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囤量”到“求质”凸显消费升级新趋势
(来源:《光明日报》2021-02-20)
刘江宁
今年春节是疫情防控中度过的第二个春节,很多人响应号召选择就地过年。就地过年虽然是我国在特殊形势之下的非常之举,但是也促使节日消费呈现出新气象,带动了新需求,引领了新消费潮流。
在就地过年的新形势下,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自嗨式年夜饭”“许诺式压岁钱”“云拜年”等新消费形式不断涌现,春节消费不仅充满了浓浓的传统节日味道,同时又呈现出很多新特点和新潮流,既有传统需求的转型升级,又有新兴需求的强势拉动;既有实物消费的持续火热,也有服务消费的快速崛起。春节消费市场的整体状况不仅印证了中国经济复苏的强劲势头,也体现出市场对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坚定信心。
服务消费充满春节文化味。年节礼品、传统食品、新兴电子产品、地方特色产品销售增长较快,网络消费、定制消费、体验消费、智能消费等新兴消费看点纷呈。特别是春节消费市场呈现出网购年货多的新特点,网购年货、网上订餐等备受青睐。年夜饭兴起外卖风,春晚兴起直播风,红包兴起移动支付风。个性化需求、便利化需求、情感需求、文化需求、健康需求成为新趋势。
今年春节,消费品质化趋势更为明显,呈现从“囤量”到“求质”的升级趋势。技术的发展和各种渠道的出现,让品牌与用户之间的交互发生了重大变化,高端美妆、儿童游乐业态等显示出较强的裂变效应,各种零售市集、小酒馆、剧场、室内运动等业态成为家庭、朋友聚会娱乐的新方式。强大的数字化生态和基础让中国消费者迅速转向线上,新的消费方式涌现,健康服务、方便菜、宠物消费等新零售走红,在生产方式、产品属性、供给方法等方面更加体现平台化、娱乐化、社交化属性。
值得关注的是,年轻人消费引领了节日消费新潮流,成为春节消费的增长引擎。年轻消费群体催生了新的消费模式和需求。下沉市场的年轻消费者更偏爱“网红类”零食,颜值高、小巧、有趣的商品;春节萌宠经济热度不断攀升;二次元经济爆发;小众服饰受到青睐……后浪已来,新的消费潮流具有更强的互动性,带动中老年人的购物车也越来越时髦。
就地过年孕育着经济发展新机遇。随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进一步发展,人民消费水平和品质正在加快提升。顺应消费升级趋势,强化数字赋能,提高流通效率,激发消费潜力和活力为经济复苏提供了新机遇,使得中国正式进入“美好消费时代”。
如何更好适应“美好消费时代”?首先,让新科技为新消费插上翅膀,引导新型消费业态模式的提质扩容,要在建立健全消费新业态新模式运行机制上提供保障。要积极引导“互联网+”远程购物、远程教育等新模式有序发展,促进新旧业态模式取长补短、相互补充,探索线上线下消费模式双向发展,鼓励开展商旅文体融合、线上线下结合,实现由“产品”到“产业”的升级,进一步激活市场人气。
其次,用优质供给为新消费做支撑,做大做优消费市场释放消费潜力。我国经济去年经历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仍保持了正增长,内需市场显示了较强的韧性和活力。扩大内需,提高国内大循环水平,消费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节环节和重要引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针对制约我国消费提质升级的症结,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升供给质量和水平,努力扩大消费需求,释放消费潜力,更好发挥消费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的基础作用。“拥抱新需求”要不断推出更合消费者口味的产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需求,推动形成新业态、新供给的不断优化提升。
再次,要拓宽“开源”渠道,增加老百姓收入,让消费者“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增加人民群众收入,加大税收激励与扶持相结合力度,优化中高收入群体收入分配制度,加大低收入群体社会保障力度,使不同群体有更多的钱可以用于消费。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让消费者“敢消费”。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积极引导企业壮大中高端消费市场,不断满足消费者对中高端消费的需求,加大对以教育、文化、养老、医疗等为代表的服务型消费供给。
(作者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教授刘江宁)
附原文网址:https://m.gmw.cn/2021-02/20/content_1302120965.htm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囤量”到“求质”凸显消费升级新趋势
相关推荐
- 孔子学院总部顾问施建军教授率团出访UIBE日本、巴西、墨西哥三所孔子学院并召开理事会
- 严防输入关怀关爱:境外学生疫情防控工作纪实
- 《人民日报》:全国两会是个什么会?收好这份知识帖!
- 新华社《全球连线》:(屠新泉)中国经济的双向效应
- 温暖“毕业寄”、浓浓师生情——政府管理学院完成2020届毕业生行李打包寄送工作
-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商务新闻网:从业65年,国际经贸问题专家王林生教授文选发布
- 我校学子喜获全国研究生汉译日笔译大赛最高奖
- 金融学院首期博士论坛成功举办
- CHINA DAILY:(屠新泉)Pioneering efforts by free-trade areas even more vital amid pandemic
- 对外经贸大学:共筑战疫青春长城
- 我校教师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积极建言献策
- 《人民日报》海外版:(王宏禹)欧洲在“两难”中重启经济(环球热点)
- 学校召开党委第四批巡察工作动员大会
- 院长谈专业——国际商学院执行院长陈德球专访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与武汉工商学院签订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一帮一”行动协议
- 瞻仰高君宇烈士墓 统计学院本科生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 CCTV 13 新闻联播:(屠新泉)上半年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4.24万亿元 整体表现好于预期
- 学校召开2020年第4次校长办公会
-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党委获得北京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 学校召开2020年党外代表人士学习传达“两会”精神双月座谈会
新闻公告
- 党委中心组(扩大)专题学习全国“两会”精神 03-16
- 学校召开2022年第5次党委常委会 03-16
- 王敬波副校长出席出版社年度工作会议 03-16
- 《人民日报》:(张小锋)上好冬奥思政课(师说) 03-16
- 学校召开2022年第2次校长办公会 03-16
- 贸大近期科学研究进展(一) 03-15
- 我校成功举办“俄乌军事冲突前景及其影响研讨会” 03-15
- 我校组织新冠疫情日常防控及应急处置工作培训会 03-15
高考招生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招生章程(2018年)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6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4贸大远程秋季招生简章(学历)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