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抗疫时代的中国对外开放与人类命运共同体论坛”在我校举行
校新闻网讯(马克思主义学院 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联合供稿)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加强国际合作、构建系统化的全球防控体系是有效应对疫情的时代之需。为深入探讨后疫情时代中国持续推进对外开放以及宣扬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时代价值,2020年7月23日,“全球抗疫时代的中国对外开放与人类命运共同体论坛”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开幕。国内众多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线上线下联席论坛,共同探讨全球抗疫中加强国际合作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为打赢疫情阻击战贡献学术力量。本次论坛经北京市委宣传部批准,由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联合主办,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究基地、马克思主义学院、国家(北京)对外开放研究院承办,英语学院协办。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院长夏文斌出席论坛并做主旨报告,认为全球疫情时代应重视以下三点:完善全球治理首先必须要完善全球治理的价值和愿景;进一步强化全球疫情防控国际合作,要重视全球的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有序对接,要构建科研攻关合作体系。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于洪君在发言中指出在全球抗疫时期各国都在重新构筑相互关系,我们必须科学判断全球治理和国际关系准则的变动方向,精准地把握世界战略格局和周边地缘环境的调整态势,正确评估力量对比持续改变的深远影响,理清我国的历史方位以及影响我们和平发展的外部因素,制订并实施既适应时代潮流也符合我们根本利益的对外战略和策略。他认为,一带一路的全球合作仍将是我们打开国门搞建设、广泛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最重要的路径。
北京市社科联党组书记、市社科规划办主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张淼指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是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的研究基地之一,外经贸大学研究基地突出自身学科优势,凝练特色研究方向,重点打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外开放重要论述两大研究方向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研究基地,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李忠杰认为全球化会有曲折和矛盾,但是基本趋势是不可改变的,所以我们应继续利用全球化趋势实现自我发展,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适应新形势,创新对外开放的方式方法,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马研院原院长兼党委书记、中国社科院大学21世纪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高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邓纯东指出我们应充分看到当今国际形势的新变化,要把我国开放的内容、深度和大小,与国家安全、国家发展战略、国家发展利益高度统一起来,其中开放的内容要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
在主题报告环节中,专家学者围绕“后疫情时代推进中国对外开放”和“后疫情时代的中外人文交流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主题,各抒己见。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拉丁美洲科学院院士王宁认为互联网在此次疫情中再次发挥了强有力的全球连通的作用,全球联动性和大数据全球性管理彰显了全球化趋势在此次疫情中的力量。
上海社会科学院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社会科学》杂志社社长、主编胡键从大历史观的角度梳理了中世纪欧洲疫情的相关历史,剖析了此次新冠疫情中的全球化赋能。
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副主任杨晓春对中外交流的理念实践和对未来的展望规划做了系统的梳理和展示。
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会长,中央党校原副秘书长、教授冯秋婷,从世界国际政治道德视角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行了一个全新的诠释。
丝路青年论坛副主席兼秘书长,《丝路百科》杂志社执行社长杨东平阐释了青年对于一带一路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性,以及一带一路建设如何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社总编辑贾立政阐释了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后疫情时代我们如何做好自己的事。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社版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特聘教授彭青龙强调了融通科技人文发展之路、建立面向未来的科技人文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
此外,于洪君副部长的新著《“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范式》在此次论坛正式发布。该书系统梳理了于部长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事业长期研究中的独到见解,深入浅出地为广大读者解读了一带一路相关内涵和政策,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传播意义。中组部党建读物出版社王丹石副总编辑出席论坛并代表出版社致辞。
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景瑜、国家(北京)对外开放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颖、北京对外开放研究院副院长李青武、英语学院副院长金冰、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助理王宇航先后主持会议或致辞。北京社科联机关干部、其他高校马院教师和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英语学院师生近三百人参加了线上云论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全球抗疫时代的中国对外开放与人类命运共同体论坛”在我校举行
相关推荐
- CCTV-1:(屠新泉)解读2020年外贸再创新高动力强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70周年校庆校友返校须知
-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聘任英语客座教授 致力于培养翻译人才
- 中国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涉外法治大讲堂’启动仪式暨‘涉外法治大讲堂’首次讲座”举行
- 央视频:(屠新泉)中国“入世”20年,与世界共赢
- 夏文斌校长做客新华思政直播课程受关注
- 《中国日报》:首届国际发展合作论坛举办 专家学者深入讨论热点话题
- 人民网带你走进UIBE| 专访金融学院院长邹亚生教授
- 《文汇报》:(廉思课题组)“费孝通”关注快递小哥:平均不到28岁,逾半已为人父,用奋斗撑起一个家
- 1979级陈群校友向学校图书馆捐赠31箱图书
- 梅夏英院长带队法学院赴全国多省市开展本科招生咨询宣传
- CGTN:(杨杭军)解读疫情下的旅游业
- 国际关系学院党委组织全体教师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活动
- 我校深入学习北京市委十二届十二次全会精神
- 《光明日报》:(杨军)携手与共,维护全球粮食安全
- 成都市常务副市长谢瑞武会见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成都研究院院长冯晓虎一行
- 保险学院成功举办“忆来路,铭初心”党史故事分享会
- 创新方式 凝心聚力 共抗疫情——公共管理学院师生党支部开展线上主题党日活动
- 青春榜样 | 甘海昀:流年可忆,未来可期
- 国际学院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专项调研会顺利召开
新闻公告
- 党委中心组(扩大)专题学习全国“两会”精神 03-16
- 学校召开2022年第5次党委常委会 03-16
- 王敬波副校长出席出版社年度工作会议 03-16
- 《人民日报》:(张小锋)上好冬奥思政课(师说) 03-16
- 学校召开2022年第2次校长办公会 03-16
- 贸大近期科学研究进展(一) 03-15
- 我校成功举办“俄乌军事冲突前景及其影响研讨会” 03-15
- 我校组织新冠疫情日常防控及应急处置工作培训会 03-15
高考招生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招生章程(2018年)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6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4贸大远程秋季招生简章(学历)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