,有同事心疼我说:“你一个女孩子待在办公室看资料就行”,但我深知:在办公室是闷不出油味的。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当我第一次拿到自己处理的地下构造成像图时,非常兴奋,原来生产实际数据处理跟实验室里的模型计算差别这么大!就这样,经过理论和实践的反复碰撞,我快速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技术骨干,2017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中国石化优秀青年科技创新人才”称号。随后,我加入了科技创新团队,从事单点高密度地震技术研发工作,迈上了实现价值创造、追逐找油梦想的广阔舞台。
我的梦想,是在创新的道路上砥砺奋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不竭动力。我从事的地震资料处理工作形象地说就是为地下油气藏“拍”一张高清照片,对软硬件要求非常高,综合应用性极强,在技术创新上有广阔空间。2014年,我参与中石化海外项目投标工作,了解到外国公司的商业软件不仅报价高,而且禁止用户使用其商业软件参与投标。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任何核心技术都是买不来、要不来、讨不来的,中国人要想挺直腰杆做勘探,就必须走自主研发之路。
当我把研发软件的想法告诉同事时,他们都劝我要慎重。因为人员少、经费少、缺乏经验,要想做成这件事儿很难。但是我觉得,无论多难,只要肯下功夫,办法总比困难多。说干就干,最开始我想按照商业软件说明书实现基本功能再优化,但是,经过反复实验,自己写的代码试验效果就是不如人家的好。没办法,我只能调整技术路线,丢掉“走捷径”的幻想,一切从头开始。根据实验分析结果,我们设计了许多改进方案,但无一例外都失败了,那段时间,整个人在希望与失望的循环中备受煎熬。一天晚上开车回家,下着大雨,车轮陷到大坑里,当我茫然地站到车灯前,看着射向远方的灯光时,突然来了灵感:一个灯的亮度和范围有限,但是多个灯叠加到一起就能照得亮照得远。顺着多个光束叠加成像的思路,我带领团队成功研发出具有自主产权的高精度成像软件模块,极大地提高了地下油气藏成像精度,为胜利油田埕岛-桩海地区一大批高产井的发现提供了技术支撑。
近年来,我和团队从未停止对国际先进技术的学习和跟踪,由二维、三维、高精度地震的“跟跑”,到目前在单点高密度地震实现“并跑”,下一步,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在关键技术上实现“领跑”,推动勘探技术、勘探装备的升级换代,用行动兑现“我为祖国献石油”的承诺。
我的责任,是在找油的事业中担当作为。
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大力提升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批示。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要发扬求真务实、精细严谨的实干作风,在高效勘探中当先锋、作表率。
2020年3月初,正是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时候,我和大多数同事都被安排在家办公。这时,我接到设计一套随机地震采集方案的任务,一周后就进行野外施工。正当我拿起车钥匙,准备去单位时,家人很担忧,“出去感染病毒怎么办”……但我想,作为一名党员,就要平时看得出来,关键时候豁得出去。到了单位,我也有心理压力,但一想到这是油田第一块随机地震项目,一旦设计成功,有望为低成本实施单点高密度地震提供新的技术思路,我就跟上了发条似的,疫情、孩子统统抛到脑后,一个人住在办公室,饿了吃泡面,困了睡沙发,连续工作六天,最终圆满完成设计任务。
胜利滩浅海探区是增储上产的重要阵地。一次验收前的剖面比对,我发现水检数据同陆检数据存在微小的相位差异。有同事认为在特殊的地理环境下,老技术有误差是采集中的正常现象。但我认为,这种误差有可能带来井位部署的偏差,给油田造成经济损失。我带领团队大胆质疑每一个环节,小心求证每一处细节。从了解信号转换过程,到研究仅有的一篇论文,再到正演模拟实验……终于找到出现数值误差的原因,在国内首次提出了一种新的水陆双检融合技术,大幅提高了地震资料的分辨率,解决了“十三五”国家重大专项课题中的生产难题,为胜利油田滩浅海勘探1.2亿吨三级石油地质储量发现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在石油大学和胜利油田的关心培养下,我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深知,是我们这一代人赶上了好时代,也赶上了新机遇。我们是如此幸运,可以用自己的奋斗,一起见证时代的伟大,也参与创造伟大的时代。我们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我们能怎样,中国便能怎样。学弟学妹们,让我们铭记在石油大学的拼搏时光,并将它转化成为国家、为民族奋斗一生的强大动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追逐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谢谢大家!
【 作者: 来自: 责任编辑:姜洪明 审核:新闻中心总编室】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校友代表、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2004级秦宁在2021年毕业典礼上的发言
相关推荐
- 山东省油气储运安全省级重点实验室(筹)学术委员会会议举行
- 学校发布研究生教育质量报告(2018-2019学年)
-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李家彪院士一行来校调研交流
- 我校学者四部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著作顺利出版
- 7位校友获授“校友之星”荣誉称号
- 第四届全国翻译批评研究高层论坛在石大举行
- 校长郝芳率队走访北京石油石化企业
- 中国海油与学校开展战略合作并举办专场招聘会
- 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在京举行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 黄岛讲坛第66期:傅志寰院士讲述中国铁路发展与创新
- 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跑赢全国
- 学校与山西省晋中市加强合作
- 【辉煌十三五系列报道】科研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 夏道宏教授科研团队在清洁生产技术研究方面取得系列进展
- 经管学院孙玥:坚守防疫前线,绽放青春色彩
- 微分方程动力系统及其数值模拟团队在KAM理论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 防控疫情 石大在行动学校参加在青高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培训视频会议并做典型发言
- 马搏创业故事入选“一带一路”青年创业故事20佳
- 学校开通多条疫情防控信息热线
- 【黄岛讲坛(控制分论坛)】气动系统精密检测与控制技术
新闻公告
- 众志成城,同心抗疫,学校云端教学有序开展 03-16
- 3个基层党组织入选第三批全国党建“双创”项目 03-15
- 学校部署新学期外事工作 03-13
- 郝芳院士团队在深层油气成藏机理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03-12
- 学校部署新学期科技工作 03-11
- 38项成果获山东省第九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 03-11
- 学校部署新学期科技工作 03-11
高考招生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2009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3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招生简章 08-05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06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