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王志民)欧盟为对冲“一带一路”将付出3000亿欧元
(来源: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2021-12-03)
据欧洲委员会新闻中心通报,欧盟将在2027年前为“全球门户”基础设施倡议投资3000亿欧元。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宣布,按计划,将向一系列领域投资。尽管形式上并未说明,此倡议是为了对抗中国的“一带一路”,但早前欧洲官员并不隐瞒这一目标。
3000亿欧元投资将来自不同渠道。根据欧洲委员会“全球门户”发展倡议,1350亿欧元将由欧洲可持续发展基金和欧洲投资银行,以保证金的方式提供。另外的180亿欧元,将从欧盟其它项目经费中拨出。剩下的约1450亿欧元,将来自欧洲各银行和发展机构。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指出,欧洲“全球门户”倡议,计划向各领域投资,其中包括数字技术、气候、能源、交通、健康、教育和科研。欧盟期待,借助于这些投资,可提高供应链的稳定性。
该项目是全球性的,并不局限于欧洲国家。融资机制不仅有欧盟中央机构,也有欧盟个别国家。此外,“全球门户”还要从商业机构获得资金。今年年中G7峰会后,推出了“全球门户”倡议。当时,根据G7峰会结果,还宣布启动美国的“重建更好世界”的倡议。目前,此倡议细节不详。
表面看,在欧盟委员会提出的发展“全球门户”倡议项目中,并未指出是为了对抗中国的“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倡议。但欧盟委员会文件指出,“全球门户”为发展基础设施提供正面的选项,显示民主价值观为全世界人们的可确定性、公平性和可持续发展原则提供保障。也就是说,“全球门户”隐藏着强大的意识形态背景。
显然,此项目的主要任务,在于强化欧洲国家在世界的政治和经济影响力。此前中国驻欧盟大使张明指出,任何将基础设施项目变成地缘政治工具的企图,都不符合国际社会的期待,同时将给自身利益造成损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全球化与中国现代化问题研究所所长王志民在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访时强调,对中国来说,欧洲的倡议不会造成大问题。相反,发达国家应在全球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抛弃政治分歧,搞合作。
他说:“总体来看,发达国家参与到全球基础设施建设的进程是好事,但是大家需要良性互动。然而目前无论是美国还是欧盟,都将中国视为地缘政治对手,所以未来我们可能还会面临很多挑战。当然,我个人认为也无需太过担心。众所周知,当前是合作共赢的时代,欧盟已经有部分国家参与到了‘一带一路’倡议下的第三方市场合作中,另外还有些国家虽然没有签署合作文件,但是其企业也进入了中国市场。应该说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已经产生了很多合作共赢的成功案例。至于欧盟的基建计划会如何发展,恐怕还需要时间来证明。”
中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已向发展中国家投入很多基础设施项目。仅在去年,为138个参与国投入了470亿美元。总体上,“一带一路”将投入数千亿美元。但解决发展问题,这些资金还远远不够。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数据,发展中国家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每年缺口2.5万亿美元投资,其中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从这点看,一个、两个或数十个“一带一路”,能够为发展中国家提高生活水平及稳定其经济局势带来更多的益处。试图用一种倡议代替另一个倡议,是有害的做法。专家王志民指出,某些政治家应听取需要资金国家的想法。
他说:“实际上基建计划方案的多样性并非坏事,只是彼此间不应该是替代关系。而且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提出8年多来成效显著,得到很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肯定。我们可以看到,不久前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访问尼日利亚时抨击中国‘一带一路’所谓的债务陷阱问题,当时就遭到了尼日利亚外长的反驳,表示中国的投资对尼日利亚经济的发展颇有助益。所以我认为各国间的方案是可以互补的,因为各有优势,但是若要谁替代谁,则又走向了对立的局面,这种冷战思维是难以获得成功的。”
欧盟计划本预算年在促进发展“全球门户”倡议框架下,大大增加投资,建设交通物流系统。其预算是795亿欧元。专家王志民指出,欧盟成员国有27个,经济和基础设施发展水平不一。欧洲国家本身可能需要大量资金来解决自己的基础设施问题。因此,好的情况下,全球倡议资金拨付将采取剩余原则。王志民强调,欧洲自从发生债务危机,布鲁塞尔越来越感觉资金不足。
很难说,到2027年能否募集到3000亿欧元。即使能够实现,也解决不了所有全球基础设施问题。仅亚投行,已为基础设施项目投入了数千亿美元。据各方评估,为构建现代化的、安全的基础设施,到2035年,各国约需40万亿美元。
附原文链接:
https://sputniknews.cn/economics/202112031034906663/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王志民)欧盟为对冲“一带一路”将付出3000亿欧元
相关推荐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召开2020年第二次智库建设工作推进会
- 澎湃新闻:首都高校战疫好做法【一】:对外经贸联防联控 保障师生安全
- 我校48名志愿者参与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会务保障工作
- 《中国日报》:(金旭)Digital creative industry emerging as key sector of economy
- 学校召开2021年招生宣传工作会议
- 《红旗文稿》:(夏文斌)促进共同富裕
-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教育――唤醒灵魂的事业
- 国情教育实践故事(四)| 到新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 喜讯|我校本科生沈新航获2020年全国首届鉴定式案例研习大赛二等奖
- 《中华英才》:专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原艺术中心主任、副教授、著名艺术家刘咏阁:驰骋在艺术的广阔天地
- 我校隆重举行国庆70周年庆祝活动服务保障工作总结表彰暨首场宣讲大会
- 勐腊县是我牵挂的另一个故乡——我的支教故事?
- 《新华能源智囊》:(董秀成)油价上涨传导效应渐显 勘探板块有望回暖
- 外语学院分团委举行暑期实践经验分享会
- 《中国贸易报》:(桑百川)外企与中国经济在2020年共同成长
- 学习强国 《现代教育报》:首都高校在行动 | 停课不停学 对外经贸留学生们追梦在惠园
- 北京卫视:(周念利)北京市企业在发展数字服务和数据贸易领域具有先导优势
- 蒋庆哲书记视察疫情防控期间我校教学科研工作
- “持珠握算,学以成人”——第四届贸大古籍保护论坛成功举办
- 《人民日报》:(孙洁)两会健康策?丨发展中国特色居家养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新闻公告
- 党委中心组(扩大)专题学习全国“两会”精神 03-16
- 学校召开2022年第5次党委常委会 03-16
- 王敬波副校长出席出版社年度工作会议 03-16
- 《人民日报》:(张小锋)上好冬奥思政课(师说) 03-16
- 学校召开2022年第2次校长办公会 03-16
- 贸大近期科学研究进展(一) 03-15
- 我校成功举办“俄乌军事冲突前景及其影响研讨会” 03-15
- 我校组织新冠疫情日常防控及应急处置工作培训会 03-15
高考招生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招生章程(2018年)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6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4贸大远程秋季招生简章(学历)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