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榜样 | 黄景艺:静水流深
【编者按】暖风吹来了2020的毕业季,虽然今年的毕业生们没能陪惠园走过最后一个春天,但自习室不会忘记他们的奋笔疾书,运动场不会忘记他们的大汗淋漓,惠园不会忘记他们为梦想拼搏的模样。如今,惠园英才初长成,怀揣理想赴鹏程。祝愿每一个走出惠园的对外经贸人,扬帆向海,前程似锦。UIBE推出“青春榜样——2020优秀毕业生”系列,与大家一起分享毕业生们的成长故事。
黄景艺:静水流深
记者 粟诗雨
黄景艺,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6级本科生,2016级年级大班长。在校成绩专业第一,曾任院学生会主席,并获国家奖学金等多项荣誉。目前已获多所世界TOP50名校offer,毕业后将就读于爱丁堡大学语言教育专业。
“每一朵花都会有花开的时候。”黄景艺在回顾大学四年时这样说道。她正如一朵花苞,注重含苞待放的过程,听夏夜蝉鸣、看云霞雾霭、沐阳光雨露,浸润了一整苞的灵气,最终在喷薄的朝阳中葳蕤绽放。
专业学习: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毕业后将赴爱丁堡大学攻读语言教育专业的黄景艺,回国后也计划从事语言学方面的科研工作。可以说,语言学将成为她今后生活的重要部分。可谁又能想到,如此热爱语言学的她,曾经也有过转专业的想法。
刚进入大一时,对文学“不来电”的黄景艺,一度在专业学习中找不到方向,甚至产生了转专业的想法。转机发生在大二。大二时,现代汉语这门课程进入到音韵学部分,黄景艺仿佛打开了一扇缤纷世界的大门。她惊喜地发现,老师在课堂上讲的音韵学知识与现实产生了切切实实的联系,而不再是“躺”在课本上的枯燥无味的印刷文字。
而大二时的一篇论文,让黄景艺更加坚定了在语言学领域深造的决心。当时,老师要求同学们写一篇有关方言与地方文化的论文作为期中考试作业,并鼓励同学们对自己的选题进行深入的考察。在众多选题中,她发现了家乡小吃“粿”与闽语的发展演变有一定的联系,便开始对这一课题展开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她的兴趣也不断迸发。但是,交上了一份优质的期中作业之后,黄景艺并未止步。她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长达一学年的更细致的钻研。那段时间,她经常跑图书馆,一次就借上十几本专业书籍。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她亦经历了许多困难,如难以读懂古籍、数次改稿退稿等,但她始终咬牙坚持着。最终,这篇题为《从“稞”的分布与词义演变看“稞”文化的发展》的文章成功发表在了《现代语言学》期刊上(RCCSE中文OA学术期刊类核心期刊)。
从此,黄景艺对语言学的热爱日益加深,并且将其纳入了自己的人生规划当中。为了能够在语言学方面深造,她选择了以文科专业为强势学科的爱丁堡大学。她说:“国外语言学领域的研究起源更早,也更系统化,而这也是我出国留学的原因之一。”出国是为了增加自我的知识储备,但国外没有汉语环境,而科研工作无法离开中国的语言土壤,所以她将选择再深造结束后回国,致力于研究语言学与家乡地方文化的相关性。
黄景艺秉着内心的烛火,在漫长的岁月里坚定向前,在学术的园地中发光发热。
学生工作:责任激发能量
初看黄景艺履历时,“院学生会主席”这一头衔的确耀眼,但光芒背后却是强烈的责任感与无数的汗水。大二时,她担任院学生会的副主席一职,原本计划在大三退部的她,最终因为“壮大中文院团学联”的想法而选择了坚守。
担任主席期间,她进行了很多全新的尝试:迎新大会、圣诞晚会、活动总结大会等。而其中让她记忆最深刻的,便是将“中华诵”由诚信三楼报告厅转移到了图书馆报告厅举办。她说:“‘中华诵’是中文院最大型的活动,我们想让它在更大的舞台举办。”当时,在缺少经验借鉴的情况下,其困难程度可想而知。但是,作为主席,她和她的团队并没有望难却步。最终“中华诵”圆满举办,而黄景艺也在这个过程中激发了“扛大事”的能力,成长为一个“能量型”女孩。
