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亲人讲四史 | 为社会主义祖国争气
【编者按】千秋伟业照初心,百年风华耀红星。2021年1月至6月,北京市委教育工委组织开展了“我听亲人讲‘四史’”主题征文活动,我校学工部、研工部积极动员惠园学子利用寒假时间,采访记录家人、师长亲身经历的“四史”,引导青年学生坚定不移与党中央同心同路、同向同行,自觉投身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进程。我校20篇征文中有3篇获北京市奖项。这一段段感人至深的“四史”故事让我们一起分享
为社会主义祖国争气
张天齐 外语学院
我的外公是一名退休的化工工程师。他勤学苦干、无私奉献的一生是新中国工业化建设的一个缩影。
外公那一代人,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从小就受到了浓厚的爱国主义教育的熏陶。1962年高考,外公的成绩本已超过了清华大学的录取分数线。然而,他却毅然选择了天津大学化学系。这和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关。天津大学由李鸿章于1895年创办,是旧中国的第一所高校,创办初衷便是师夷长技、实业救国。1959年,大庆油田的发现打响了新中国石油化学工业发展的第一枪。在毛主席“全国学大庆”的号召下,石油工业成为了我国工业化发展的重中之重。在实业兴国理想的鼓舞下,外公进入了天津大学化学系化工机械专业深造。
化工机械专业,当时又名化工机械101,是国家为导弹和原子弹工业的发展而专门设置的,所学内容涉及机械、建筑、化工、热力学动力等,相当于别的专业几倍的知识量,内容多、节奏快,对学生的要求很高。据外公说,大学四年,本系学生鲜有凌晨一两点前睡觉的。夜深人静时,制图室里总有灯光闪闪。当时的系主任是著名化工专家余国琮,他对学生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期末考试时,每个学生需要仅凭一支铅笔、一块橡皮,在两个小时之内将泵、齿轮等零件的结构画在图纸上,比例、大小、尺寸、标注都要与实物一致,有任何一条线画错了都会不及格。外公回忆,由于要求太高,每年都会有几十个学生参加补考。
“实事求是”是天津大学的校训。老师教育学生们理论联系实际、不要迷信权威、敢想敢说敢干。化工领域的理论和经验,从提出到编入教科书至少需要十年时间。为了让学生们了解最前沿的科技成果,当时天津大学的老师们都很少用教科书,而是自编讲义,将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倾囊相授。对于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老师们都会负责任地回答。知道便是知道,不知道便是不知道,不怕在学生面前丢面子。天津大学的教学注重动手实操。老师们在教授实操课时,总是会亲自上机床示范,常常弄的满身油污,和工厂工人无甚区别。外公打趣说,当时天津大学的学生,一个个都像“书呆子”。但是就是凭着这种专心致志、刨根问底的精神,他们日后都成为了新中国工业化建设的中坚力量。
在当时,大学毕业是为国家做贡献的开始。国家制定了“四个面向”的毕业分配政策,即面向工厂、面向农村、面向边疆、面向基层。外公本科毕业后,被分配到化工部工作。1968年,外公应国家安排,来到青海湖进行劳动和训练。
青海省、共和县、江西沟,海拔3000米,方圆四十里廖无人烟。在当时的政治方针的指导下,外公他们一边扛着枪进行军训,一边进行劳动,种植青稞和油菜。一包种子80公斤,一包化肥40公斤,需要徒手搬上拖拉机进行播种。拖拉机一开动,扬起风沙吹得满脸。那时实行军事化管理,零下20几度的晚上,外公他们需要轮流站岗。全身皮帽子皮大衣皮靴裹得严严实实,不一会儿却也冻得全身僵了。住的是部队的营房,俗称“干打垒”,黄土坯,屋顶盖茅草,四面漏风。天寒地冻的青海高原上,烤火靠的是从草原上捡来的牛羊粪。外出捡牛羊粪时,最怕遇到沙尘暴。漫天沙尘,一连12个小时刮个不停。此时所有人只能紧紧抓住同一根绳子,背对着沙尘排成一排,一步一步地挪回营地。这样的锻炼培养了青年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服从命令听指挥的意识。
青海的训练结束后,外公被分配到四川染料厂工作。当时国际气氛紧张,在毛主席“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和“备战备荒”思想的指导下,四川成为“大三线”的重要节点。为了防止帝国主义对我国工业的破坏,许多重要的工厂都迁到了四川一带的深山中。外公所在的单位,对外宣称是卡其绿染色厂,实际上是生产炸药的兵工厂,为当时战况紧急的对越自卫反击战提供大量烈性炸药。时间紧迫,各车间需要一边建设一边生产。外公他们为了要抢生产、抢进度,一连几天几夜不睡觉是常事。车间生产的炸药叫叫做黑色金,爆炸效果是TNT的16倍。因为炸药威力太大,工厂外围立着20米厚的防爆土墙。车间内部实行安装责任制,负责安装设备的同志需要在安装完成之后亲自开动机器,用自己生命保证设备和生产质量。因为一旦出现任何问题,第一个炸伤的就是自己。红色的、黑色的、绿色的废水从锅炉里流出来,恶臭的气味扑面而来。但经过了青海高原上的锻炼,没有一个人喊脏喊累喊苦。人人只想着尽快完成组织交付的任务,奉献自我、支援越战。施工现场高悬着大红幅,上面赫然印着:为毛主席争光,为社会主义祖国争气。 这不仅是当时的政治口号,更是每个人的热切期望。
