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情教育实践故事(三)| 在青岛,迈出职业生涯第一步
【编者按】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全国教育大会等会议精神,全面推进学校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工程,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强化教师社会实践参与,推动教师充分了解党情、国情、社情、民情”等文件要求,党委教师工作部/人力资源处组织开展2021年新入职教师国情教育,引导青年教师在服务社会中拓展视野、增长才干、建功立业、报效祖国。2021年10月中旬,37名新入职教师分赴新疆石河子、新疆克拉玛依、山东青岛、云南西双版纳、海南海口五个实践地,拉开了他们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智库建设的实践序幕。实践的过程同时也是体悟生活、思索当下、升华心境、感召使命的过程,他们用真实细腻的笔触与镜头,呈现属于自己、更属于贸大青年教师的实践故事。
在青岛,迈出职业生涯第一步
青岛分团、国际关系学院2021年新入职教师 孔繁颖
2021年10月12日,还记得那是我们一行年轻老师风尘仆仆到达青岛的第一天。在带队的刘金兰处长和尤永红处长一声“到家了”的呼唤声中,我们带着彼此初见的生涩和小心,怀揣着对未来生活的未知和懵懂,首次踏足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青岛研究院的土地。而也正是在这方紧凑却精美的校园中,我们迈出了职业生涯的第一步。
这是我们主导科研课题的第一步。原以为来到青岛研究院之后会很快陷于各种繁杂的事务中,但研究院长寇文煜教授在首次接待会上的表态便用惊喜代替了我们的顾虑。寇院长愿利用青岛研究院的国情调研帮助我们适应从学生到老师的角色转换过程,协助我们利用有限的时间尽快开展个人的科学研究。在青岛研究院的全力支持下,我们各自按照研究兴趣确立了校级研究课题,并获得充分的时间和资源深入其中。我们感恩这次难得的机会,可以暂时摆脱家庭和工作中的牵绊,安心将精力全部投入,高效率专注科研。我们珍惜这段宝贵的时间,可以在正式开始承担教学任务之前,稳步将博士期间的研究积累进一步转化为更加成熟的成果。
这是我们走上讲台的第一步。作为青岛研究院连续举办三年的名牌栏目,博士讲坛将听众定位为广大的青岛普通市民,并安排我们对其展示自己的研究领域。这是我们首次面对非专业听众,如何选择一个更加有吸引力的切入点,如何将所学深入浅出地传递出来,这是对我们未来授课模式的一次实战演习。更为重要的是,在寇院长的安排下,各位博士对彼此的展示相互做出点评。跨学科对话的魅力在这里得到充分的释放,我们一方面惊叹于其他领域研究的新奇,另一方面也学会从全新的角度重新审视自己的研究议题。
这是我们扎根基层调研的第一步。虽然已经具备博士学位,我们绝大多数的时间均在文献和校园中度过,并不切实了解自己的所学如何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得到运用。尤其是我所学的国际关系专业,往往以国家为研究单位,很难转化为身边可以触及的实际问题。青岛研究院非常贴心地组织博士团集体到张家楼街道进行调研,通过和街道有关工作人员的座谈,我们不仅了解到基层对专业研究的需求,更加有机会深入思考自己的所学如何能够帮助实现这些诉求。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与基层部门对话,我们切实感受到书本知识的有限性,而他们凭借扎实的基层经验,可以带给我们更为丰富和宝贵的讯息。在理论与现实之间搭建桥梁,我想这不仅是青岛研究院安排座谈的目的,也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组织国情调研的题中之意。
这是我们感受长者风范的第一步。虽然由于疫情的因素,我们未能与寇院长有更多的相处时间,但短暂的交流中,寇院长已经为我们展示了令人尊敬的师长形象。通过回溯青岛研究院落成的历史,我们体会到创业的艰辛,也看到何为白手起家的坚韧。在平素的谈笑间,我们从寇院长身上看到不惧权威、勇于直言、关爱幼小等宝贵的品质。所谓长者风范,应以为是。但愿我们来日为人师表,也可以同时拥有如此的锋锐与温润。
这是我们结识伙伴、发展情谊的第一步。“我们来自五湖四海,为了同一个目标走到一起”,这是我们在青岛期间经常援引的一句话,不仅用来自我激励,更用来感慨大家相遇的缘分。在贸大我们是一批新人,还没来得及熟悉环境、结识朋友,便一起来到了青岛,却不期在这里收获了宝贵的朋友。我们一起在奥帆中心沐浴夕阳,一起在电影屏幕前落泪,一起在食堂和海底捞分食火锅。我们凑在一起,或是研究学术问题,或是讨论规章条例,甚至是吐槽生活琐事。从刚见面的腼腆拘谨到最后的“原形毕露”,这就是从陌生人发展为朋友的过程。青岛的集体生活或许短暂,但大家的情感已经被这段经历牢牢绑定在一起。
我想我会一直记得寝室楼道早晨匆匆的脚步声,会一直记得B203室午后耀眼的阳光,会一直记得十月夜晚浓郁的桂花香。能够在青岛,画下贸大生活的起点,迈出职业生涯的第一步,我是幸运的。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国情教育实践故事(三)| 在青岛,迈出职业生涯第一步
相关推荐
- 袁东教授为经贸学院师生做“中国发展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专题讲座
- 我校顺利完成新冠疫苗“第三针”集中接种工作
- 第八届中国-俄罗斯经济类大学联盟年会暨“后疫情时代的远程合作交流”线上召开
- 中国社会科学网:(郝旭光)提升管理中书面沟通的准确性
- 战“疫”中的保险学院辅导员,学生360度的云陪伴
- 致后勤全体党员及全体员工的一封信
- 北京头条:“陈云算盘”落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蒋庆哲书记赴附小调研 参加足球“世界杯”开幕式
- 《中国新闻周刊》:(朱兆一)以色列政坛的艰难“变脸”
- 弘扬志愿精神 践行初心使命 法学院党员图书馆志愿服务纪实
- 中美经贸关系发展论坛暨中国美国经济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在我校举行
- 《中国劳动保障报》:(苏丽锋)1100万人以上的就业目标如何实现
- 国际经济研究院党总支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党课
- 学校召开“双一流”建设周期总结专家评估会
- “我们回家了!”惠园迎来2020毕业年级首批返校学生
- “研马班”参加“‘两个大局’下中国开启新征程的底气”线上座谈会
- 环球网:(屠新泉夏友富)100名中国学者联署《致美国社会各界的公开信》
- 人民网、中国新闻网、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日报网:“第五届国际青年人文对话在京举行”
- 法学院党委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党日活动——走近天安门国旗护卫队
- 我校圆满完成区人大代表换届选举工作
新闻公告
- 党委中心组(扩大)专题学习全国“两会”精神 03-16
- 学校召开2022年第5次党委常委会 03-16
- 王敬波副校长出席出版社年度工作会议 03-16
- 《人民日报》:(张小锋)上好冬奥思政课(师说) 03-16
- 学校召开2022年第2次校长办公会 03-16
- 贸大近期科学研究进展(一) 03-15
- 我校成功举办“俄乌军事冲突前景及其影响研讨会” 03-15
- 我校组织新冠疫情日常防控及应急处置工作培训会 03-15
高考招生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招生章程(2018年)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6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4贸大远程秋季招生简章(学历)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