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刘斌、赵晓斐)第一季度GDP解读:不意外、勿恐慌
(来源:新华社 瞭望智库 2020-04-20)
经济回暖仍然是结构性的,内需在未来几个月回暖是大概率事件,外需仍然会持续低迷。制造业复苏可能较快,传统服务业复苏仍然需要时间。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2020年第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206504亿元,同比下降6.8%,总体来看,在全球疫情大流行的背景下,该数据符合国内外机构与业界的市场预期。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0186亿元,下降3.2%;第二产业增加值为73638亿元,下降9.6%;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22680亿元,下降5.2%。需要引起我们足够警惕的是:工业降幅超过服务业,内需降幅超过外需。但我们仍然保有信心,3月份经济指标已出现了止跌信号,复工复产经济效果在未来几个月会显现。横向对比看,中国经济基本面要远远好于发达经济体。但经济回暖仍然是结构性的,内需在未来几个月回暖是大概率事件,外需仍然会持续低迷。制造业复苏可能较快,传统服务业复苏仍然需要时间。
第二产业增速下滑大于第三产业
一季度,第一产业增加值下降主要是受前期非洲猪瘟的影响,畜牧业总产值下降了10.6%,农业产能受疫情影响不大,一季度农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占夏粮90%以上的冬小麦目前涨势良好,禽蛋产量、牛奶产量分别增长4.3%和4.6%,生猪产能也在逐步恢复,一季度存栏已达到32120万头。可见,总体而言,第一产业受疫情影响较小,产能逐步恢复,我国的基本民生得以保障,农业生产平稳运行。第二产业则受春节假期及疫情的影响较大,1-2月份延迟复工现象较多,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呈下跌态势,随着国内疫情的好转与复工复产进程的加快,3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降幅收窄12.4个百分点,可见,随着疫情得以控制,产能降幅减缓。值得注意的是,在抗疫和新基建相关工程的推动下,一季度高技术制造业仍保持增长,3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同比增长8.9%,计算机、通信、机器人等行业正在成为第二产业的增长极。一定程度上说明,高科技产品在疫情期间仍然供不应求。第三产业因其本身的行业异质性特征,生产者与消费者直接接触且人员流动性较大,因此封城等抗疫措施对其影响较大。一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下降5.2%。随着近期疫情的好转,市场信心逐步恢复,3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降幅较1-2月份收窄3.9个百分点,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比2月回升21.7个百分点,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比2月回升17.1个百分点,市场信心增强。
内需下滑速度高于外需
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9.0%,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下降16.1%,进出口总额下降了6.4%,消费和投资的下滑大于贸易,内需下滑速度高于外需。
消费方面,受疫情影响,社交距离逐步扩大,人群聚集减少,餐饮行业式微,网购增长明显,一季度餐饮收入下降了44.3%,而实物商品网上零售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不断提高,网络零售的抗疫优势逐步凸显。同时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持续上涨,其中,食品烟酒价格同比增长最多,为14.9%,而在食品烟酒中,猪肉价格上涨122.5%,不断推高全国居民消费价格;随着第一产业产能的恢复与市场的稳定供应,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减缓,比2月份降低0.9个百分点,消费价格回落。投资方面,一季度基础设施投资下降19.7%,制造业投资下降25.2%,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7.7%,但随着新冠疫情背景下重点防疫工程的稳步推进,与医疗、抗疫相关的高技术服务业投资保持增长,成为拉动投资的关键力量。贸易方面,受疫情影响,各国纷纷封锁国境,进出口受阻,外贸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下降,形势较为严峻,在经历了1-2月的重挫之后,3月跌幅放缓,进出口总值为2.45万亿元,降幅较1-2月收窄8.7个百分点,且进口的表现总体好于出口。
未来预判:第二产业复苏加快,国内市场潜力持续释放
随着疫情在全世界蔓延,欧洲和美国相继成为新冠肺炎的重灾区,截至4月17日,中国以外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过211万,美国累计确诊67万,工厂关闭、物流中断、失业率剧增、经济停摆,尽管我国拥有健全的产业体系,产能逐步恢复,但在可预见的未来几个月内,我国很难独善其身。
从产业视角看,第一产业受疫情影响较小,产能预计会逐步恢复;第二产业劳动力固定、生产相对标准化,因此疫情防控较为简单,预计行业会加速复苏;第三产业多属异质性行业,人员流动性大,社交距离小,疫情较难防控,消费者本身更会有所顾忌,因此预计较低的市场需求仍然会严重制约服务业的复苏,酒店、餐饮、电影院等非生产性服务业仍然是“重灾区”。但第三产业中的线上服务、跨境服务等不需要直接人员接触或较少人员接触的服务行业,因没有防疫压力,预计会加速复苏反弹。
接下来,我国应加快建立与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加快复工复产进程。消费方面,继续通过发放消费券等政策补贴以及促销活动等拉动需求;投资方面,政府应落实外商投资法,改善营商环境,以新基建投资为发力点,促进重大项目的落地、对接,培育发展新动能;贸易方面,加快中欧BIT谈判,妥善处理中美关系,继续促进与东盟等新兴经济体的贸易,稳住外贸基本盘。
附原文链接:
https://zhikuyun.xinhua.org/Liems/web/getViewpointDetail.htm?pointNo=1252085731917037568&bsh_bid=5502829325&from=groupmessage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新华社:(刘斌、赵晓斐)第一季度GDP解读:不意外、勿恐慌
相关推荐
- 《经济日报》:(海尔)中国伟大成就离不开共产党的领导
- 中国财税史师资培训在我校开班
- 《经济参考报》:(蓝庆新)数字经济面临三大发展机遇
- 离退休处党委在职党支部参观香山革命纪念馆
- 法学院组织新进教师开展师德师风和诚信教育专题学习
-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保卫处党支部到贸大附小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
- 守初心感悟太行精神、担使命传承红色基因:金融学院举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讲座
- CETV E视界 :(崔凡) 更便利、更自由!海南自由贸易港法实施
- “国学大师孔院行”之UIBE俄罗斯国立人文大学孔子学院巡讲
- 我校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积极参加2019WTO公共论坛
-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育基金会第三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顺利召开
- China Daily:(屠新泉)Tariffs for imports to be lowered next year
- 学习强国《现代教育报》首都高校在行动 |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对外经贸教师在献策
- BTV-新闻:全国35所财经类高校成立课程思政联盟
- 《人民日报》海外版:(王宏禹)欧洲在“两难”中重启经济(环球热点)
- 《光明日报》:(薛新龙 苏丽锋)提升高等教育服务区域发展战略能力
-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胜利闭幕
- 校长夏文斌实地检查隔离观察专项管控工作
- 学习强国《现代教育报》:首都高校在行动 | 对外经贸智库战疫集智攻关
- 王敬波副校长出席出版社年度工作会议
新闻公告
- 党委中心组(扩大)专题学习全国“两会”精神 03-16
- 学校召开2022年第5次党委常委会 03-16
- 王敬波副校长出席出版社年度工作会议 03-16
- 《人民日报》:(张小锋)上好冬奥思政课(师说) 03-16
- 学校召开2022年第2次校长办公会 03-16
- 贸大近期科学研究进展(一) 03-15
- 我校成功举办“俄乌军事冲突前景及其影响研讨会” 03-15
- 我校组织新冠疫情日常防控及应急处置工作培训会 03-15
高考招生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招生章程(2018年)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6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4贸大远程秋季招生简章(学历)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