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黄慧)携手打造命运共同体先行先试样板——写在中国与埃及建交65周年之际
(来源:经济日报2021-05-29)
今年5月30日是中国与埃及建交65周年纪念日。埃及是第一个同新中国建交的阿拉伯国家和非洲国家。两国虽远隔万水千山,但65年来始终命运与共、团结合作、互利共赢。站在新起点,中埃两国将推动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迈上新台阶,携手打造中阿和中非命运共同体先行先试的样板。
经贸合作成果丰硕
经贸合作是中埃关系的压舱石和推进器。在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框架下,中埃两国积极加强战略对接,经贸合作蓬勃发展。即使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两国经贸往来依然密切。
中国驻埃及使馆经商处公参周振成告诉记者,随着中埃两国经济复苏加快,内需进一步提振,今年第一季度双边货物贸易额达41.76亿美元,同比增长32.14%。这是疫情发生以来,中埃进出口额首度实现同比“双增长”。埃及的油气、铜、氨等产品对华出口增长强劲,中国机电、车辆、家具等产品对埃出口稳步回升。
“与经贸往来情况相类似,中埃投资合作也保持了非常良好的发展势头。中国已成为近年来对埃投资最活跃、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周振成介绍说,截至去年底,中国对埃直接投资累计超过12亿美元,涉及油气勘探开发、工业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对埃直接投资8300万美元,在疫情冲击下逆势增长134%,双方合作潜力进一步凸显。目前,双方企业正在电动汽车、农业、智慧交通等领域洽谈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产业园区正成为中国企业对埃投资的良好平台。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是埃及综合环境最优、投资密度最大、单位产出最高的工业园区。截至今年4月底,项目共吸引了102家企业入驻,累计销售额超25亿美元,缴纳税费近1.76亿美元,直接解决就业约4000人,产业带动就业3.6万余人。
与此同时,在埃及首都开罗向东50公里处的茫茫沙漠中,一座座高楼正拔地而起,中国建筑埃及分公司正在这里建造埃及新行政首都的中央商务区(CBD)。该项目占地面积约为50.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90万平方米,大部分高层主体结构施工已接近尾声,高达385.8米的“非洲第一高楼”即将在此落成。它不仅将成为埃及新的地标建筑,也将成为中埃经贸高水平合作的“代表作”。今年2月初,埃及总理马德布利视察CBD项目后,称赞“这是一个伟大的工程”。
不仅于此,中国建设者还在紧锣密鼓地为埃及修建总建筑面积110万平方米的公寓楼和配套商业、总里程66公里的市郊轻轨以及位于苏伊士湾畔的集装箱码头等,帮助埃及提高基础设施水平,改善民众生活状况。
不断深化抗疫合作
阿拉伯谚语说“困难时出现的朋友才是真朋友”,中国人也讲“患难见真情”。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埃方第一时间向中方领导人致信慰问,埃及卫生部长扎耶德随后作为总统特使携抗疫物资访华。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周振成告诉记者,中国是对埃及抗疫援助最早、规模最大的国家之一。中方已向埃方提供了4批抗疫援助物资,开展了10次专家视频交流,建立两组对口合作医院,并协助建立口罩生产线。中方还向埃方提供了3批共100万剂疫苗援助和150万剂疫苗商业采购供应,疫苗本地化分装生产合作也正在开展中。由此,埃及成为非洲大陆首个同中国合作生产新冠疫苗的国家。
5月21日,埃及自中国商业采购的新一批国药疫苗和首批科兴疫苗原液运抵开罗。扎耶德表示,中国为埃及实现疫苗来源多元化、推动疫后经济复苏作出了突出贡献,为国际社会抗击疫情树立了榜样。埃及所产疫苗在满足自身需求后,将出口至中东和非洲助力抗疫。
中埃两国患难与共、共克时艰,不断深化抗疫合作,为构建中埃命运共同体打下了坚实基础。
命运与共携手前行
“中国始终将埃及置于中国外交全局的重要位置。”中国驻埃及大使廖力强表示,中埃双方是彼此信赖的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中埃关系代表了中阿、中非关系的“高度”,已经成为中阿、中非团结合作、互利共赢的典范和南南合作的样板。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语学院阿拉伯语系副教授黄慧告诉记者,历经65年国际风云变幻,中埃关系始终稳步发展,主要归功于政治和经济两方面原因。
