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赵崔莉)弘扬井冈山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2021-07-27 )
红色精神及其衍生出来的红色文化,是我们党在革命年代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被誉为“天下第一山”的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井冈山精神,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今天,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继续传承和弘扬井冈山精神,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从而让红色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第一,井冈山作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1928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主持召开的湘赣边界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强调了建立和巩固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意义。之后,他又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井冈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斗争时期, 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创建人民军队与工农红军的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加强了对红军宗旨和任务、革命理想和信念、民主思想和革命纪律的教育。伟大的井冈山精神承载着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在这片土地不断发扬光大。第二,井冈山作为革命根据地,在遗迹修复时充分遵循了“整旧如故,以存其真”的原则,体现了文物遗迹的原真性。正是由于井冈山各个红色遗迹以最真实的方式记录下了当时的革命状况,用最朴实、最真切的方式为每一位参观者带来了最大的心灵感触,才使红色精神、红色文化以最有力的方式烙印在了每个人的心中。第三,井冈山红色文化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井冈山红色精神中蕴含着弥足珍贵的集体主义和服务奉献精神,为大学生的价值观培养提供了鲜活的教材。井冈山革命先辈们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艰苦奋斗,“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为团体努力”“为主义而牺牲”。这种传承将对人们产生持久的感召力,内含其中的红色精神更是弥足珍贵。
井冈山精神是伟大民族精神中一面鲜明的旗帜,它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孕育和铸就的精神。在新时代传承弘扬这一精神,能够让青年在革命历史中汲取充足的养分,在接续奋斗中书写新的辉煌。
井冈山红色文化中生动感人的革命事迹可以启发、教育青年。红色文化记载了中国共产党诞生和成长的历史,承载着党的先进思想和革命实践,传承着革命先烈和人民群众的革命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每一段令人动容的历史都能折射出革命先辈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这正是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教材。当前,井冈山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开拓出一种集讲课、拓展、体验、实践为一体的自主选学新型模式,为大学生开展重温入党誓词、讲述革命事迹、坚定理想信念教育活动提供了新基地。大学生通过聆听革命故事、缅怀革命历史,可以不断汲取革命精神的营养。
井冈山精神作为红色文化的代表,能够引导新时代青年坚定理想信念。井冈山精神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追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是井冈山精神的灵魂,也是共产党人立身、处世、干事的精神支柱”。井冈山精神中蕴含着共产党人对理想信念坚定不移的执着追求,这将引领新时代的大学生以他们为榜样,在学习、思考和实践中不断铸牢理想信念,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行程万里,不忘初心,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我们应充分挖掘井冈山红色资源,将井冈山红色精神作为着力点,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实现红色资源开发和红色资源育人有机融合,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承下去。
【本文系北京市教工委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择优资助计划“全面开放新格局下习近平文化自信与高校思政教育”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附原文链接:
http://news.cssn.cn/zx/bwyc/202107/t20210727_5349931.shtml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中国社会科学网:(赵崔莉)弘扬井冈山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相关推荐
- 深圳卫视:(屠新泉)时隔110天中美经贸磋商牵头人再通话 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继续落实
- 春和景明 “惠”风和畅——贸大春意浓
- 新华社:写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之际——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
- 第七届UIBE外语季开幕式暨“中华生绮梦,妙笔绘人生”何平先生专场讲座顺利举办
- 吴卫星副校长会见国际发展合作学院金旭院长一行并指导工作
- 学校召开2020年第13次校长办公会
- 金旭院长参加“外交官说事儿”北京工作室成立仪式并发表演讲
- 中文学院:爱在行李“中”,别离寄“文”情
- 我校召开2020年课程思政推进会 加快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举措落地落实
- 《经济日报》:(于海纯)不断强化营商环境的良法善治
- “北京榜样”进贸大 “时代楷模”人人夸
- 《中国科学报》:(夏文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通识教育应与课程思政共生发展
- 《光明日报》:(唐晓彬 董颖)加快实现东北全面振兴新突破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十大新闻事件揭晓
- 《党课开讲了》——信息学院研究生一支部组织收看第一期《党的光辉历程》
- 信息学院与中国国际医药卫生有限公司开展校企项目合作研讨会
- 法学院开展2021年秋季学期开学教师思想动态调研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子荣获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最高奖
- CGTN: (屠新泉)激活世界经济一池春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年与世界共赢
- 外语学院俄语系退休教师陆勇教授荣获“中国俄语教育杰出贡献奖”
新闻公告
- 党委中心组(扩大)专题学习全国“两会”精神 03-16
- 学校召开2022年第5次党委常委会 03-16
- 王敬波副校长出席出版社年度工作会议 03-16
- 《人民日报》:(张小锋)上好冬奥思政课(师说) 03-16
- 学校召开2022年第2次校长办公会 03-16
- 贸大近期科学研究进展(一) 03-15
- 我校成功举办“俄乌军事冲突前景及其影响研讨会” 03-15
- 我校组织新冠疫情日常防控及应急处置工作培训会 03-15
高考招生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招生章程(2018年)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6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4贸大远程秋季招生简章(学历)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