外公兢兢业业、一生传奇。他与千千万万为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无私奉献的人们一样,是新中国史的创造者。在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当下,我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以史为鉴,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坚忍不拔的意志,学习他们爱党爱国的精神,勇立时代潮头,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交出合格的答卷。
(图片为作者外公主持编写的教材)
(本文获北京市“我听亲人讲四史”征文大赛优秀奖)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我听亲人讲四史 | 为社会主义祖国争气
相关推荐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周念利)中国服务业增长为何放缓?
- “树立健康第一理念 加强健康自我维护与管理”???体育部举办举办第二十五期“师说?师德”教师沙龙
- 青春正能量 同心抗疫情——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共青团积极组织动员团员青年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 我校经金1802班荣获北京市优秀示范班集体荣誉称号
- 学校召开2021年第37次党委常委会
- 第一财经:(周念利)中国决定申请加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释放什么信号
- 边永民教授参加香港法律周活动
- 蒋庆哲书记赴广东四高校调研并看望校友
- 保含深爱 送你远航:保险学院圆满完成毕业生行李打包寄送工作
- 我校召开第九届校学术委员会委员聘任仪式暨第一次全体会议
- 从党史中汲取答好新时代“考卷”的智慧力量
- 环球网:唐晓彬、王亚男:让“大数据抗疫”发挥更充分作用
- 信息学院港籍入党积极分子高大棪获得所在街道防疫工作感谢信
- 法学院多措并举战疫情,关爱学生不断线
- 党建网、中国经济报道、凤凰新闻、中网之声、今日头条等:“传承好红色基因”仇立权画展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展出
- “总结经验 再创辉煌,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主题讲座顺利举行
- 幽幽运河,鼎鼎国都——图书馆人文文化系列讲座第二十二讲“北京大运河文化带及其文化遗产”
- CGTN:(高蕾)为什么国家治理对中国的进一步改革尤为重要
- 学党史、增才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法学院党委党史学习之基层党支部书记讲党课系列活动拉开序幕
- 21世纪经济报道:(董秀成)高油价通道打开:产业下游传导在即,成品油步入“8元时代”
新闻公告
- 党委中心组(扩大)专题学习全国“两会”精神 03-16
- 学校召开2022年第5次党委常委会 03-16
- 王敬波副校长出席出版社年度工作会议 03-16
- 《人民日报》:(张小锋)上好冬奥思政课(师说) 03-16
- 学校召开2022年第2次校长办公会 03-16
- 贸大近期科学研究进展(一) 03-15
- 我校成功举办“俄乌军事冲突前景及其影响研讨会” 03-15
- 我校组织新冠疫情日常防控及应急处置工作培训会 03-15
高考招生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招生章程(2018年)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6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4贸大远程秋季招生简章(学历)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