黄景艺的责任感,还体现在她三年的啦啦操生涯中。大一时在学姐的带领下加入中文院的啦啦操队,从此她与啦啦操结下了不解之缘。她在这个队伍里一跳就是三年,不仅出于对跳舞的喜爱,更因为有“想让中文取得更好成绩”的执念。她和队友们的努力最终没有被辜负,在黄景艺大三时,中文院的队伍在比赛中首次斩获了第四名的好成绩。那些刷夜练舞的时光,偷拍打盹队友的恶作剧,惠中大道上寒风里一起缩成一团获得的小小温暖......都成了她青春里的珍贵记忆。
黄景艺以责任为帆,冲破层层迷雾,遇见更加成熟、有能量的自己。
成长道路:滴水亦能穿石
黄景艺的大学生活没有轰轰烈烈的大成就,而她的难能可贵之处就在于坚持。本科四年,她稳坐专业第一的宝座,其秘诀就是日复一日的努力。她始终以学业为重心,看重每个阶段的成绩,均匀持续地发力,毫不懈怠。而她在院学生会、啦啦操队的坚守,也换来了更强大的自己。
提及未来,黄景艺还是那句“慢慢走”。她就像一条静静流淌的水流,不湍不急的表面之下,自有万千丘壑,其间有蓬勃的力量在奔涌。她的步伐不慌不忙,但步步踩实,落地有声。而她,也将在这笃实的脚步里,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青春榜样 | 黄景艺:静水流深
相关推荐
- 法学院举行2020年法律硕士研究生校外实践导师聘任会
- 《经济日报》:(于海纯)不断强化营商环境的良法善治
- 我校学习贯彻北京教育系统疫情防控高校视频会议精神
- 回顾百年历程 同上党史大课
- 中国经济新闻网:(吕越)两部委调整禁限出口技术目录对中国企业国际生态和科技发展意义非凡
- 学习强国 《现代教育报》:首都高校在行动 | 停课不停学 对外经贸留学生们追梦在惠园
- 中国社会科学网《领导科学报》:(郝旭光)十三年磨一“剑”——“平台型领导”研究回顾与启示
- 【特稿】对外经贸大学:依托学科优势发声 “讲好中国抗疫”故事
- 区域国别研究院突尼斯研究中心成功举办第三届中突智库研讨会
- 《中国劳动保障报》:(苏丽锋)1100万人以上的就业目标如何实现
-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报》:(蓝庆新)社科评论|数字经济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动能
- CGTN:(杨杭军)解读疫情下的旅游业
- 我校多名党外代表人士参加新一届朝阳区人民代表大会和朝阳区政治协商会议
- 政府管理学院“明理修身 力行报国”系列主题班会成功举办
- 党委中心组学习:把党管意识形态工作扛在肩上落到实处
- 贸大法学院与京师律所共建人才培养基地
- 《人民日报》:(刘江宁)打好促消费“组合拳”(市场漫步)
- 《国际商报》:(肖慧琳)一季度对一带一路投资增长5.2% 中国对外投资持续上扬
- 《经济日报》《法制日报》:(黄勇)强化反垄断监管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
- 《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70周年校庆公告(第二号)?
新闻公告
- 党委中心组(扩大)专题学习全国“两会”精神 03-16
- 学校召开2022年第5次党委常委会 03-16
- 王敬波副校长出席出版社年度工作会议 03-16
- 《人民日报》:(张小锋)上好冬奥思政课(师说) 03-16
- 学校召开2022年第2次校长办公会 03-16
- 贸大近期科学研究进展(一) 03-15
- 我校成功举办“俄乌军事冲突前景及其影响研讨会” 03-15
- 我校组织新冠疫情日常防控及应急处置工作培训会 03-15
高考招生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招生章程(2018年)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6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4贸大远程秋季招生简章(学历)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