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蓝庆新):冬奥会诠释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理念
(来源:人民网2022-03-11)
蓝庆新
2022年北京冬奥会于2月20日圆满闭幕。在全球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的背景下,作为国际体育届一大综合盛事,北京冬奥会如期胜利举办,中国再一次体现出制度优势和非凡能力,向世界推出一场简约、安全、绿色、共享、开放、团结的精彩盛会,更好地诠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理念。
冬奥会贯彻以人为中心理念,契合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实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要求以“人”为主体视域,处处体现人文关怀,维护人类的共同利益。“以人为本”是北京冬奥会的核心,从申报到筹备举办全过程无不体现这一核心理念,从高水平场馆规划建设到冰雪运动开展,都把人们的共同利益放在了首位,不断提升的城市面貌和人居环境让人民都能感受到冬奥会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利益。世界顶级的场馆和高质量的基础设施,在赛后也将持续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人民共同享有的财富,服务于人民大众。以冬奥会为契机开展的各种冰雪运动推动了全民健身的热潮,助力健康中国和世界;体育产业以及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也将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尤其是在新冠疫情仍然肆虐全球的背景下,中国始终把人的生命健康放在首位,坚持疫情防控和冬奥筹备齐抓共管,精准化管理和精细化服务相结合,以运动员为中心,为运动员提供了高标准、安全舒适的参赛环境,在顺利举办冬奥会的前提下,严守疫情清零政策,严控各种风险,最大限度保障人们的健康利益和生命价值,充分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以人为本的实质。
冬奥会贯彻团结协作理念,契合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要求。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需要世界各国团结协作、互助互济、风雨同舟、共同进步。2021年,奥林匹克格言新加入“更团结”一词,充分体现世界大团结在应对全球各种矛盾和公共突发事件的重要作用,奥林匹克运动不仅是竞技运动,更是团结精神的实践。本届北京冬奥会是有史以来项目和金牌最多的盛会,同时我国也在不断致力于将冬奥会打造成为一个开放共享的平台,在疫情蔓延的条件下吸引了世界90个国家和地区近3000名运动员参与,成为增进中国与世界各国团结的纽带。中国通过冬奥会的筹办,打造互相理解尊重的友好氛围,增进国际团结和交流,开展全球合作,向世界展现维护全球共同发展的决心和实力,体现中国守信重诺的大国形象与责任担当,极好地践行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精神,将体育精神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要求完美结合。
冬奥会贯彻创新发展理念,契合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方向。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需要坚持创新发展方向,不断践行新发展模式。北京冬奥会落实创新发展理念,不断应用新的数字技术和低碳绿色技术。首次实施零碳冬奥,将冬奥会碳排放全部中和;创造数字化应用场景,充分展示数字冬奥和绿色冬奥的创新理念,将运动与科技及生态完美融合,契合当前世界发展潮流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和生态文明的发展方向。筹办冬奥会的过程也正是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深化的过程,通过不断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措施先行先试,使得中国不断发挥并溢出制度红利和市场红利,为世界经济复苏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新的动能,通过创新发展使得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方向和理念更加清晰。
冬奥会贯彻包容共建理念,契合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准则。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需要各方共同努力,维护世界包容和公平准则。北京冬奥会的筹办过程秉持包容共建理念,吸引国内外各方力量的广泛参与,诸多国际知名跨国公司成为冬奥会的供应商和赞助商,共襄这场高质量、高水平盛会。在冬奥会筹办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奥林匹克精神,主张冬奥会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庆典活动,坚决反对冬奥会的政治化倾向,坚持平等包容与公平正义,不因意识形态偏见而扰乱体育精神和人类团结,干扰人们共享这一世界体育盛世的机会,这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准则相契合,从而获得全世界广泛支持。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领导人和政要出席冬奥会,全球各界人士和运动员纷纷盛赞冬奥会。
“一起向未来”的北京冬奥会,将开放包容、勃勃生机的新时代中国展现在世界面前,势必成为中国扩大世界影响,增进友好团结,推动国际发展,构建全球治理新秩序,深化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重要机遇和持续动力。
附:原文链接
http://opinion.people.com.cn/n1/2022/0311/c441889-32372394.html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人民网》(蓝庆新):冬奥会诠释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理念
相关推荐
- 【特稿】保安队长曹召灿:坚守在惠园抗疫的第一道防线上
- 隆重表彰,热烈庆祝!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召开“两优一先”七一表彰大会
- 研究生高端学术论坛举办“财务报表分析理论与方法的创新”专场
- 北京电视台:贸大学生寒假生活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十大新闻事件揭晓
- 对话多元文化 享受阅读生活--国际商务汉语基地走进贸大附小举办志愿服务主题活动
- 贸大学子,这样诠释雷锋精神
- 2021年北京洪堡论坛“绿色经济·文化传承·双碳减排”视频会议在贸大举行
-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蓝庆新)开放是金砖国家新型国际关系的推动力
- 点播党史影像 再忆峥嵘岁月 国际学院直属党支部集体学党史
- 学校召开“十四五”学科建设专项规划调研座谈会
- 微言教育、V思想 :对外经贸师生筑梦再启航 | 我和我的学校·追梦2035
- 保险学院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
- “走进商务中国” 2021“汉语桥”对外经贸大学主题线上体验营开班
- “算法治理与版权保护问题研讨会”顺利举办
- 离退休处贯彻落实教育部直属系统离退休工作视频通气会精神
- 校友总会(教育基金会、校董会)党支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纪实
- 院长谈专业——英语学院向明友院长专访
- 校党委理论中心组(扩大)学习会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辅导报告会举行
- 我校成都研究院积极参与“零碳科技城”等项目交流调研
新闻公告
- 党委中心组(扩大)专题学习全国“两会”精神 03-16
- 学校召开2022年第5次党委常委会 03-16
- 王敬波副校长出席出版社年度工作会议 03-16
- 《人民日报》:(张小锋)上好冬奥思政课(师说) 03-16
- 学校召开2022年第2次校长办公会 03-16
- 贸大近期科学研究进展(一) 03-15
- 我校成功举办“俄乌军事冲突前景及其影响研讨会” 03-15
- 我校组织新冠疫情日常防控及应急处置工作培训会 03-15
高考招生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招生章程(2018年)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6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4贸大远程秋季招生简章(学历)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