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报》:(肖慧琳)发展挑战无碍合作空间拓展 对外承包工程高质量发展大有可为
发展挑战无碍合作空间拓展 对外承包工程高质量发展大有可为
(来源:《国际商报2021-08-16)
根据商务部日前发布的《“十四五”商务发展规划》,中国将进一步“支持中企参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塑,促进国内外产业协同,推动中国产品、服务、技术、品牌和标准等‘走出去’”。
作为对外投资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稳步推进。2021年上半年,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1104.7亿美元,同比增长3.1%;完成营业额679.5亿美元,同比增长12.2%。同期,中企新签合同额5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数为404个,增长了6%,重点大项目包括伊拉克纳西里耶Nasiriyah国际机场项目及巴基斯坦巴拉科特Balakot水电站项目等。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继续演化的当下,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等“黑天鹅事件”对全球工程承包发展环境的冲击长期存在的现实,展望“十四五”,业内专家认为,行业发展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行业企业更需适应环境变化,力争实现覆盖更广领域和更多产业链环节的高质量发展,但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不会改变,中国对外承包工程的合作空间也将更为广阔。
迎接新变化
“十三五”期间,中国对外承包工程质量与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到2020年年底,中国对外承包工程累计完结营业额1.92万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业务的稳定发展,为中国和东道国创造了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应,更为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重要支持。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发展合作学院副院长、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副秘书长肖慧琳提醒,“十四五”期间,对外承包工程行业面临的国内外环境较“十三五”期间存在较大差异。
“一方面,受疫情影响,国际大环境发生巨变,全球经济发展受阻,全球化的供应链与产业链面临重塑,区域化、本土化趋势逐渐明显。部分国家的贸易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愈演愈烈,严重影响了我国对外承包工程的发展和总体订单额。”肖慧琳说。
另一方面,未来五年中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将以国际循环提升国内大循环效率和水平,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互促共进,也可能引起国际经贸合作的连锁反应。
肖慧琳认为,“十四五”期间对外承包工程重点将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转移,以更好地承接国家的发展战略,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当然,高科技的进步也促使‘十四五’期间对外承包工程开始向数字化、网络化以及智能化的方向转型,逐渐实现高质量发展态势。”
把握新机遇
全球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产业链和供应链的重构,以及技术的创新升级,在呈现新挑战的同时也为行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中国在“十四五”时期将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行稳致远目标的实现和相关举措的实施,更为国际基础设施合作提供了巨大的机遇和发展空间。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副会长于晓虹此前就表示,全球疫情的蔓延虽然对国际基础设施合作造成了严重的冲击,但当前国际基础设施合作存在巨大需求的基本面没有变,基础设施对各国经济复苏产生的巨大拉动效应没有变,后疫情时代各方开展国际基础设施合作的意愿将更加强烈、也更为迫切。
此外,西方发达国家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劳动力缺口越来越大,这也为中国提高对外劳务质量提供了新契机。与此同时,世界范围内普通劳务需求逐步向高技术劳务需求转变的大趋势也让各国对外籍劳务的限制逐步松动,尤其在技术和智力劳务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
肖慧琳表示,基于上述环境背景,需要中国进一步提高对外派遣劳务的素质,加大技术人才培养的力度。“除了基建、制造业等行业外,还应培养更多领域的对外劳务人才,形成多层次多领域的外派劳务人员结构。”但专家也提醒,应注意到对外劳务合作中那些脏、累、险岗位的空缺,和服务型劳务需求日益增长的趋势。相对而言,中国劳动力在这方面的优势正在逐渐减弱。
“我们更应该在巩固东南亚、印度、中非等传统市场的基础上,拓展新的劳务合作市场。积极利用双多边劳务合作机制与互联网跨境劳务合作平台,形成新的精品项目。”肖慧琳强调。
附原文链接:
http://epaper.comnews.cn/xpaper/appnews/643/6804/32818-1.shtml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国际商报》:(肖慧琳)发展挑战无碍合作空间拓展 对外承包工程高质量发展大有可为
相关推荐
- 《中国日报》:非洲马拉维大学孔子学院与中国同心战“疫”
- 中国国际电视台:(杨杭军)无人配送能取代人工配送吗?
- 我校科研处被评为“2019年度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二级管理单位”
- 第三届中国经济发展高层论坛在我校召开
- 我校国际关系学院二级关工委组织老少共学“六中”全会精神座谈会
- 金融学院教师赴北京联合大学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学习交流活动
- 成都研究院院长一行赴四川成都西部法律中心调研
- 我校开展第24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系列活动
- 我校三名教师分获北京市教学名师奖和青年教学名师奖
- 《人民日报》:(王波 、文君)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 为推进新型经济全球化贡献中国力量
- 外语学院召开2019级本科生班主任会议
- 新浪财经《上海证券报》:(郝旭光) 走好提振实体经济这步棋
- 外院学子喜获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国别区域演讲大赛特等奖和三等奖
- 《华夏时报》:(全国政协委员孙洁)应鼓励医院和保险公司在特需医疗服务领域合作开展商业健康险试点
- 贸大宣讲团成立 蒋庆哲书记作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首场报告
- 外语学院举办非通用语国别研究专题讲座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公共管理学院本科生党支部开展“红色1+1”支部共建
- 上观新闻:(董秀成)美紧急释放5000万桶石油储备,印日英追随,专家:中国自主决定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周念利)美国欲在数字贸易领域制衡中国 (来源: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2021年7月14日)
-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党委理论中心组召开扩大会议专题学习党史
新闻公告
- 党委中心组(扩大)专题学习全国“两会”精神 03-16
- 学校召开2022年第5次党委常委会 03-16
- 王敬波副校长出席出版社年度工作会议 03-16
- 《人民日报》:(张小锋)上好冬奥思政课(师说) 03-16
- 学校召开2022年第2次校长办公会 03-16
- 贸大近期科学研究进展(一) 03-15
- 我校成功举办“俄乌军事冲突前景及其影响研讨会” 03-15
- 我校组织新冠疫情日常防控及应急处置工作培训会 03-15
高考招生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招生章程(2018年)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6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4贸大远程秋季招生简章(学历)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