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红心永向党 | 贸大人的入党故事——郭红玉的入党故事
【编者按】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时值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回顾党的百年岁月,叹一路风雨征程波澜壮阔,感党的儿女初心赤诚历久弥坚。9100多万共产党员,是中华民族奋斗不息、奋勇前行的中坚力量,更是中国共产党传承信仰,强国富民的时代希望。6月24日下午,我校召开“两优一先”七一表彰大会,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隆重表彰先进集体和个人,七位贸大老中青党员代表以“我的入党故事”为题,发表主题演讲。下面就让我们跟随他们的脚步,一同了解他们的入党故事,见证他们的赤子初心。
一颗红心永向党 | 贸大人的入党故事——郭红玉的入党故事
金融学院郭红玉
我于1981年秋季考入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系,1984年冬季,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夏季,进入高校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回顾过去,个人的命运能与时代的大江大河在改革开放的时代交汇,何其幸运!正是这个昂扬的时代把我培养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我出生于一个教师之家。父母在旧中国都是穷苦人家的孩子,解放后他们进入中学,又有机会进入了大学。新中国百废待兴,制造业是国家实现工业化最急需发展的行业。父亲母亲与当时的许多年轻人一样,满腔热情地进入了工业大学学习机械制造和化学工业。他们从旧中国走来,自身的经历使他们对共产党充满感激,对建设新中国充满热情,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先后在大学期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听着父母的故事长大,我从小对党就有天然的热爱和向往,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习的深入,对党的认识和理解逐步深刻和成熟。
塑造我们”80年代新一辈”精神气质的,必然是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我在高中时代结缘了一位四十年代的留学生李老师,是一位造诣深厚的化学家。高考前我去看望他,他已重病卧床。李老师对我说:中国要搞经济建设了,中国人民大学有个国民经济管理专业,你去学这个专业吧,将来为国家做点事。李老师年轻时立志实业救国,但个人命运却非常坎坷。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敏锐地预见国家将要发生深刻变化,并将希望寄托在年轻一代身上。昏暗的房间,殷切的教诲,这一幕我至今还记忆犹新。它反复告诫我,摆脱贫穷落后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梦想,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才能实现繁荣富强的伟大理想。
进入中国人民大学后,我遇到了一批杰出的老师。老师们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迎来了学术生涯的第二个春天。我记得“政治经济学”课程要求阅读《资本论》,期末考试方式是口试。系主任黄达老师会亲自到考场,旁听学生们回答问题,了解教学质量。即使当了校长,黄达老师也从不耽误授课,永远亲自监考、亲自改卷子、亲临学生答辩现场。1980年代,国家面临的新问题和新矛盾层出不穷,老师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科研中,黄达老师的财政信贷综合平衡理论、王传纶老师在涉外税收制度建设和金融对外开放等领域的学术成果都会反映在课堂教学内容上。老师们不尚空谈、严谨求实的学风,科学理性的学术研究对国家制度建设和政策调控的指导作用,这些都春风化雨般影响着青年学子。老师们是真正把论文写在了祖国的大地上,他们是学生的教育者,也是我们人生的引路人,他们共同的身份都是共产党员。在老师们的影响下,很多同学都提交了入党申请书。1984年11月,财金系党支部在81级发展了两名学生党员,我光荣地成为了一名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
以上就是我的入党故事。80年代末,一位东京大学教授参观中国人民大学财金系后,送来了一台复印机。日本教授说:一个大学的系主任怎么能连台复印机都没有呢?这样窘迫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理想已经实现。
作为一个中国人,能够以共产党员身份直接参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从拨乱反正到改革开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率领中国人民开启建设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伟大实践,在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的日子里,我感到无尚光荣。
“组织上入党一生一次,思想上入党一生一世”。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加强学习,为党和国家培养出更多的新时代人才。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一颗红心永向党 | 贸大人的入党故事——郭红玉的入党故事
相关推荐
- 法学院党委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
- 中国国际电视台:(杨杭军)国际航空客运可能需要两三年才能完全恢复
- 学史明理 缅怀先烈——教辅总支赴无名英雄纪念广场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 我校两期刊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贸易经济类”核心期刊
- 我校召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会
- 《中国国际电视台》:(杨杭军)解读《北京宣言》
- 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成功举办“跨国公司与中国发展论坛”
- UIBE韩国国立济州大学商务孔子学院成功举办第六届中韩人文论坛
- 《社会科学报》:(贾涵斐)中德咏物诗之别:见人还是见物?
- 《人民日报海外版》:(对外经贸)来华留学生同心抗疫:见证中国力量 感受中国温暖
- 金融文化节系列讲座之许荣教授专场
- 二十五载脱贫路,黄沙不见绿成荫——《诗在远方——闽宁经验纪事》阅读分享会有感
- 《 人民日报 》:(李志永、文君)为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和正能量——推动构建全球伙伴关系网络(新知新觉)
- 宣传部校工会联合党支部集体学习“两会”精神 热议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以色列分校成立!
- 《新理财》:(肖慧琳)保障金融安全迫在眉睫—我国金融安全正承受着来自外部的冲击与内部的压力
- 国情教育实践故事(十一)| 深圳分团:再出发
- 《金融时报》:(卢进勇)中欧投资协定将助力 双边投资贸易双丰收
- 战“疫”中的保险学院辅导员,学生360度的云陪伴
- 学校召开2020年党外代表人士学习传达“两会”精神双月座谈会
新闻公告
- 党委中心组(扩大)专题学习全国“两会”精神 03-16
- 学校召开2022年第5次党委常委会 03-16
- 王敬波副校长出席出版社年度工作会议 03-16
- 《人民日报》:(张小锋)上好冬奥思政课(师说) 03-16
- 学校召开2022年第2次校长办公会 03-16
- 贸大近期科学研究进展(一) 03-15
- 我校成功举办“俄乌军事冲突前景及其影响研讨会” 03-15
- 我校组织新冠疫情日常防控及应急处置工作培训会 03-15
高考招生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招生章程(2018年)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6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4贸大远程秋季招生简章(学历)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