中埃关系坚定前行,关键在于政治互信不断巩固。黄慧表示,埃及是最早同新中国建交的阿拉伯国家和非洲国家,两国政治互信不仅根植于文明古国的传统友谊中,也在近代反帝反殖民运动中得到深化。1956年建交后,中埃友好互信关系持续发展。两国坚定支持彼此的核心关切,并在国际事务中持有相近观点,主张国与国之间和平共处,致力于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在牢固的政治互信之下,中埃关系发展呈现良好势头。
中埃合作屡结硕果,动力源于坚持实现互利共赢。黄慧表示,埃方加强与中方经贸关系的意愿强烈。历史上,中埃棉花贸易开启了两国经贸合作的大门。在贸易领域,埃及优质农产品和手工艺品受到中国市场的欢迎,在满足中国老百姓消费需求的同时,也改善了埃及的贸易结构。在投资领域,中方支持的产业园区等项目推动产业集群加快形成,提高了埃及的自主发展能力,与“埃及2030愿景”十分契合。此外,双方在基础设施建设、高新技术、资源加工等领域也有广阔的合作空间。
“经过携手抗击疫情的洗礼,中埃命运共同体更加牢固,这具有超出双边关系的战略意义。”黄慧表示,中埃关系发展对中阿、中非合作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和引领作用,相信双方将以建交65周年为新起点,不断充实中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内涵,继续在各自的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进程中同舟共济、携手前行,为打造中阿、中非命运共同体先行先试的样板作出新的努力。
附:原文链接
http://paper.ce.cn/jjrb/html/2021-05/29/content_444076.htm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经济日报》:(黄慧)携手打造命运共同体先行先试样板——写在中国与埃及建交65周年之际
相关推荐
- 《中国财经报》(毛捷):保持适度规模 支持经济平稳运行——2021年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数据解读
- 信息学院与中国国际医药卫生有限公司开展校企项目合作研讨会
- 国际经济研究院院长桑百川等教师应邀参加“10+3”互联互通国际合作研讨会
- 《光明日报》:(蓝庆新)碳关税与新型贸易保护主义
- 隆重表彰,热烈庆祝!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召开“两优一先”七一表彰大会
- 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李茂国为离退休党员讲党课:建设高质量监督体系
- 我校二级关工委成立大会暨授牌仪式举行
- 校关工委发挥五老作用助力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
- CGTN: (高蕾、夏璐) 解读中国在历史背景下的国家治理能力
-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贸大园丁育人故事分享——授之以渔,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 统计学院组织学习“两会”精神 为“十四五”凝心聚力
- 我校召开思想政治工作会议
- CCTV-13《焦点访谈》:(王强)专家解读服贸会
- 久久为功 再创辉煌 我校第九届“经纬杯”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落幕
- 法学院召开2020年度二级教代会暨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述职大会
- 外语学院2018级研究生党支部召开民主生活会
- 石河子大学柴真副书记一行来访
- WTO: Seventeen universities to join the WTO’s Chairs Programme
- 七秩芳华,追忆名师(四)——论廖忠霈对廖馥君学术传统的承继与发扬
- 《人民论坛网》:《法学中国》集纳法治建设智慧
新闻公告
- 党委中心组(扩大)专题学习全国“两会”精神 03-16
- 学校召开2022年第5次党委常委会 03-16
- 王敬波副校长出席出版社年度工作会议 03-16
- 《人民日报》:(张小锋)上好冬奥思政课(师说) 03-16
- 学校召开2022年第2次校长办公会 03-16
- 贸大近期科学研究进展(一) 03-15
- 我校成功举办“俄乌军事冲突前景及其影响研讨会” 03-15
- 我校组织新冠疫情日常防控及应急处置工作培训会 03-15
高考招生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招生章程(2018年)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6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4贸大远程秋季招生简章(学历)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